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福中:美国个人理财能力评估体系及对中国的启示

2018年7月18日 (下午7:05)1,512 views

作者:清华金融评论

分类:国际, 国际-总56期, 总56期, 清华金融评论杂志文章

标签:陈福中

评论:没有评论

guo ji

在中国关于消费金融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个人理财能力的微观调查数据极为缺乏,并且尚未有专门的政府机构为相应的调查和研究提供支持,极大地限制了个人理财能力的提升和生活满意度的提高。本文介绍美国国民理财能力调查,对提升我国个人理财能力和生活满意度提供政策性思考。

关于消费金融(Consumer Finance)的研究,涵盖了经济学、金融学、市场营销以及消费者行为学等多个学科的内容,然而学术界对于消费金融的重视并展开深入研究则开始于最近几年。2006年,坎贝尔(Campbell)以“家庭金融”为主题发表了演讲,他认为家庭内部个人理财行为的集合构成了家庭金融的主体。此外,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也于2009年开始举办以消费金融为主题的工作论文会议。国外早期的相关研究中,通常用理财知识(Financial Knowledge)和理财素养(Financial Literacy)去近似衡量个人的理财能力。阿特金森(Atkinson)等在2006年第一次提出了理财能力(Financial Capability)的概念,认为理财能力可以通过一系列理财行为加以反映。

本文认为,理财能力是一种应用恰当的金融知识开展一系列合意的理财行为进而实现并提升理财满意度的能力。本文接下来介绍美国国民理财能力调查,分析影响理财能力主要因素,进而对提升我国个人理财能力和生活满意度提供政策性思考。

美国个人理财能力调查沿革

在美国之前,英国金融业服务管理局(Financial Service Authority)早在2006年就对超过5300名英国民众开展了理财能力基线调查(Financial Capability Baseline Survey,FCBS)。在该调查中,理财能力主要受四个方面因素的影响:金钱管理(Managing Money)、提前规划(Planning Ahead)、选择理财产品(Choosing Financial Products)以及获取帮助、信息和建议处理金融事务(Getting Help, Information and Advice to Deal with Financial Matters)。但较为遗憾的是,该调查在2006年之后并未持续进行下去。

自2009年开始,美国每隔3年会开展一次国民理财能力调查(National Financial Capability Study ,NFCS)。该项调查由美国金融业规制管理局(Financial Regulation Authority, Finra)下属的投资者教育基金会组织,目前已进行3次,即2009年、2012年和2015年,其中2015年调查的相关数据和报告于2016年7月发布。在对理财能力指标的度量方面,NFCS调查借鉴了英国的FCBS调查,即新的评估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内容:收支平衡管理(Making Ends Meet)、提前规划(Planning Ahead)、管理理财产品(Managing Financial Products)以及理财知识和决策(Financial Knowledge and Decision-Making)。NFCS调查包括三个层面,即全国调查(National Survey)、州级调查(State-by-State Survey)以及军事人员调查(Military Survey)。关于2009年NFCS调查,全国调查随机电话采访了1500名受访者,采样的依据为受访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变量;州级调查主要通过网络对28,000名受访者进行了调查;军事人员调查则主要对700名在役军人和100位军人配偶进行了网络访问。在2012年NFCS调查中,州级调查基本按每个州500个成人的规模,共计访问了25,509名受访者;军事人员调查则主要访问了1000名在役军人。在2012年调查的基础上,2015年NFCS调查在纽约、得克萨斯州、伊利诺伊州以及加州的受访者人数从500人增加到1000人;同时增加了投资者调查,调查的主题更加宽泛,包含理财能力的感知、态度、经历和行为等方面。

美国个人理财能力评估体系分析

根据上文的分析,美国个人理财能力评估体系主要包含收支平衡管理、提前规划、管理理财产品以及理财知识和决策等四个方面。接下来,本文将分别对该体系下各个维度所涉及的内容以及NFCS调查的相关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收支平衡管理

作为反映理财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收支平衡管理涵盖了人们如何平衡月度收入和支出,以及如何处理每天的金融事务等内容。在NFCS调查中,收支平衡管理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包括支出和储蓄、金融压力、医疗支出、金融脆弱性以及收入来源等方面。调查结果显示,美国人收支平衡管理的能力受到总体经济情况的影响较为显著,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失业率较高,随后美国经济开始缓慢恢复。在调查过程中受访者表示没有困难支付每月开支和账单的比重从2009年的36%上升到2015年的48%。值得注意的是,相对于女性,男性受访者收支平衡的管理能力明显更强,2015年调查中表示没有困难支付当月开支和账单的比重,男性高出9个百分点。同时,接受过大学及以上教育的受访者,表示支付当月开支和账单无困难的占比高达60%。

从三次调查的总体情况来看,受访者储蓄倾向并没有显著增长,其中约40%回答支出小于收入,38%回答基本收支平衡,18%的收入小于支出。特别地,所受教育水平越高,收支平衡管理能力越强。在回答收入大于支出的受访者中,接受过大学及以上教育的受访者占48%。对金融压力的测量,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即是否从退休账户中获得了贷款,是否因遇到困难而从退休账户中提现以及是否按时偿还按揭贷款等。2015年调查显示,从退休账户中贷款和提现的占比分别为13%和10%,未能按时偿还按揭贷款的比例为16%。关于医疗支出,声称有健康保险的受访者所占比重从2012年的78%上升到2015年的87%;男性和女性的占比在2015年分别达到86%和89%;接受过大学及以上教育且拥有健康保险的受访者所占比重在2015年达到93%,较之2012年增长了5%。金融脆弱性度量了个人遭受突发事件时的支付能力和资产流动性水平。以遭受突发事件时的支付能力为例,NFCS调查设计了一个测量问题,即询问受访者“如果在下月有一笔意想不到的2000美元的支出,你是否有信心支付?”。答案包括“肯定有信心”“可能有信心”“可能没信心”以及“肯定没信心”四个选项。与2012年相比,回答肯定有信心和可能有信心的受访者占比分别提高4个百分点和2个百分点。关于收入来源,大多数受访者表示主要来源于工资,相应的比重超过60%;第二大收入来源为退休社会保障收益,所占比重为26%。工资收入与教育水平密切相关,受访者中具有工资收入且接受过大学及以上教育的受访者占比达到76%。

提前规划

提前规划,指的是对确定的和可预测的人生将经历的事件做出提前安排,例如为退休和子女教育而进行的储蓄等。同时,对于未来固有的不确定性金融突发事件或冲击,同样应给予考虑以增加个人或家庭的金融稳定性(Financial Stability)。个人提前规划,在NFCS调查中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去反映,即应急储蓄、编制预算和规划、退休规划、子女大学教育规划以及投资等方面。

应急储蓄,又被称作是困窘期基金(Rainy Day Funds),是个人提前规划未来的重要方式之一。调查结果显示,美国个人和家庭的应急储蓄基金增长迅速,从2009年的35%迅速上升至2015年的46%。应急储蓄可以缓解疾病、失业以及经济下滑等突发性事件对个人和家庭生活带来的冲击。同时,调查也发现收入水平和接受教育水平越高,具有应急储蓄的受访者占比也越高。编制预算和规划,是2015年调查中新加入的调查内容。调查数据显示,56%的受访者称家庭收入中有一定比例将用于支出、储蓄和偿付账单等预算安排;有近90%的受访者称对未来有提前预算安排,有超过60%的受访者表示在未来一年及更长时期有相应的预算安排。收入水平和接受教育水平,仍然是编制预算和规划的重要影响因素。57%的受访者同意以下表述:“我设定了长期的理财目标并努力去实现它”;同时,收入在75000美元及以上和接受本科及以上教育水平的受访者分别占到73%和70%。退休规划,指的是个人为确保退休之后的金融保障而进行的提前理财安排。调查发现,大多数美国人并没有进行退休规划,有相应规划的仅占到39%,具有退休账户的也不足60%。所谓子女大学教育规划,指的是为子女4年公立大学的学杂费进行储蓄的理财安排。综合3次调查结果,有相关教育储蓄规划的受访者占比明显上升,从2009年的31%上升到2015年的41%,其中又以18~34岁的父母所占比重最高,达到48%。是否拥有投资,也被看作是有没有对未来进行规划的具体指标。2015年调查数据显示,仅30%的受访者持有股票、债券以及共同基金等退休账户之外的金融产品;同时,调查结果也表明,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越高,将更趋向于进行非退休型投资。

管理理财产品

理财产品的管理,指个人对在一生中需要涉及的一系列金融产品,例如通过储蓄以购买汽车、支付工具以及信用产品等的管理活动。通过理财产品的管理,在信息充分的情况下做出相应的理财决定,将提高个人理财成功的概率并降低遭受金融压力的可能性。管理理财产品,在NFCS调查中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银行和支付方法、房屋所有权和按揭贷款、信用卡以及非银行借贷等。

银行和支付方法,指个人是否拥有银行账户及采用何种方式进行支付。调查数据显示,93%的受访者拥有银行账户,24%的受访者采用借记卡进行支付,仅有22%的受访者会使用移动支付且只有5%的使用频率较高。房屋所有权和按揭贷款,指是否拥有住房,并且是否通过借贷或按揭贷款方式购买住房。调查发现,大多数美国人拥有自己的住房,所占比重在60%左右;在3次调查中,按揭贷款购房的比重有所下降,从2009年的71%下降到2015年的62%。数据也显示,首付在10%及以下所占比重在下降,而首付在20%及以上所占比重在上升,说明了银行对于按揭贷款购房的要求变得更为严格。大多数美国人是通过信用卡来借钱消费的,77%的受访者至少拥有1张信用卡,26%的受访者拥有4张及以上数量的信用卡,71%的受访者会用信用卡进行支付。2015年调查显示,52%会按时全额还款,47%会透支并支付利息,32%会选择分期还款,14%会因晚还款而缴滞纳金,11%会用信用卡提现。非银行借贷,指的是部分人采用非银行贷款的替代方式获得贷款,例如发薪日贷款(Payday Loan)、典当贷款(Pawn Shop Loan)和以租代买(Rent to Own)等。这些获得贷款融资方式的一个共同特点是,贷款成本较高。2015年的调查表明,在过去5年中,使用过典当贷款、发薪日贷款以及以租代买的分别达到16%、12%和10%;使用了上述一个及以上非银行贷款工具的达到26%。同时,调查结果还显示,随着收入水平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使用非银行贷款的比重在下降。

理财知识和决策

为了做出较为理性的理财决策,除了要掌握必备的金融知识外,还需要对当前的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基本情况和趋势有一定的了解。由于可能存在对自身理财知识的认知不足,个人理财行为和报告的情况往往存在一定差距。在NFCS调查中,关于理财知识和决策,主要涉及金融素养、自我感知的理财知识、自我感知与理财行为的比较以及金融教育等四个方面。

在NFCS调查中,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去评估受访者的金融素养,主要包含利率、通胀、债券价格、按揭贷款以及风险等方面的内容。调查发现,关于利率和按揭贷款方面的问题,四分之三的受访者基本都能回答正确;关于通胀和风险方面的问题,约有一半的受访者能回答正确;然而,对于债券价格的问题,则仅有28%的受访者能回答正确。从3次调查的结果来看,能回答正确4个及以上问题的受访者占40%左右。值得注意的是,收入在75,000美元及以上的受访者平均能回答正确3.8个问题,而接受了本科及以上教育的受访者平均能回答正确3.9个问题。收入水平和教育水平提高,能回答正确的问题数量也在明显上升。对自我感知的理财知识,大多数受访者对自己的评价过高,2015年调查中有76%的受访者在1~7分的量表中给了自己5分及以上分数的评价。然而,受访者实际日常金融事务的表现,并不与其自身感知到的情况相一致。当被问及是否能处理好日常金融事务时,81%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完全能胜任。然而,在对自己做出了7分(1~-7量表)的高度评价的42%受访者中,有29%会有与信用卡使用相关的高成本行为,例如支付滞纳金或超出额度的罚款等;有18%会有非银行借贷行为,甚至有12%会有透支支票储蓄账户行为。金融教育是提升个人金融素养进而提高理财能力的重要手段。调查发现,仅有约五分之一的受访者确认自己参加过金融教育;在6个有关金融素养的问题中,学校提供了金融教育并参加的受访者平均能回答正确3.6个问题,而没有参加金融教育的受访者则仅平均能回答正确3.1个问题。

研究结论及对中国的启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金融对个人生活的影响与日俱增。对于个人和家庭而言,不断提高理财能力,进一步改进在金融和理财活动中的表现,将成为提高生活满意度的重要推动力。然而,目前中国尚未建立完善的个人理财能力评估体系,无法对个人理财能力培养和金融教育提供很好的参考依据。因此,本文对美国较为成熟的个人理财能力评估体系——国民理财能力调查(NFCS)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力图为中国理财能力评估体系的建立以及消费金融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经验借鉴。研究发现,国际金融危机对美国个人和家庭的影响在逐渐减小,仅少部分受访者在保持收支平衡上存在一定困难;越来越多的个人储备了应急基金;拥有住房的家庭,所占比重较高,生活满意度也较高;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为未来进行较长时期储蓄,特别是为了子女大学教育的储蓄在增多;人们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金融知识,与实际的理财表现不符;正规的金融教育显得更加重要,是提升金融素养和理财能力的重要手段。对于如何提升我国个人理财能力,降低非系统性金融风险从而提高理财绩效和生活满意度,本文有以下政策性建议可资借鉴。

第一,加快构建个人理财能力评估体系步伐。随着消费金融越来越多地深入到个人和家庭的生活,培养和提高理财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美国较为成熟的理财能力评估体系主要包含收支平衡管理、提前规划、管理理财产品以及理财知识和决策等四个方面。该体系较为系统全面,尽管中美两国国情有所差异,但也可以为我国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理财能力评估体系提供重要的经验借鉴。

第二,大力培养为未来进行理财规划的意识,提高个人生活满意度。NFCS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为子女教育、退休以及购房等进行储蓄,传统过度超前信用消费在减少,按揭贷款首付的比重在上升。提前规划作为反映理财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个人的生活满意度。

第三,强化正规金融教育,提升个人理财能力以规避理财过程中可能遭受的非系统性风险。NFCS调查发现,高估自身金融知识的个人所占比重较高,接受过正规金融教育的受访者在理财绩效上表现明显更好。与美国相比,中国高等教育明显缺乏规范的金融知识通识性教育,政府部门组织金融教育培训的力度不够,金融机构对投资者的理财知识教育也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加强正规金融教育,在当前中国金融体制不健全的背景下,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规避非系统性金融风险。

[陈福中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政治经济学系主任。本文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批准号:16YJC790006)以及北京市金融学会科研项目一般项目资助。本文编辑/丁开艳]

上一篇:复苏与隐忧并存的全球经济
下一篇:殷剑峰、王增武:分配差距扩大、信用扩张和金融危机——关于美国次贷危机的理论思考

管理日志

  1. 首页
  2.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