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清华金融评论
分类:消息汇, 首页
标签:无
3月11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记者会干货满满、信心多多,面对中外记者各种提问,李克强总理一一回应。
6%以上的预期目标考虑经济增长可持续性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经济增速是综合性指标,今年预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目标设定为6%以上,考虑了经济运行恢复情况,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推进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记者会上,李克强表示,我们提出6%以上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确实引起了多方面的关注,有不少分析。有的认为是积极的,也有认为低于预期。我们当然乐见经济向好,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今年是在恢复性增长的基础上前行,有很多不可比的因素。而且世界经济复苏不确定性依然很大。我们的经济总量达到100万亿元,增长6%就是6万亿元,这要放到“十三五”之初,需要8%以上增速才能达到。而且我们说6%以上是开了口子的,实际过程中也可能会增长得更高一点。但是我们不是在定计划,我们是引导预期,希望把预期引导到巩固经济恢复增长基础,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持可持续性,尤其是和明年、后年的目标相衔接,不能造成大起大落,否则会扰乱市场的预期。一时走得快不一定走得稳,只有走得稳才能走得有力。我们还是希望中国这样一个巨大的经济体,经济能够行稳致远,保持长期向好。
多个国家智库和分析机构普遍对中国经济复苏信心很足,认为今年我国GDP将高速增长,将保持在8%-9%的水平。其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经合组织(OCED)预计中国经济增速分别为8.2%、7.9%和8%。
国务院研究室党组成员孙国君认为,去年《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出GDP增速的量化目标,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不确定因素很大,去年经济增长2.3%是非常不容易的,明显好于预期。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提出把经济增速的预期目标设定为6%以上,综合考虑到很多方面的因素,有几个:
一是经济恢复的情况。从去年二季度开始经济就在逐步地恢复,包括到三、四季度,状况在不断转好,预计今年的经济总体上能够保持平稳运行。
二是考虑基数的因素。比如,今年一季度的GDP增速,由于基数的原因,预计同比上升会比较多,从GDP数据表观上看,全年可能会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但这是数据的表现。在季度之间的环比,可能还是会相对平稳一些。
三是要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在确定今年GDP预期目标时,我们不仅要考虑今年的情况,也要统筹考虑明后年,尽可能做到预期目标在年度之间不要忽高忽低,能够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运行。
李克强总理指出,2020年面对罕见的巨大冲击,我们及时果断采取措施,但也保持定力,没有搞“大水漫灌”。李克强总理强调,去年我们没有搞宽松政策,或者说所谓量化宽松,今年也就没有必要“急转弯”,还是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着力稳固经济,推动向好。
在财政政策方面,在此前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就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考虑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经济逐步恢复,今年赤字率拟按3左右安排、比去年有所下调,不再发行抗疫特别国债。
财政部部长刘昆此前在出席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视频会议时表示,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避免过早退出经济支持措施。刘昆指出,2021年中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面对财政收支矛盾更为突出等挑战,刘昆此前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并突出结构调整,必须始终坚持艰苦奋斗,强化实干担当,精准实施应对困难挑战的政策措施,通过加强管理、深化改革、严肃纪律,全力推动各项政策落实见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常委张连起解读财政政策时表示,“提质增效”应从优化结构和加强管理发力,进一步完善政策实施机制,提升政策效能和资金效益。坚持助企利民资金“一竿子插到底”的做法,建立实施常态化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提高财政支出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深入挖掘节支潜力,加大重点领域和刚性支出保障力度。大幅度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和公用经费,把更多宝贵的财政资源用于改善基本民生和支持市场主体发展。“更可持续”从支出规模和政策力度着眼,统筹发展和安全,保持政府总体杠杆率基本稳定,为应对新的风险挑战预留政策空间。加大预算统筹力度,盘活存量资金,增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助力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
在货币政策方面,《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处理好恢复经济与防范风险的关系。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此前多次强调,中国的货币政策将继续支持经济,中国不会过早退出支持政策。易纲表示,将确保央行采取的政策是具有一致性、稳定性和一贯性的,而不会去过早地放弃此前发布的支持政策。
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也曾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1年稳健货币政策会更加合理适度、灵活精准,央行会坚持稳字当头,不急转弯,灵活把握货币政策力度、节奏和重点,以适度货币增长支持经济持续恢复和高质量发展。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2021年,货币政策会根据经济增长、物价变化、外部环境等因素进行适时调整,实现稳增长、保就业、调结构、防风险、控通胀等多目标动态平衡。在总量上,将突出“正常”,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流动性将保持在合理水平,既不会让市场明显感觉到“缺钱”,也不会“大水漫灌”,从而促进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在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中寻求平衡。
“中国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要让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会立足于着力办好自己的事。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繁荣都是重要贡献。”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强调。
在中美关系方面,李克强总理表示,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和则两利、斗则俱伤。“我们希望按照习近平主席最近和拜登总统通话的精神,就是要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互不干涉内政和内部事务,秉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推动两国关系向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这既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期待。”李克强总理在记者会上提出,我们希望中美有多领域、多层次的对话,即便一时达不成共识,也可以交换意见、增信释疑,这有利于管控和化解分歧。
中美两国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有许多可以合作的领域。李克强总理在会上表示,“我们还是应当把更多精力放在共同点上,去扩大共同利益。”李克强总理强调,中美两国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对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世界繁荣发展,都有重要责任。应该推动中美关系越过坎坷往前看,向着总体稳定的方向走。
中国银行美国地区分行行长、美国中国总商会会长徐辰曾在《清华金融评论》(点击订阅)2020年7月刊中撰文指出,中美建交四十多年来的双边经贸关系发展实现了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的客观局面。在全球化的时代,双方早已顺应潮流在众多领域自然形成交织格局,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只有当中美更加紧密地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和问题时,我们才能回到一个安全、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紫光讲席教授,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CIFER)主任鞠建东此前曾发文表示,全球已经进入创新时代,合作发展、多元共存终究是这个时代的主轴。“希望美国的精英勇于国内变革,与中国良性竞争,而不是转移矛盾、挑起多变对抗。我们欢迎竞争。中国的竞争目的不是打败美国,而是竞争共存,是中、美、欧、全世界的健康发展。”鞠建东表示。
李克强指出,今年我们的就业压力仍然很大,城镇新增劳动力约14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909万人,创历史新高,还要保障退役军人就业,还要为两亿七八千万农民工提供打工的机会。所以今年我们在制定宏观政策的时候,依然坚持就业优先的政策,我们继续推动“六稳”,实现“六保”,还是把就业放在之首。去年出台的有关就业的政策举措,不仅没有调退,还有所增加,其他政策都要有利于就业。我们相信,通过经济稳定恢复增长,会带动更多的就业岗位,而更多的就业岗位会推动经济稳中向好。
“今年我们确定新增城镇就业的目标是1100万人以上,希望在实际执行中还可以更高一点。我们也很明确,就业还是要让市场来唱主角,也就是继续通过保市场主体来保就业。一方面推动稳岗、增岗,另一方面拓展就业渠道。去年疫情中就业方式也有新变化,像我们这几年发展的新动能,包括网购、快递等逆势快速增长,也带动了就业和传统产业发展。我们要一方面继续鼓励增加相对稳定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也要广开灵活就业的渠道。现在中国的灵活就业正在兴起,已经涉及到两亿多人。”李克强说。
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郭玮认为,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方面严重冲击,2020年我国就业形势特别严峻。随着经济恢复和政策落地见效,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超额完成900万人的预期目标。2021年的就业压力依然很大,政府工作报告从就业需求和经济恢复趋势考虑,把就业预期目标恢复到1100万、也就是2019年的水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在这样一种条件下,这个目标是不低的,要完成这样的目标任务也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李克强强调,要竞争就应当是公平的竞争,就必须有监管。管出公平、管出公正,这样才能让市场主体显示真正的创造力。所以我们放管并重,创新监管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这都是改革。我们支持“互联网+”、物联网这些新业态,但是对于坑蒙拐骗、造假失信,或者利用新业态的旗号去搞诈骗、非法集资的,就要坚决打击,因为把市场搅乱了,没有公平,竞争就不可能持续,就不可能展现更强的活力。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成为当前社会经济新常态,新业态和新产业如春笋般涌出,国家政策层面上要求监管部门对新业态新产业要探索包容审慎监管,包容性监管强调为新业态新产业发展创造宽松的创新环境,审慎监管又要保障新业态新产业不会突破底线。
资深学者姚名睿在《清华金融评论》(点击订阅)2021年2月刊撰文表示,当前,金融科技巨头已经有了非常庞大的用户体量,积累了海量数据,并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生态体系。有必要尽早探索建立一种新型的跨界科技监管基础设施,以监管科技应对金融科技,以互联互通和大数据穿透式监管应对跨界生态,推动市场主体各归其位,切实保障投资者权益,促进金融科技跨界生态良性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稳定局局长孙天琦指出,金融业务必须坚持持牌经营,储蓄存款与理财、基金等风险投资产品存在本质区别,应受到更为严格的监管,任何以金融创新名义开展的存款业务必须依法依规并全面纳入监管。绝不允许违法违规行为扰乱银行负债端,扰乱存款市场。
李克强表示,中国的老龄人口已经有两亿六千万,老龄产业也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朝阳产业,它带来了多样化的需求。正因为中国市场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这样一个广大的市场也必然会给外国企业的产品、服务乃至于投资创造更多机会,因为我们的市场是开放的。
我国自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无论是老年人口总数还是老龄化的发展速度均属于“世界之最”,老龄化的挑战格外严峻。两会期间,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成为了很多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政府工作报告》当中也明确提出,要提升保险保障和服务功能。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曾指出,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包括基本养老、企业职业年金和个人商业养老在内的养老保障三个支柱。第一支柱已覆盖近10亿城乡居民,但第二支柱功能较小,只有几千万人,第三支柱长期处于起步阶段,与许多国家相比,第三支柱发展较为缓慢,占比过低,对养老的支撑明显不足。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到来,发展第三支柱已经十分迫切。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银保监会信托监管部主任赖秀福建议,应探索建立养老金第三支柱专属账户体系,打通各支柱之间资金流动的渠道,特别是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与个人养老账户之间应率先做好制度对接与互补。
关于养老金投资方面,养老金入市既可以实现养老金保值增值,也可以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中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王焯,中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助理李尚颖在《清华金融评论》(点击订阅)2020年9月刊共同撰文表示,借鉴全球代表性养老金的最佳实践,应发挥国内养老金自身优势,促进市场竞争择优,引导这些机构提高投资管理水平。
第一,培育“资金期限长、规模大”的比较优势,这是养老金能够赚钱的“基石”。一是发挥长期资金优势,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长期看,可以考虑在会计、税收、资管规定等方面,推动对养老金的差别化管理。二是优化考核激励机制,注重长期业绩导向。三是培育规模竞争优势,打造“头雁”、做好示范。
第二,放宽对养老金投资规则的束缚,促进市场化选择。一是放宽养老金投资“长期资产”的品种和比例限制,并结合流动性和投资期限,合理界定“长期资产”。二是稳妥、差异化地推动境外投资。国内养老金在国情、制度和价值观上,与欧美机构存在差异。面对逆全球化的思潮等,国内机构“走出去”,尤要防范因政治、社会问题所引致的国别风险,做好沙盘推演和应对预案,海外投资模型也应纳入相关考量。
李克强表示,多年来,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有一些重大突破。在应用创新领域发展得也很快,但是在基础研究领域的确存在着不足。要建设科技强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必须打牢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这个根基。打多深的基才能盖多高的楼,不能急功近利,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
目前,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还不高,尤其是基础研究投入只占到研发投入的6%,而发达国家通常是15%到25%。
李克强指出,创新还是要依靠市场的力量。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十四五”期间政府会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同时要更多地依靠社会力量来加大研发投入,所以我们要增加“全社会”这个口径下的研发投入。
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本特·霍姆斯特伦(Bengt Holmstrom)在《清华金融评论》(点击订阅)2020年11月刊撰文指出,科技的进步带来了很多的力量,彻底改变了金融。同时,金融不只是科技,在科技创造出好的基础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问题。总的来说,科技给金融带来了不确定性,未来“好的金融”就是要让确定性大于不确定性,走向好的未来。
度小满金融CEO朱光在《清华金融评论》(点击订阅)2021年1月刊撰文指出,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中国经济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剧烈冲击,对金融行业“非接触式”、精准服务能力也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为金融科技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金融行业的深入应用,推动了金融服务转型升级,也为金融业在抗击疫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朱光认为,未来金融科技发展有几个趋势值得关注。一是合规经营,服务实体经济;二是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三是关键技术应用加速落地。
上一篇:全球通胀预期 | 盛松成:短期内几乎没有理由收紧货币政策
下一篇:吴建杭:关于疫情背景下应急经济政策退出的几点思考 | 宏观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