作者:清华金融评论
分类:总62期, 清华金融评论杂志文章, 财富与资管, 财富管理-总62期
标签:无
评论:没有评论
中国民营经济中家族企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实现家族与企业的协同发展,超越个体的生命周期达到基业长青,传承乃不可忽视的关键一环。传承是需要一个系统性、全方位的规划和安排,仍然存在 “三极结构”。本文从三极互动到三极传承的视角切入,分析家族财富管理与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道”、“法”、“术”。
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在我国经济社会中已形成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格局,而民营经济中家族企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与持续增长。
笔者曾在《清华金融评论》刊发的文章《家族财富管理与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与家族二元治理下的三极互动效应》中提出,家族财富管理作为联结企业治理与家族治理的重要一极,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要实现家族与企业的协同发展,超越个体的生命周期达到基业长青,传承乃不可忽视的关键一环,对家族与企业可谓“性命攸关”,对民营经济亦是影响深远。当前,我国内地家族企业正处于创一代交接班的历史时刻,而经济下行周期的不稳定又加大了传承的挑战与风险,但目前内地家族企业普遍对传承规划重视程度不足,认识和理解简单片面,往往低估了传承问题的复杂和严峻程度,以致安排不周,仓促行事,使得家族与企业面临动荡,甚至处于险境。
事实上,传承并非顺其自然,水到渠成,而是需要一个系统性、全方位的规划和安排,同样存在“三极结构”,即精神传承、企业传承和财富传承。精神传承是根本,家族精神引领企业的发展,是财富持续增长的内生动力源泉;企业传承是家族精神的实践和巩固,也是财富传承的重要途径;而财富的有效传承为精神传承提供物质基础,同时助力企业传承。三者内在统一,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构成家族与企业传承的有机体系。也只有三者并重,方能平衡致远、传承成功。
家族精神传承:大“道”至简,世代流芳
家族精神是家族最宝贵的财富,虽为无形但切不可忽视。家族精神是后代修身立业之本,世代兴盛之根基,可超越时空而不朽,此乃传承之精髓与根本,是为大“道”。“家”作为最小的社会单元,尤其是具有更大社会影响力的企业家,自身的家风已不仅关系到一家的荣辱兴衰,更影响到社会风气。
中华民族“家国情怀”传统文化是家族企业精神建设的基石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千年积淀所铸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穿越历史长河所表现出的稳定性本身,就足以证明其可作为家族精神建设的基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华传统文化所提倡的家国情怀,既是企业家责任感与使命感的最高体现,也是中华文明之独特、耀眼之处。近百年来,香港、台湾及海外众多卓越华人家族的兴旺发展,尤其在大是大非的抉择面前,皆是以民族大义为先,以国家振兴、造福民生为己任,尽显家族兼济天下的宏伟之志和爱国爱家的赤子之心,如董浩云“愿为国人航运史开一纪元”,亦如启功赠予霍英东的墨宝所写:“杜陵广厦峥嵘际,最见怀乡爱国情”。正是家国情怀将企业的格局和战略推向了新的高度,同时受益于祖国统一、繁荣昌盛,企业也得到了长远发展。家族企业的成功,首先肯定是商业文化,但无数案例表明,家国情怀往往在复杂而关键的时刻考验着家族领袖的方向选择,这种选择事后来看也为家族传承积累了“福报”。所以,家国情怀不是一句口号或刻意的标榜,而是考验着家族领袖及其传承人智慧、视野、魄力和勇气的内在力量。
中华传统文化润物无声,每个炎黄子孙浸染其中如鱼在水,无法回避,也无须回避。家族精神的建设和传承应取传统文化之精华并以发展的眼光和文化觉醒的心态去审视和改革其糟粕之处,扬长抑短,以发挥最优效果。
家族精神是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
家族精神对于家族、企业和财富传承的意义和作用就好比是一面旗帜,可指引家族后代的教育培养,团结家族成员,是家族独一无二的标志,只要这面旗帜还高高飘扬,即使一时陷于低谷亦可蓄势待发、东山再起。
首先,家族精神的载体是人,企业的经营管理也靠人,因此人的培养和教育是传承的重中之重,以家族精神为纲领,培养后代以立身正为首要,再加上知识文化教育和能力锻炼方可成为有用之才。
其次,随着家族世代繁衍,子孙后代群体越发庞大,成员之间的血缘关系和感情渐有亲疏之别,尤其是家族成员有移民海外的情况下,后代成长的社会环境、经历,所接受的教育理念不同,导致家族成员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差异较大,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难以达成共识,容易产生分歧和矛盾,不利于家族的团结稳定。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高举家族精神这面旗帜,以家族精神建设和引导后代成员的主流意识形态,以共同的理想团结家族成员,促家和兴万事。
最后,家族精神这面旗帜应是正面的、积极的,具有可与时俱进的发展性、包容性和开放性,并且具有自我反省、自我修正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在变与不变之间立于不败之地。
创业精神是传承的灵魂
企业家不仅肩负家族使命,更要承担企业发展壮大和传承后世的重任。经营企业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何代代相传打造百年老店而不被时代淘汰?唯有“永远创业”,正是创业精神引领着李锦记家族历代成员不畏困难,艰苦奋斗,创新开拓,勇于超越,成就了家族企业五代传承并持续发展壮大。创业并不仅是结果,更是过程和态度,是一个家族和企业永葆活力、永不衰败的文化基因。
“一代创业、二代守成、三代衰败”,众多传承失败的案例背后其原因与后代安于现状、缺乏创业精神有很大关系。继承是接受和守护,但并不意味着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相反只有砥砺前行,推陈出新,自强不息,才可基业长青。家族成员代代创业,人人创新,致力于事业拓展,可将家族成员之间如何分蛋糕的矛盾转化为如何做大蛋糕,在发展中化解矛盾,形成家族创业、发展、传承、再创业的良性循环,此亦是创业精神的完美体现。
企业传承:以“法”为本,未雨绸缪
家族企业的传承一方面是家族内部财富和领导角色的重新分配,同时也是企业的改朝换代,可能还会伴随着经营理念和制度的新旧交替,牵涉人员和利益甚广,是矛盾和冲突集中爆发的时期,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并妥善安排。而企业传承并没有普适的公式可以套用,也没有百试百灵的药方。为此笔者通过大量的理论和案例研究,提炼出纷繁复杂问题背后的一些发展规律、原则和方法,以此为“法”,望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然法无定法,要结合每个家族和企业的自身情况、理念和愿景,进行有效的规划,运筹帷幄。预则立,不预则废,乃规划的重要性。
企业治理体系规划宜内、外兼修
长久以来,家族企业的“家长式权威主义”治理模式饱受争议,甚至有学者提出应以现代企业制度理论将家族企业的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完全“去家族化”,才能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然而笔者的观点已在上篇文章中论述过,家族效应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可提升企业竞争力。纵观海内外大量华人企业的成功案例即可发现,英雄领袖式的领导者对企业的兴盛和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另外,从全球的家族企业传承文化来看,不同于西方信仰的“救赎至上”和日本奉行的“家业至上”,华人的文化基因是崇尚“血脉至上”。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和社会形态的家族企业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重视血脉家族、亲情式管理讲究“人情味”和忠义、视企业为家族重要的一部分,因此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管理制度,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也没有必要削足适履,那样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最理想的方式是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和需要适当引入现代企业治理机制和制度,而引入的程度以及结合的方式则要量体裁衣,因势而动。但在企业治理体系规划中需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人力资本引入机制和公平透明的考核激励体系建设。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人才,人力资本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因素,为此要注重建立外部人才引入的机制,给予其信任和平台,使其发挥更大作用。同时建立公平透明的考核激励机制,无论是否家族成员均一视同仁,按劳取酬,奖惩分明,方可激励员工,团结一心。
二是,处理好家族与企业的关系。规划家族对企业实施控制的方式和程度,家族成员可通过担任董事会、监事会或管理层等部门的职务发挥不同效应和作用,将家族正面影响传递至企业。家族可鼓励后代在企业中任职,但要约束其行为,在企业中工作就要遵守企业的制度规范,不可享受特权,也不可给予超过其自身岗位职责的权限,避免家族对企业的不当干预。
发展模式规划应因时、因地制宜
家族企业发展模式的规划既要考虑企业本身的情况和战略,又要兼顾家族的利益和愿景,同时还会对传承产生不同影响,其中两个最核心的问题是:上市还是保持私有化?专注于一个领域还是多元化发展?
上市是很多家族企业梦寐以求的,不仅可以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迅速扩张进行战略布局,还使公司股权有了公允价值便于流通,家族股东身价倍增的同时降低了变现的成本;更重要的是成为公众公司后,受到市场的监督可促使企业经营管理更加规范、透明,也有利于外部人才的引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但上市于家族企业也有弊端,比如股权过于分散以致动摇家族控制权,公众公司要保障小股东权益无法专注于家族愿景,等等。除此以外,企业所处不同的经济周期和发展阶段,其面临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也会导致最优选择不同。以香港利丰为例。家族二代接班时利丰已出现管理效率低、缺乏专业人才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通过上市,企业的管理制度和员工结构都发生了明显变化,专业化和现代化管理水平提升,实现了一次飞跃。而后面临香港回归历史性事件和香港股市动荡,家族成员内部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分歧,为保证家族对企业的控制权,冯氏兄弟决定将企业私有化,度过危机。仅4年后,再次上市,家族企业攀上新的高峰。
第二个问题针对家族和企业两个层面来分析,一元发展有利于家族成员凝心聚力,深耕一个领域更容易有所突破,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领先于同业;而多元发展可为家族成员提供更多的平台,也可根据家族成员特长和兴趣选择企业的多元发展方向,分散单一产业经营的风险。与之相对应的,一元发展模式更适合“竹子”式的“单子继承制”,可保障产业的高度集中和完整性,有利于企业未来发展;而多元发展则为中国传统的“诸子均分制”提供了分家的便利,子女分别继承不同产业,各自负责,相互支持形成“榕树”结构,亦可各展所长、枝繁叶茂。深入比较研究中日传承文化与制度,笔者认为一元与多元、分与合并不存在优劣之分,只不过各有千秋,合要合得团结,分要分得清楚,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接班人规划须用时、用心
接班人的培养、选择和企业整体的传承计划均需要妥善规划,分步骤实施,切不可举棋不定,否则不仅于传承大计无益,更会引起家族矛盾。对于接班人的培养不仅需要专业教育,实践锻炼,经验积累,还要注重接班人形象和权威的树立。在交接班过程中不可遇到困难或危机就收回控制权,使得传承计划倒退,因为艰难时期正是接班人磨炼品质、提高能力的黄金机会,也是接班人在家族和企业建立威望的有效途径。不可忽视的是,家族的社会资本、道德资本也应有计划、有步骤地传承给接班人。
在确定传承计划后,就要着手企业所有权结构的规划和调整,使之与传承计划相匹配。通过结构的设计既要给予接班人绝对的控制权,又要平衡家族其他成员的利益诉求,既要保障企业的顺利交接和长远发展,又要维持家族团结。如长荣集团前董事长先是因传承计划左右摇摆加剧了两房子女的矛盾,后是因为企业所有权结构未能有效支撑接班人的控制权,使得遗嘱中的传承安排落空,引起家族纷争和内耗。由此可见,接班人的规划务必周密稳妥,并以法律结构和制度充分保障,最好是在生前就完成权杖的交接,使家族和企业得以平稳过渡。
财富传承:驭“术”有度,善念为先
家族财富传承应立足家族与企业的长远发展,综合考虑家族成员的健康风险和婚姻风险、企业经营风险、市场以及政策风险等,以发展的眼光全方位、立体式、跨周期地进行规划管理,达到守富、传富、造富良性循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正确、深入地理解财富管理工具,适当运用,综合搭建,才能保障财富安全并有效率地传承,发挥财富的积极正面效应支持后代发展。
用时间战胜时间
家族当今一代财富管理体系搭建的理念、结构和效果对未来世代的传承都将产生深远影响,所以财富传承规划应以为后世开太平的高度,不仅要着眼现在和下一代,还要为更远的未来预留空间,为后世奠定良好基础。然沧海桑田,唯以前瞻性思维来设计财富传承方案,合理运用金融工具搭建兼顾灵活性与稳定性、具有韧性和延展性的架构,赋予其生命力,生生不息。比如,设计家族信托架构时要充分考虑家族世代繁衍所致成员人数增长并且关系复杂之后,如何保持家族对企业的控制权以及如何平衡各方受益权。再比如,为保障家族后代教育培养可专门设立家族教育基金,免受家族和企业发展周期波动的影响,护佑家族兴盛的火种。
家族财富传承所需要的长期性和稳健性,要求家族财富管理必须以长期投资理念、以大类资产配置为原则进行战略布局和分散投资,并且还要做好税务规划。因此一般来说需要委托私人银行、家族办公室等专业机构综合运用基金、保险、信托等工具构建资产配置组合,有效控制市场波动风险,实现财富保值增值。
用时间战胜时间的另一层含义是趁早。鉴于传承的复杂性、长远性和重要性,规划一定要尽早着手,用充足的时间深思熟虑,制订方案分步实施,并且留有试运行时间。规划越早,可筹划的空间越大,可运用的金融工具越多,效果越理想。切勿等到迫在眉睫或是危机已出现再亡羊补牢,防患于未然才是上策。
留财富不留隐患
一方面在全球税务透明化以及税收征管日趋严格的大趋势下,家族企业和成员身份跨籍、资产跨境使得财富管理变得更为复杂,过去一些可以起到节税甚至免税的方式和架构都失去了作用,逃税漏税不仅会面临巨额罚款还可能触及刑事责任,而且利用不合法手段处理的财产也会使财产本身的合法性受到质疑,一时的侥幸心理后患无穷。合理利用保险、信托和慈善基金会等多主体法律结构,可达到一定的税收筹划、资产增值、风险隔离等效果,但在架构搭建和金融工具使用时,定要始于合法、善意的动机,并始终坚持依法合规的原则,方能受到法律的保护,确保其长期有效性。财富传承之路应以安全稳妥为首要目标兼顾效率,才能在阳光下走得更加稳健、长远。
另一方面,财富是把双刃剑,运用不好会适得其反,要在传承规划中特别注意,妥善安排,以充分发挥财富的积极效应,抑制其可能引起后代不思进取、挥霍浪费等负面影响,可在家族信托条款设计中加入利益分配的限制和条件,发挥正面引导作用。
智慧处理“分”与“合”
在家族企业发展壮大和传承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分”与“合”这两种矛盾的力量,随家族自身发展阶段此消彼长不断变化。传承规划应在尊重客观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根据家族特点制订明确的家产和家业继承方案,若分则宜早不宜迟,若合也须留有必要的灵活调整空间,包括家族成员的内部交易机制。就如香港新鸿基郭氏家族,若非碍于家族信托设置的“锁死”条款,便可在矛盾尚未激化时妥善处理,未必会走到兄弟反目的境地。所谓过犹不及,越是为了“合”而绑得紧,越有可能酿成激烈的冲突,以致家族分裂,无可挽回地“分”。在家族成员较多,特别是后代子孙繁盛的家族企业中,早做“分”的规划和准备往往是理性的未雨绸缪之路。
辩证地看,家族成员分清家产,再辅以家族优先购买企业股权的可交易机制,反而可优化家族内部资源配置,激励后代发扬创业精神奋发图强,对家族企业的整体发展有长期促进作用,也有利于保持家族凝聚力,达到以“分”来促家“合”的效果。
积善成德,利己利人
慈善于家族而言,可起到教育培养后代成员的作用,家族成员共同参与慈善项目,可提高家族凝聚力和荣誉感,也有利于家族精神的传承。于企业而言,慈善是回馈社会、承担社会责任的最好方式,也是树立企业正面形象和社会影响力的有效途径。于社会而言,慈善可以帮助弱势群体,解决社会问题,弘扬仁爱精神。
慈善的另一重要作用可为家族凝聚道德资本,提供企业发展实现突破和飞跃的至关重要动力。正如香港何东家族因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捐建学校,尤其是一战期间捐献飞机支持英国政府,使其家族社会地位、名望和企业都得到极大提升。这些善举虽不免带有些功利色彩,但于社会的贡献确是实在的,亦不失为一种双赢。相比较之下,何东的平妻张静蓉创立平民学校,招收贫苦失学女童,捐建东莲觉苑弘扬佛法,积极参与抗日救灾活动。她的慈善更加纯粹,更显其胸怀和大爱,所以其影响更加深远,为家族后代所积累道德资本也更加丰厚。
传承规划的本质——管理好“跨期不确定性”
是什么决定了家族企业的运行轨迹?笔者认为,这是多条曲线叠加的结果。家族成员的学识、能力、健康、数量和凝聚力等构成了一条家族自身繁衍兴衰的家运曲线,同时家族企业的起步、扩张、衰退等构成了企业的生命周期曲线。两条曲线互相作用,还要受到“大势”——外部政治经济周期曲线的影响,才能得到一条家族企业跨期的“传承曲线”。的确,任何成功的企业都离不开对“势”的把握,这才有了“审时度势”“蓄势待发”“顺势而为”。然而“势”的另一面就是“不确定性”,如何穿越时空周期、驾驭复杂的“势”变和不确定性,进而实现家业传承?这就是传承规划的力量。传承规划的本质就是要管理好“跨期不确定性”,有机结合地运用“道”“法”“术”,以有序地推进精神、家业和财富的综合传承,使得家族和企业有能力穿越各种波动,增加家族企业系统整体的稳定性,做到于潮起时乘风破浪、于潮落时休养生息、风云变幻时处之泰然,方能实现家、业长青。
(孔庆龙为中国民生银行私人银行事业部总经理。《家族财富管理与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与家族二元治理下的三极互动效应》刊发在《清华金融评论》2018年10月刊。本文编辑/丁开艳)
上一篇:风险管理视角下网贷长短期风险缓释机制
下一篇:家族财富管理国内外模式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