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清华金融评论
标签:无
每年底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是定调新一年宏观政策方向的重要窗口,2022年1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召开为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通常每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任务是:总结一年来的经济工作成绩,应对当前国际国内经济情况的变化,制定宏观经济发展规划,部署新一年的经济工作。本文梳理近五年来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对未来一年相关经济政策表述的变化,重点对比2021年、2022年两年会议内容相同点和不同点,以此前瞻2023年全国经济。
相同点: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基调不变
一是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基调。此次政治局会议明确了2023年宏观政策基调,即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2022年以来,我国及时果断出台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着力保市场主体稳就业稳物价,为稳住经济大盘提供有力支撑,此次会议明确2023年经济发展总基调对于正确认识当前新形势,稳定发展预期、提振发展信心意义重大。
二是强调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此次政治局会议明确,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消费是最终需求,也是经济发展基础性动力,消费对我国经济的贡献率高达64%,稳住了消费就稳住了经济的基本盘。2022年11月以来,国内疫情防控政策持续优化,1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公布了“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 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提出十条进一步优化落实疫情防控的措施,在疫情可控前提下,尽管消费信心的恢复仍需要时间,但消费反弹仍然值得期待。
三是把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摆在重要位置。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2021年底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也提出,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供应链韧性。当前国际环境日趋错综复杂,贸易保护主义、地缘政治冲突、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极端天气与国外经济滞胀等多种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全球供应链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显著提高。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必然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讲话中强调,要把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维护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性对于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清华金融评论》2022年10月刊(点击订阅)的封面专题也聚焦“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与稳定性”,探讨金融如何助力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韧性和稳定性。
不同点:稳增长重回经济目标首位
一是稳增长重回经济增长目标首位。此次政治局会议,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目标为5.5%左右,但受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疫情冲击等因素影响,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为3%,各季度同比增长4.8%、0.4%、3.9%,本次政治局会议新闻通稿共14处提到“稳”,预计随着稳增长政策重回经济增长目标首位,加之在基数效应和二十大政策红利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2023年中国经济有望呈现加快恢复态势。
二是明确五项政策共同发力。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了五大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五大政策共同发力,和往年会议相比相关政策均加了“加力”两字,其中,财政政策领先,从去年的“提升效能”表述变为今年的“加力提效”,预计2023年积极财政值得期待,力度会更大。货币政策则从去年的“灵活适度”变为今年的“精准有力” ,预计2023年货币政策继续降息降准,延续适当宽松、合理充裕的主要目标。2022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政策性工具和结构性工具发力,中国人民银行于2022年12月5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5000亿,2022年11月以来,稳楼市“三箭齐发”,形成了信贷、债券、股权等三大融资政策支持体系。
三是提出“四个敢”。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坚持真抓实干,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政治局会议提出“四个敢”对于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的活力有重要作用,对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