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理、高材林:强力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

2021年12月1日 (上午9:52)753 views

作者:《清华金融评论》, 经营

分类:卷首语-总20期, 总20期, 清华金融评论杂志文章

标签:无

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吉林省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和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农村金融是推进“三个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是助力现代农业发展的“发动机”。

近年来,全国农村金融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截至2014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农村地区贷款余额19.4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占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的23.8%;全口径涉农贷款23.6万亿元,同比增长13%,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8.9%;农户贷款余额5.4万亿元,同比增长19%。

随着现代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结构简单、产品匮乏、功能单一的传统农村金融服务已经无法满足现实需求,“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进一步凸显。破解“三农”融资难题,除了要继续发挥好传统金融的作用外,根本出路在于积极响应党的十八大号召,强力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并以此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探索出一条农村金融和农业经济良性互动的发展之路。

第一,构建农村金融服务新格局。一是农村金融市场和城市金融市场割裂发展的二元格局需要打破,应加快建立主体多元化,城乡一体化、互联互通、共同融合发展的农村金融服务格局。二是以单一信贷为主的传统农村金融服务格局需要改变,应进一步加大资本市场参与度,扩大规模农业经营主体资金的直接融资比例,加快构建银行、证券、保险共同促进、共同发展的现代农村金融服务格局。三是围绕破解“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支持农村金融赶上互联网+发展的快车,积极发展互联网金融等新型农村金融业态,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低成本的现代金融服务。

第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一是引导金融机构继续扩大金融网点布局,优化薄弱地区网点配置,延伸农村基础金融服务。二是进一步发挥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补充作用;优先支持县域重点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设立小额贷款公司,依托产业链和农业产业化组织体系开展支农信贷业务。三是支持设立涉农担保机构和担保基金,缓解抵押物缺失造成的融资难题。 四是进一步加快农村产权确权登记工作,创新建立各类农村产权融资及流转交易服务平台。五是支持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规范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性金融,构建外部资本和内生力量共同发挥作用的农村金融市场。

第三,强力推进农村金融创新。一是进一步活化各类农村资产的融资功能,创新并推广农村土地经营权等物权收益保证融资业务,使农村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二是创新开展“信贷+保险”合作模式,完善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三是结合本地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杠杆作用,创新保险品种。四是大力发展p2p、众筹等形式的农村互联网金融;设立集农村土地流转、农业电商、金融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网络信息服务平台。五是在农村地区推广使用手机银行、POS 机等线上金融服务;设立金融便民服务站,为村民提供最基础的普惠金融服务。

第四,扎实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一是要加快推进农户电子信用档案建设,开展农户信用评分试点。二是要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法人、资产、税务等方面的静态和动态信息登记制度,建立相应的信用信息档案。三是推进建立由人民银行、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以及其它市场主体共同参与的农村信用信息采集、评价和管理工作体系,建立长效的信用信息跟踪机制并采取接口批量导入的方式定期更新,推进各金融机构之间实现信息共享。

上一篇:廖理:迎接互联网金融的春天
下一篇:廖理、杨晓嘉:新三板发展关键在创新

管理日志

  1. 首页
  2.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