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清华金融评论
分类:封面专题, 封面专题-总34期, 总34期, 清华金融评论杂志文章
标签:无
评论:没有评论
银行理财从诞生至今经历了辉煌的十年,但同时也面临诸多困境和挑战。本文回顾了银行理财的历史与作用,分析了制度性红利的消失为其带来的挑战,并展望下个十年,提出银行理财以往粗放式发展的模式不可持续,需要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思想的创新、产品与服务体系的创新,亦须谋求国际化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所产生的各种金融需求层出不穷,但由于与之相配套的金融监管脱始于计划经济,行政色彩浓厚,银行理财业务在这样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登上中国现代金融史的舞台并迅速发展。从2007年到2016年,银行理财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到40%,可谓是经历了黄金十年。银行业理财总规模在2015年底达到23.5万亿元人民币,2016年一季度超过了26万亿元。五大国有银行平均资产管理规模达到1.7万亿元,1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平均规模达到9300亿元。上市银行中理财规模超过1万亿元的银行已有10家。
在这十年间,银行理财像新生儿一样快速发展,同时监管层也在不断进行规范,可以说银行理财这十年是在争议声中度过的。一方面,诞生于创新的银行理财业务获得很大成绩;而另一方面,这些创新又涉及监管套利、影子银行等问题,在监管与争议声中不断成长。2014年5月,一行三会与外管局一同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即“127号文”,对同业业务进行了规范,承认银行理财的正面作用,终结了关于影子银行的争论。至今,银行理财虽然仍存在一些问题,但已被大众接受,成为中国经济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大众金融产品。下个十年伊始,随着净值型产品的占比不断上升,打破刚兑的理财意识逐渐崛起,银行理财将更好地回归“代客理财”的本质。
银行理财发展定位与历史作用
2014年之前银行理财走过的路称为创新之路1.0,是创新的第一个阶段,即制度性红利创新的阶段。由于中国现行的监管制度导致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居于绝对中心的地位,它在市场经济中的触角和影响非常深远,银行理财正是在这种带有一定计划和行政色彩的监管体制与市场多元化金融需求的矛盾中发展起来的。比如对于每一个经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国家,从市场到监管主体都担心利率市场化会对现有金融机构和金融系统带来冲击。中国2015年之前存款利率还未完全放开,银行理财正是以更为市场化的预期收益率满足了在原有监管制度下无法由主流金融产品满足的市场需求,为利率市场化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另外,通常政府认为某个行业有过剩问题,针对性的行业政策就会限制银行贷款进入。从总体上看政府的判断可能是对的,但整个行业中不乏技术创新的企业,他们会因过于僵化的信贷政策而无法获得金融支持。而银行理财具有代客理财和投资的基本属性,更注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未来盈利能力,可以通过更为市场化的手段,在满足这些企业合理资金需求的同时为投资客户创造投资收益。
不难看出,银行理财在这种情况下恰恰解决了这个矛盾,充当了相对刚性的政策体系与生机勃勃的经济体之间的柔性界面,在中国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做了很多银行应该做但却未能做的事情。当然,这对于原有金融体系来讲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也不可避免产生一些问题,正因如此,其发展体现出创新、规范、再创新的循环发展的特点。总之经过十年的发展,银行理财的创新发展对中国金融业具有历史性的贡献。简单地说,有六个主要方面的成果:
第一,银行理财的资产管理规模已远超过公募、信托和保险,是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最大的主力军。银行理财的发展和创新不仅推动着商业银行的转型发展,也带动公募、私募、信托、证券和保险的创新,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中国普通的投资人对银行有一种天然的信任,因此银行理财借助这种信任优势,使得理财资金得以汇集,再重新通过投资、配置等其他形式得以发展,从而带动整个资本市场的发展。
第二,银行理财让中国的老百姓能够更好地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在银行理财发展起来之前,老百姓的金融投资方式十分有限,主要是银行存款和股票。银行理财以特定的形式修正了政策管制导致的资金价格的扭曲,让中国的老百姓能够获得更多的财产性收入。据保守估计,平均而言银行理财产品比同期的银行存款至少高出一个百分点,那么20万亿元的理财规模意味着通过银行理财产品的形式,老百姓一年将获得2000亿的额外投资收益。另外,银行理财所提供的产品种类日益丰富,从现金管理到净值型低风险产品、净值型中高风险产品、专户型产品与结构化产品等,很多企业可以通过购买理财产品来实现利率风险的对冲。
第三,银行理财通过资产配置极大程度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银行理财利用银行特有的渠道优势,在资产端通过多元化配置将汇集的资金投资到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银行理财投资范围也愈加宽泛,包括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及权益资本市场等,并进驻了并购基金、产业基金、国企改革混改基金与国际市场,通过广泛的投资活动以各种形式支持着中国实体经济的建设。以一个典型的银行理财资产配置模型来看,通常30%~35%配置于非标资产,40%-50%投资于债券,5%左右投资于权益市场,其余投到货币市场等高流动性资产。以20万亿规模来计算,约6至7万亿元直接投资到建设项目之中,约8至10万亿元投到企业发行的各类债券之中,还有1万亿元的资金投入到股本中,这些资金从不同市场支持了企业的发展。因此,过去十年中银行理财在为投资者带来丰厚投资收益的同时,有力地支持了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
第四,银行理财对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起到重要作用。2015年中国政府完全放开了利率管制,成功实现利率市场化,其过程非常平稳,可以说第一功臣就是银行理财。甚至有种说法认为银行理财就是中国政府利率市场化的实践。因为市场不同主体已经适应了利率在不同时期、不同期限、不同产品的自然波动。
第五,银行理财促进中国人投资意识增长,做好了投资者教育。如果说因亏钱的投资人不再闹事就意味着做好了投资者教育,那么这个教育是比较痛苦的,是血淋淋的教育。而银行理财让中国人从理财产品的投资中真正获得收益,正面教育投资者只要进行稳健投资是可以使其财富获得保值增值的。这种有益的投资者教育使得中国人的理财意识开始觉醒,也促使中国从高储蓄率向投资转换,促进民间投资。
第六,银行理财形成了中国最重要的机构投资人。强大而成熟的机构投资人对任何金融市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股票市场正因缺乏足够数量的大型机构投资人、散户居多而常常剧烈波动。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银行理财的管理机构已经成为中国市场上主要的机构投资人。银行理财不仅投固定收益资产,也开始以理性的方式进入广泛的各类资产市场,资产配置能力逐渐成熟。通过大类资产配置和风险控制,银行理财让投资者获得与其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实际收益。随着中国资本项目的逐渐开放,未来银行理财亦将成为最有能力参与国际竞争的机构投资人。
银行资管当前所面临的挑战
经历了辉煌的十年之后,目前从监管层到业界,虽然对于银行理财定性的争论已经不复存在,但是随着新常态经济的来临,市场无风险收益率逐渐下行,银行理财也开始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到了思考自身发展与未来的时候了:
第一,靠“制度红利型”创新的收益是有限的。依靠制度性红利的创新比较简单粗矿,比如说原来银行传统业务不能做的理财可以做,这个门槛也低,各家银行都来做,结果就是行业变得越来越拥挤,利润变得越来越薄,困难越来越大。可以预见,很多中小银行如果不提升资产管理的能力,理财业务将变得无利可图,甚至做得越大亏损越大,最终将会被市场淘汰。
第二,银行理财管理的资产规模庞大,但专业化能力不足。“制度红利型”创新面对的是低垂的果实,容易摘取。在这种环境下银行理财管理机构发展自身专业能力的动力不足,很少有机构从战略的高度投入足够的资源来培养银行资产管理的能力。一旦经济环境发生变化,银行理财原有的简单模式难以为继。目前中国经济正经历换挡期,随着经济增速下降,风险可控而收益较高的项目越来越少,利率中枢一路下行,债券在理财投资中的配置价值也大大减小,在所谓的“资产荒”背后,凸显出银行理财自身的“能力荒”和“思想荒”。同时,由于市场竞争的存在,负债端资金成本下降却很慢,如果理财管理机构的专业化投资能力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银行理财的盈利能力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第三,银行理财仍然没有完全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由于过去十年的快速发展,银行理财很多遗留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比如刚兑问题虽然有所好转但没有根本性和实质性地解决,如果理财投资的风险不能从银行母体隔离并最终转移到投资者身上,投资者不能真正认识到投资收益和风险的匹配原则,那么银行理财的可持续发展将受到制约。同时,我们还需要思考银行理财最终的流动性怎么解决?期限错配问题的安全边际如何确定?投资收益和风险如何在全社会分布和共享?这些问题非常深刻但却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银行理财的从业者、监管者、甚至投资者认真思考,在发展中逐步理清。当然,认清这些问题并应对其所带来的巨大挑战也正是未来银行理财创新的源动力。
银行理财开启创新之路2.0的相关建议
银行理财市场需要通过有序的竞争,让一部分创新乏力,不能顺应市场发展的机构自然地退出这个市场。可以预计,未来随着资管市场竞争的加剧,制度性红利的丧失,以及经济下行带来的投资收益率的下滑,尤其是有一些拿到银行牌照但却没有经验与能力经营的机构将会迎来更为巨大的挑战。对于银行理财来讲,一方面需要考虑如何通过自身渠道突破销售增长的天花板,实现多渠道销售;另外也要认识到,在资产端实现更为多元化、分散化的资产配置,将成为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也为同业合作带来更多机会。因此,银行理财未来的创新有四个方面:
第一,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是银行理财面临的首要问题。银行理财产生于银行母体,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银行利用自己的政策优势、平台优势和品牌优势,实现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也正是在这样的体系下,有些银行管理层自然认为,任何业务的发展和盈利都源于银行的平台效应,人才以及资产管理的专业能力并不重要。这样的判断在理财发展的初期基本符合事实。但是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与竞争的加剧,这套思路则逐步成为理财业务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其弊端是严重弱化了人才、人力资本投入、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虽然一些银行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希望进行革新,但在银行体系内的改革面临诸多困难,在理财部门引入市场化机制,需要平衡其他部门的利益诉求是目前最大阻碍。因此,推动银行理财的事业部改革和公司化转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这也是监管层和业界正在着力推动的方向。若采取独立的公司化运作,原来很多在银行体系无法解决的体制问题,无法平衡的利益问题,在新的公司治理结构下将迎刃而解。
第二,银行理财需要管理思想的创新。银行理财诞生于银行母体,发展初期的大量业务也和银行信贷有关,甚至很多银行早期发展理财业务就是为了解决信贷的问题。因此,银行自然会用管信贷的方式来管理财。但理财的基本属性是资产管理,用信贷管理的方式管理银行理财的发展不仅会带来投资风险隐患,还会制约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比如部分银行理财资金投资债券采用信贷审批的方法来管理,认为债券投资就是给发债人的贷款,要有信用审批。但对大多数银行来说,与之有信贷业务关系的企业不足市场上发债主体的20%。这就意味着银行理财的债券投资要放弃80%的市场机会,只能在20%的市场机会里投资,总体风险必然增大。用贷款审批的方法来进行债券投资的另一个问题是信贷审批非常静态,注重事前,对事中和事后的跟踪频率比较低,忽略了债券的可交易性从而带来投资效率低下的问题。又如股权投资是理财投资的一个重要方向,用信贷审批的思路来管理也常常显得力不从心,丧失专业优势的同时,让银行理财永远走不出刚兑的圈子。因此,银行理财的资产配置需要整套管理方法的变革,方向是尊重资产管理行业的基本属性,遵循资产管理业务的自身规律,从信贷资管转向投行资管,通过大类资产配置、风险预算和波动率控制等方法,重新构建银行理财的风险管理框架。
第三,银行理财需要产品与服务体系的创新。一般而言金融产品创新要有社会价值,须满足两点最基本的要求:一是作为金融创新,要能够引导社会资本在各个领域的优化配置,引导资金与实体经济的结合;二是资产管理行业必须改善社会整体的福利和效用。对于银行理财来讲,首先需要把银行理财从储蓄替代品转为真正的投资产品,通过资产配置和组合投资控制产品的波动率,使理财产品的收益波动在投资者的预期范围之内,让投资者认识到投资就要承担风险,收益会有波动,刚兑问题将不攻自破。其次,在此过程中银行理财需要进一步打开投资领域,在资产类别上,可以从传统的非标和债券向更广阔的资产类别进行分散化投资。比如另类投资、产业基金、股权投资等。当前市场环境下中国的股权市场呈现出更多的投资机会,银行理财也应有更大的作为,比如投贷联动业务中就存在巨大的创新空间。总之理财产品的创新要能引导资本在社会经济中的合理配置。再次,银行理财创新应向工具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满足各种投资需求。工具化的产品将成为投资者实现某种特定投资目的的工具,例如指数化产品和挂钩型理财产品均属此类。个性化产品就是根据各类投资者的特点和风险偏好,开发覆盖其特定需求的产品。普通个人客户,高净值客户和机构客户,其投资需求与风险偏好截然不同,银行理财需通过产品创新去满足这些合理需求,促进社会福利与效用的改进,这样的创新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第四,银行理财需谋求国际化发展,包括走出去和引进来两个方面。目前银行理财主要投资国内市场,海外投资占比不足1%。随着国内投资者全球资产配置需求的增强,与银行理财风险分散化管理的需要,国际市场投资有巨大的空间。同时随着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正式生效,中国资本市场逐步纳入MSCI和FTSE等全球指数,中国的资产包括债权和股权也将纳入全球投资者标准组合配置之中。银行理财管理机构作为中国最主要的投资管理人,应通过产品和服务创新,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第五,银行理财能够在争议中发展壮大,并为中国经济建设做出贡献,也主要得益于监管机构尊重现实。监管层既遵循了资管行业发展规律,又能将中国经济与金融的现实情况创造性地结合起来,并未完全照搬教科书和西方的理论,对银行理财不断完善监管框架的同时,又呵护了其具有创新力的良性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容忍了隐性的担保,但实际上却是创造性地结合了中国的现实情况。目前,银行理财在回归“代客理财”“资产管理”本质的过程中已经走了一大半的路程,监管层也在酝酿新的监管规定对其进行引导。然而,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多方的努力与磨合,循序渐进地促进各种问题相继得到解决。在这种现实情况下,需要监管层秉承一贯的监管理念,排除干扰,创造良性的监管环境来鼓励银行理财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之路。
(本文编辑/王蕾)
上一篇:证券公司海外资产配置初探
下一篇:“资产荒”倒逼商业银行大资管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