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磊:北京市文化金融融合发展新模式探究 | 封面专题

2020年12月6日 (下午6:19)798 views

作者:清华金融评论

分类:评金融, 首页

标签:无

20201206183107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金融是城市的血脉。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近年来持续深化文化金融融合发展,在各方努力下,已经形成了“优政策、搭平台、建体系、强服务”的文化金融融合北京模式。本文对北京市文化金融融合发展模式、经验做法等进行梳理,以期为深化文化金融融合发展提供新的参考和借鉴。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金融是城市的血脉。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近年来持续深化文化金融融合发展,文化产业并购规模全国领先,文化产业私募股权融资金额位列全国第一,A股上市文化企业达102家,新三板挂牌文化企业数量占全国近三成,2019年全市文化产业通过债权、股权和众筹等渠道融资逾2000亿元,形成了“优政策、搭平台、建体系、强服务”的文化金融融合北京模式。

文化金融融合的基本逻辑

文化与金融融合互融互促、和谐共生。一方面,金融融入文化建设,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融通资金,提供管理智力支持,为文化插上腾飞的金翅膀;另一方面,文化融入金融发展,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成为金融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为金融业发展提供新空间。

从本质上讲,文化金融是产业金融的一个门类,是文化资产价值的跨时空交换,是通过对未来不确定的文化资产价值进行定价,进而实现资金融通的过程。文化金融又区别于一般的产业金融,一是因为文化产业既有意识形态属性,又有市场属性,对文化资产的价值判断不能只考虑经济效益,还须考虑社会效益;二是文化产业包括新闻信息服务、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服务、文化传播渠道等众多行业门类,各领域差异较大;三是文化资产非标准化程度高、风险性高、价值评估难、流动性低,这些都使得开展文化金融的难度更高。因而,必须在实践中加强对文化金融融合模式、做法的梳理,深化对文化金融规律的研究。深化北京文化金融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

推动文化金融融合发展是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务实举措。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国际格局的调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以辩证思维看待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而文化和金融都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化方面,习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其中,文化产业不仅是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突破口,更是对外传播、推动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对于构建国内大循环和形成国际国内双循环格局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习总书记还指出,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金融手段的运用,对壮大文化市场主体、催生新型文化业态、培育文化消费模式、提供资金支持和保障具有重要意义。金融方面,习总书记强调,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金融业要抓住创新、创造、创意的大趋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文化产业作为金融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着力点,将为金融业发展提供更多新机遇和新动能。必须落实好中央关于促进文化和金融业发展的战略部署,深化文化与金融融合发展。

推动文化金融融合发展是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和文化产业发展引领区建设的现实要求。近年来,北京市立足首都“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加快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明确了“一核一城三带两区”的总体框架,在文化产业方面积极建设文化产业发展引领区。2020年上半年,发布实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对2035年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进行谋篇布局,在文化产业方面提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创意城市的总体目标。这些都需要社会资本的不断投入和金融的有力支持。文化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与之相匹配的高水平文化产品、高素质文化企业以及以高科技为支撑的文化金融新模式。因此,有必要加快推进文化金融融合,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和智力支撑。

推动文化金融融合发展是金融业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明智选择。疫情影响下,实体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加速,金融机构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主动权,就必须在众多产业门类中选准发力点。其中,文化产业具有高知识性、强融合性以及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市场前景广等特点,发展速度远超整体经济增速。同时,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时,文化产业往往表现出逆周期性,具有逆势上扬的发展势头,是各类金融机构优化资产配置、实现业务转型的明智选择。特别是北京正处在由城市发展转向首都发展的关键节点,文化产业在首都城市转型发展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近10余年来,北京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占本地生产总值(GDP)比重始终保持稳步增长,从2004年的6.4%提升至2018年的9.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4.8个百分点,文化产业GDP占比一直居于全国首位。2019年,北京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收入1.3万亿元,收入增速高出全国增速1.2个百分点,占全国总量超过10%。即使2020年受疫情影响,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仍表现出较强的韧性,降幅持续收窄,呈现逐月回升的态势,特别是新闻信息服务、内容创作生产等重点行业逆势上扬,新闻信息服务业1月至6月实现收入增长5.9%,内容创作生产收入同比增长27.9%,动漫游戏、网络视听、数字音乐等线上文化消费快速增长。由此可以看到,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将是各类金融机构提升自身竞争力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推动文化金融融合发展是积极应对疫情影响统筹推进“六稳”“六保”工作的迫切需要。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北京市积极应对,出台“北京19条”“北京小微企业16条”等系列政策,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文化产业方面,专门制定出台“北京文化28条”,推出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加大信贷投放、做好续贷服务等6项文化金融举措。综合运用“投贷奖”“北京市银企对接系统”“畅融工程”等平台,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大文化企业融资力度,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取得较好实效。但同时文化企业依然存在大量融资需求。在确保疫情防控前提下,当前正是加快复工复产复业、全力以赴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最佳窗口期,也是各类金融机构深耕文化金融业务的最佳窗口期、配置优质资产的良好时机。因此,深化文化金融融合发展是下一步积极应对疫情影响、统筹推进“六稳”和“六保”工作的迫切需要。北京文化金融融合发展模式概览

近年来,北京市相关部门与“一行两会”在京派出机构紧密合作,联合出台《关于促进首都文化金融发展的意见》《北京市关于加强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进一步深化北京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实施意见》等政策,共同建设北京文化企业上市培育基地,联合举办六届中国文化金融创新大会,建立了良好的工作机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各在京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北京文化建设工作,成效显著。在各方努力下,北京市已形成“优政策、搭平台、建体系、强服务”的文化金融融合北京模式。

一是优政策。制定实施关于推进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强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出台文化产业“投贷奖”“房租通”等资金支持政策。截至目前,利用“投贷奖”贴息、贴租、发债奖励等政策,已支持文化企业逾2000家,支持金额逾12亿元。这一举措一方面大大降低了文化企业融资成本,其中贷款贴息的政策将文化企业平均利息从5.4%降到3.69%,降低融资成本超过30%;另一方面有效带动社会资本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据统计,“投贷奖”政策目前共拉动社会资本逾1000亿元。二是搭平台。建成“文创板”“文创金服”两个线上文化金融服务平台,对企业在平台上登记的融资需求分类分发给相应的金融机构,打造文化金融超市。目前,两个平台累计汇聚文化企业逾13000家,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1098家,成功对接融资348.1亿元。搭建北京文创大赛项目融资平台,面向全球进行项目征集和选拔,吸引了一大批中小微文化企业项目参赛,同时借助北京文博会、北京国际设计周等活动平台,为企业融资和交流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三是建体系。面向文化企业融资需求,构建“投、融、担、贷、孵、易”首都文化投融资服务体系,打造全链条文化金融服务。推动华夏银行、北京银行、北京农商银行等设立文化产业专营机构,积极筹建文创银行,大力开发特色文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出“文化园区贷”“京彩文园”等北京文化产业园区专属金融产品,为文化产业发展引入金融活水。组建融资担保联盟及文创专委会,推动文化产业融资担保业务合作和资源共享。四是强服务。实施畅融工程,举办首都文化产业投融资峰会、首都文化产业投融资沙龙及项目推介会等丰富多样的投融资对接活动。建设北京文化企业上市培育基地,建立北京市拟上市文化企业库和北京市创新创业文化企业库,提供精准、深度服务,多次成功举办文化企业上市培训班,参训企业百余家。推动成立文化产业投融资协会,汇集200多家会员单位,为投融资企业和政府搭建有效沟通联系桥梁。北京文化金融融合发展的经验做法

从北京市金融机构相关工作实践来看,成功的文化金融融合必须具备四个要素:一是尊重文化特性,充分考虑文化产业特点,深入影视、出版、演艺、设计等细分领域分析产业链和价值传递特点,结合不同成长阶段文化企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文化金融产品。如北京银行针对初创期、成长期文化企业,提供“文创信保贷”“智权贷”等不同类型的文化金融产品。又如人保财险北京公司针对艺术品高价值、难复制、难修复,在保管和运输过程中事故频发的特点,为博物馆、画廊、艺术馆、拍卖行等推出艺术品财产保险和货运保险,年保额超50亿元。二是把握版权核心。就是要牢牢抓住文化企业的核心资产,即无形资产,主要是版权资产,进行业务创新。比如针对版权交易规则零散、版权价值评估难、不良资产处置难等特点,中国版权保护中心联合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文化科技融资担保公司等推出“版融宝”,一次性材料收集,银行、担保、评估多机构流程并行,大幅缩短审批时间。又如华夏银行、北京银行等多家机构围绕无形资产推出文化金融新产品,深受文化企业好评。三是重塑业务机制。就是要根据文化产业特性,设置差异化的业务管理机制,为开展文化产业业务提供便利条件。如华夏银行在文化金融方面打造了“四个专业化”,即成立专业化服务机构,推出专业化系列产品,建立专业化审批通道,打造专业化支持平台。又如杭州银行北京分行针对文化金融设立了“五项单独”的管理机制,包括单独的客户准入机制、单独的授信审批机制、单独的风险容忍政策、单独的考核激励政策和单独的业务协同政策。这些特殊管理制度,均有力促进了金融机构文化板块业务的开展。四是创新增信举措,即综合运用担保、反担保、再担保等各类信用增进措施,分散风险,提高文化企业融资概率。如首创集团旗下的首创担保先后推出“文信保”“影视保”“园区保”等担保产品。北京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公司通过再担保业务年支持文化中小企业逾600户,撬动资金逾40亿元。此外,在缺乏担保措施的情况下,一些机构创新抵质押模式,取得了较好成效。如北京农商银行针对慕田峪长城景区存在历史遗留问题、缺乏合适担保措施的情况,创新提出景区门票收益权质押的解决方案,有效缓解了景区融资难题。

从政府部门来看,深化文化金融融合,集中体现为三种做法:一是风险分担。着力推动政府和金融机构共同出资建立风险补偿资金池,建立包括银行、融资担保、融资租赁、创投机构在内的文化企业风险补偿体系,为小微文化企业融资进行增信。特别是疫情发生后,为进一步调动各类金融机构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性,2020年2月北京市制定出台《北京市文化产业“投贷奖”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财政根据金融机构出资,按照1︰3比例进行配比,共建风险补偿池。对加入风险补偿政策的金融机构,还将开放“投贷奖”平台企业信息,为金融机构决策提供支撑。这些都有助于提高文化企业融资概率和融资金额,形成金融机构“愿贷”“敢贷”“能贷”的良好机制。二是示范创建。充分利用文化和旅游部等国家三部委推动创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的契机,深化文化金融融合。如建立健全示范创建工作机制,发布创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行动计划(2020年至2021年)、“文菁计划”等系列政策,积极打造“一核、两区、多组团”的文化金融空间体系,积极推动东城区创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目前,文化金融已经成为推动东城区腾笼换鸟的重要引擎,涌现出天鼎218、中粮广场、隆福文化中心等一批以文化金融为主题的转型升级项目。三是信用筑基。积极构建企业信用体系,解决文化企业、小微企业无信用保证品以及信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如朝阳区成立了全国首个文化企业信用促进会,在文化园区设立信用工作站,打造“信用评级、快捷担保、见保即贷、贴息贴保”的信用融资服务闭环。目前,共有560多家文化企业通过信用获得融资约71亿元。推进文化金融融合发展的路径建议

文化是核心,为魂,为本;金融是助力,为器,为用。二者一体两面,缺一不可。在文化金融融合发展工作中,应当着力做好“四个坚持”。

一是坚持文化价值引领,支持优质文化项目发展。在选择融资企业和项目时,既要搞清楚是否符合预期收益率、风险防控和规范运营要求,更要判断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符合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需要,是否符合北京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势。要通过项目和企业筛选,助长一批优质文化企业,助推一批有高峰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以优秀的文化产品传递正能量,更好地引领社会风尚,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二是坚持科技创新带动,推进文化金融模式创新。要在尊重文化产业特性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前沿技术,创新文化金融业务模式与产品服务。要拓宽科技在文化金融领域的应用场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探索“非遗+金融+线上电商+线下商城”“区块链+艺术品金融”“大数据+征信体系+信用贷”“大数据+文旅消费+互联网金融”等模式。要利用新技术所带来的产业链、营销链全程信息集成及共享,围绕核心文化企业发展产业链金融,为上下游企业提供预付账款融资、应收账款融资等多样化融资服务。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贯穿,解决文化企业融资短板。无形资产也需要有形支撑。要针对文化企业无抵质押品或无形资产抵押品变现难的问题,拓宽抵质押物范围,创新版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融资产品。要加强银行、担保、再担保、保险、投资等机构联动,推广小额信贷保证保险服务,为企业贷款提供保险、担保和再担保等增信服务,用有形增信为无形资产赋能。要聚焦民营小微文化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优化绩效考核机制,加大对民营小微文化企业的政策倾斜力度。

四是坚持风险管控护航,稳妥推进文化金融融合。落实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相关工作,加强文化金融风险管控,严守底线红线,严防风险隐患。在开展文化金融业务的同时,设计好风险控制和预警机制,将风险防控贯穿到文化金融业务的每一个环节,形成“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的文化金融风险管理体系,把文化金融业务做精、做稳、做实。

 

本文刊发于《清华金融评论》2020年10月刊,2020年10月5日出刊,本文编辑:谢松燕

上一篇:蔡建春:推动公募REITs 助力资本市场新发展格局构建 | 资本市场
下一篇:高书生:国家文化大数据建设——加速文化界“新基建” 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 封面专题

管理日志

  1. 首页
  2.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