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英凯
标签:无
评论:没有评论
本文编辑/《清华金融评论》 张英凯
2015年6月2日,央行公布《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允许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发行面向个人和企业的普通大额存单。作为大额存款的替代工具,普通大额存单的发行将带动银行一般存款成本的整体上升,缩窄主动负债与被动负债的成本差,推动银行负债结构主动化和资产端经营转型;同时,大额存单和主动负债的发展将进一步提升银行资金来源中市场化资金占比,助力存款利率市场化水到渠成。
关于大额存单与利率市场化,业界已多有论述,本文侧重于分析大额存单作为一种新型负债工具对银行负债结构转型的影响。
以存款为主的被动负债格局并未改变
过去几十年来,我国经济处于城镇化、重化工业化阶段,高投资、高增长带来强烈融资需求,银行不愁优质贷款客户。一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秉承着“以存定贷”的资产负债运营策略,讲究存款立行,有存款就能放贷,在利率管制下贷款放出去就能赚取稳定的利差,存贷业务成为银行经营重心,存款则是银行最主要资金来源。近年来,尽管同业存款、债券发行等主动负债工具不断发展完善,但以存款为主的被动负债格局并未改变。
截至2014年末,我国银行业表内负债总额172.2万亿元,其中普通存款即对非金融机构及住户负债余额110.22万亿元,占比64.01%;对其他存款性公司负债、对其他金融性公司负债和债券发行等市场化负债余额合计34.66万亿元,占比仅为20.13%。见图1。
数据来源:WIND
普通存款不仅是银行主要的资金来源,而且几乎是银行唯一尚未市场化的低成本资金来源。银行资金来源中普通存款占比越高,其计息负债平均付息成本越低,在资产业务上空间也就越大,这是过去几年来商业银行揽储大战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图2所示,大型银行计息负债中存款占比均在80%以上,其平均付息成本也明显低于中小型银行,基本在2%左右,与中小银行接近3%的付息成本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图2:2014年主要上市银行负债业务平均利率
数据来源:WIND
普通存款的低利率,对银行是理想的资金来源,对投资者则属于低收益资产。近年来,投资者用脚投票,加大对高利率资产的配置,催生了理财市场的繁荣,也加速了存款脱媒的进程。2014年6月末,银行理财产品余额为12.65万亿元,较2007年增长22.87倍,较2013年末增长2.44万亿元,已达同期一般性存款新增额(8.49万亿元)的28.75%。反观一般性存款(即住户存款和企业存款),增势放缓。截至2014年末,一般性存款余额110.22万亿元,同比增长8.83%,较13年下降4.78个百分点,近10年来增速首次降至12%以下;自2011年以来,存款增速甚至持续低于贷款增速。2013年6月,余额宝诞生,之后在短短一年内资产余额就达到5741亿元,背后就是投资者对低利率存款用脚投票的结果。
主动负债的优点逐步显现,发展空间越来越大
存款脱媒背景下,银行揽储越来越难,效果也越来差;在此背景下,主动负债的优点逐步显现出来,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大。
首先,银行资产端转型创新为主动负债创造更大发展空间。在间接融资为王的时代,银行信贷资金供不应求,商业银行讲究“以存定贷”,愁存款不愁贷款。近年来,随着短融、中票、企业债、IPO、配股等直接融资工具的发展,商业银行优质信贷客户加速脱媒,其传统信贷业务空间受到挤压,倒逼商业银行在资产端进行创新和转型。在此背景下,资产端创新能力强的银行可以用高收益覆盖主动负债的高成本,仍能保持较高的净息差水平,为高成本的主动负债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以2014年数据为例,小型银行与国有银行付息成本差距平均在100个BP左右,但净息差水平相差不大,基本在30个BP以内。
其次,主动负债更适合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多元化的需要。在直接融资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以贷款为主的资产结构和收入结构难以支撑银行业的利润快速增长。2010-2014年间,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速由33.33%降至7.76%。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收入的倚重不断增大,同期银行业非利息收入占比由17.50%提升至21.47%。与贷款相比,中间业务基本不消耗资金,银行不必持有大量备用存款资金,相比之下,通过主动负债来满足临时性资金需求有利于资金成本节约。
最后,主动负债占比的提升有助于降低银行固定资产成本和人力成本。虽然被冠之以“拉存款”之名,作为一种被动负债,存款资金更多地依赖于银行网点的多寡。在存款为王的时代,网点是银行揽储的根据地,网点越多,低成本存款也就越多。前些年,商业银行新设网点的积极性高涨,就是网点存款效应的反映。主动负债占比提升后,银行资产、负债和盈利与网点数的多寡关联性下降,网点消耗大量的固定资产和人力成本,变得不再经济。
当前,普通存款仍具有明显低成本优势,商业银行进行主动负债的积极性不高。大额存单的发行,将带动存款成本整体性提升,缩窄存款与主动负债的成本优势。此时,主动负债的灵活性以及对营业网点较低的依赖性优势得以充分发挥,负债结构主动化将成为银行负债端业务转型的重要趋势。
负债结构主动化将成为银行负债端业务转型的重要趋势
首先会降低银行网点的战略重要性。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兴起以及电子银行渠道的发展,网点数量的重要性不断下降,拉存款卖理财成为仅剩不多的支撑网点数量扩张的业务种类。银行负债结构的主动化,无疑会进一步降低网点的战略重要性。
其次,推动商业银行资产端经营调整。资金高来就要高去,资金的高成本需要资产的高收益来覆盖。只愿支付基准或以下贷款利率的大客户不再是银行优质贷款客户,这部分客户,银行会更积极地推动其进行直接融资或结构性融资以赚取中间业务收入,传统贷款业务将更侧重于中小微企业客户。银行负债结构的主动化,使得资产端的“以贷定存”成为可能;同时,主动的负债结构使得银行省却了不必要的付息压力,不必为了覆盖存款资金成本而“被动放贷”,资产端业务转型有了空间,超越传统存贷业务进行创新也有了可能。
最后,加速商业银行“走出去”步伐。随着境内资金成本的上升,境外人民币资金和外币资金的低成本优势凸显,国内银行发行境外人民币或外币债券募集资金可能成为常态。同时,在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带动下,企业“走出去”加速,商业银行“走出去”业务盈利水平和重要性将趋于提升,并有望逐渐发展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战略性业务。
(本文节选自《大额存单发行后的经营策略》,《中国金融》2015年第12期,作者:黄金老、薛洪言,有修改)
上一篇:国务院推进新三板转板试点
下一篇:信息化金融机构的发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