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清华金融评论
标签:无
在中国人民银行和商业机构的共同推动下,数字人民币的研究和应用工作进展迅速,已在多个地区成功开展试点测试,处于全球主权数字货币领先地位。本文结合其他支付方式特点对比分析了数字人民币的主要特征,讨论了其推广使用可能对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并针对如何开展相关业务给出了合理性建议。
数字人民币的主要特征
数字人民币是由央行研究发行的数字形式法定货币,与实物人民币(含纸币、硬币等,下文以纸币代指)等价,主要用于国内零售支付领域。人民银行货币发行流转简图如图1所示。
数字人民币——法定货币,国家信用。从信用层面看,国内零售端支付方式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具有国家信用的纸币支付,常用于小额支付、网络环境差、老年人群体等场景;二是具有商业银行信用的存款支付(含第三方网络支付),以电子形式应用于大额结算、网络购物、小额线下购物等方面。按货币层次划分,纸币为央行负债,属于流通中货币(M0)范畴,存款为商业银行负债,属于M2(广义货币)-M0层次,M0信用等级高于M2-M0。数字人民币亦属M0范畴,具有法偿性,同时兼具电子支付的优点,拓宽了高信用等级货币的应用场景。数字人民币的发行,为电子支付提供了国家级信用货币,填补了只能依靠银行存款的不足,进一步完善了国家金融基础设施,有利于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经济的数字化发展。
数字人民币——安全可靠,保密性好。安全性方面,纸币支付存在假币和交易抵赖现象,受害对象主要为幼老年群体;存款支付则存在账号被盗、系统故障等风险,安全性取决于服务机构运营管理体系及用户行为习惯。数字人民币使用数字证书、数字签名、安全加密存储等技术,可实现不重复花费、防非法复制伪造、交易抗篡改和抵赖等功能,安全可靠性得到充分保障。在保护隐私方面,纸币支付采用实物交付形式,保密性好;存款支付采用每笔交易电子留痕方式,有被用作商业目的的可能,保密性较差。数字人民币遵循“小额匿名、大额依法可溯”原则,按客户身份识别强度提供四类不同等级的钱包服务,如表1所示。该设计既可满足公众对小额匿名支付的需求,亦会依法防范电信诈骗、洗钱、逃税等违法犯罪行为。数字人民币支付所收集的交易信息少于存款支付,且不会被用于商业目的……
上一篇:42只科创板股票试水做市交易 提升市场流动性 | 资本市场
下一篇: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研究中心:通胀冲击下的美元升值及影响|央行与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