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清华金融评论
分类:卷首语-总61期, 总61期, 清华金融评论杂志文章
标签:无
评论:没有评论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中国金融体系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强调“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是对40年改革开放历史性突破和历史性变革的科学总结,也指明了金融业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
对外开放推动金融改革。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承前启后之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神州大地改革开放的发令枪。40年来,金融改革发展的基本经验在于,对外开放才能知不足,进而解放思想;对外开放才能吸收金融体系更高效率服务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经验,进而实现低成本跨越式发展;对外开放才能引入竞争机制,进而实现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优化与繁荣;对外开放才能使金融资源配置走出国门,进而推动国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在40年伟大进程中,开放推动了中国金融体系变革,也推动了中国因素在全球范围发挥积极作用。
对外开放推动全方位系统性金融发展。金融改革开放是多领域、多层次的。一方面,经济改革和发展需要金融配套;另一方面,金融自身变革也是一项横跨银行、证券、保险及其各个子行业,纵贯货币、金融市场、金融组织的复杂工程。作为新兴市场、发展中经济体和转轨经济国家,中国在改革初期同时面临经济增长缺乏金融资源支撑、金融广度和深度不足、传统计划配置资源方式向市场化演进的经验不足等现实约束。从1979年引进外资、发行外债为起点,打开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用活国内国外两种资源,成为一系列金融变革与发展的原始推动力。货币市场与外汇市场、多样性金融机构和多层次金融市场、金融基础设施起步与完善、现代化金融监管与风险防控体系等基础性金融制度的“四梁八柱”构建,主要基于中国具体需要,汲取外部市场经济发展积累的经验教训。开放、学习、比较、反复、定型、再发展,是中国金融发展的基本路径。
对外开放是进行时。经济发展不同阶段需要不同层次的对外开放。我国的金融体系从1979年引进第一家外资银行代表处至今,经历了引进来到走出去的升华;从资本市场发行B股到沪港通、沪伦通、债券通,初具从单边开放走向全方位互联互通的雏形;从引进外资到人民币跨境使用,金融的功能随实体经济需要而不断拓展。回顾历史,金融开放是中国发展的需要;预见未来,金融全面开放新格局是持续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构建中国经济核心竞争力的新要求。
本期,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我们邀请亲身经历金融业改革和开放的权威专家,从不同方面汇集权威声音,聚焦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的重大历史进程;面向全球金融发展寻求突破的新时代,从不同维度反复证明——金融对外开放不是完成时,永远在路上。
上一篇:前瞻
下一篇:“聚焦监管、共商发展”——2018全球量化金融峰会上海专场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