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清华金融评论
分类:封面专题, 封面专题-总60期, 总60期, 清华金融评论杂志文章
标签:无
评论:没有评论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借贷市场,但市场中的各种乱象暴露出了标准化缺失的问题。本文根据网络借贷的特殊属性,提出网络借贷标准化建设面临的特殊难题以及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关于主动作为助力网络借贷行业规范和健康发展,本文提出了建议。
借助各类前沿信息技术,网络借贷通过提升借贷效率、优化用户体验,成为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的新型金融借贷模式。在此背景下,中国网络借贷行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平台数量和交易量从2014年起均保持全球第一。然而,行业中平台停业、提现困难、跑路等风险事件频发,使投资者受到重大损失,这既损害了网络借贷市场的秩序,也重创了行业形象。
由于网络借贷企业兼具了互联网公司和金融机构的特征,跨界融合的业态属性使得各种创新业务模式层出不穷,行业因而缺乏统一、规范的业务模式。面对这样的情况,加强标准化建设可以说是一种有的放矢的规范路径。正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政府要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和标准的制定实施”,标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对于提升政府金融行业监管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是网络借贷等互联网金融业态走向规范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定义,标准是通过要求、规则和指引,保障材质、产品与服务对于实现目的是合适的。在中国,金融服务标准化已有超过20年的历史。在当前科技与金融相互渗透的背景下,网络借贷这一新型金融模式的标准化建设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网络借贷标准化建设的痛点
一是主体定位范围不明确,业务模式尚不清晰。互联网的无边界性、虚拟性和前沿化的特点,使得互联网金融产品和主体的定位比较模糊,网络借贷企业的经营范围不明确。尤其是在网络借贷行业资产端创新的背景下,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等领域的资产被引入网络借贷市场后,行业中非标资产占据了更大的范围,在资产类型和产品特征自身都缺乏标准模式的情况下,很难对这样的业务模式制定具有普适性的标准。而监管部门由于缺乏具体的监管审核条例,没有办法对风险过大、操作不规范、经营失当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进行审核、管理和处罚。在此背景下,一些企业“挂羊头,卖狗肉”,有的甚至直接打着网络借贷平台的名号组织地下钱庄,将网络借贷作为高风险投机活动的渠道。
二是数据管理、电子证书等制度尚不完善,关键标准缺失。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伴随着用户海量数据和资料的集中存储和管理,具有重要的安全意义。用户的交易过程、资金流转也都是通过互联网渠道完成的,消费者在遇到欺诈、信用问题时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也关系到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稳定性。目前对于网络借贷数据的管理,存在信息的泄露、丢失、损坏、窃取和信用数据管理的问题,尚没有协调一致的管理和技术标准,由此造成的风险亟待防范。
三是行业风险聚集,规范创新有待引导。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原创性强、扩展范围广,不确定性因素多。而开展网络借贷业务的企业大多数为初创企业,生存能力较弱,很难实现持续盈利,面临商业模式创新风险,很容易由于平台风险而陷入经营困境,行业中企业存在着大规模更替的现象。当企业普遍面临生存困境的时候,也很难有意愿投入资源参与标准化建设。这为行业标准的具体执行带来了挑战。
网络借贷标准化建设的重点
规范技术,以技术标准化推动业务规范化
网络借贷是在互联网上开展的金融业务,各类前沿信息技术是其实现的基础。因此,离开技术标准谈网络借贷的标准化属于空中楼阁。必须从网络借贷通用技术标准、产品技术标准、信息技术标准、运营管理技术标准和行业管理技术标准等角度,构建网络借贷行业的技术标准体系。
对此,既要重视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现有技术在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深度应用而引发的渐进式创新,也要对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对行业可能引发的突破式创新进行前瞻性的预判;既要抓住新技术带来的行业发展机遇,也要对新技术引发的信息安全、数据垄断等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同时,以技术标准作为行业准入门槛的一部分,对于技术不合规的企业进行管理和处罚。比如,对于网络借贷服务产生的账户信息、银行卡信息、用户身份信息、资金信息等数据管理设立统一的标准化体系,从运营技术标准和信息技术标准两个维度规范网络借贷企业的数据使用、信息保护和日常经营。此外,建立相应的电子证书技术标准,推进网络维权、在线维权的建立和发展,从身份验证、信用管理、信息安全等多角度防范风险,从而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在技术标准下产生的网络借贷产品有利于互联网金融信息对称化、透明化,符合市场发展规律,更有利于政府部门的统一监管。
精准定位,明确行业业务边界
面对当前一些互联网金融业务内涵不清、定义不明的情况,应加快推进行业标准制定的步伐,以适应网络借贷行业创新发展的需求。在此过程中,明确网络借贷的定位,协调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边界,尤为重要。
就服务对象而言,网络借贷与传统金融企业各有所长,适合对接的市场投融资需求也有较大差别,因此,网络借贷与传统金融应该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相互补充,共同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就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而言,传统金融机构既能够针对高净值客户提供各类批发金融理财服务,也能满足一部分中小客户标准化、整体化的服务需求,这主要得益于传统金融机构在产品开发和风险控制方面具备的丰富经验;而网络借贷依托前沿信息技术,能够提供即时、普惠的金融服务,有利于让更广泛的群体享受到金融服务。在此背景下,网络借贷在传统金融机构相对重视不足或者无法触及的中小客户、长尾客户,甚至是高净值客户零散化、小额化的金融服务需求方面,有着天然的比较优势。同时,在金融产品复杂度的选择方面,中小微市场主体往往缺乏足够的金融知识,网络借贷企业的专业能力也往往很难满足复杂金融产品设计的要求。因此,网络借贷应专注于为中小客户提供相对简单的零售金融服务,统一业务在期限结构、信息披露和投资者适当性方面的标准,同时尽量避免在批发金融服务方面与传统金融机构过度竞争。
结合实际,以团体标准作为突破口
行业标准的制定和推出对于企业而言,是一个市场利益再分配的过程。因此,行业标准的确立、更新以及修改程序的公开透明是确保公平竞争的关键。网络借贷行业标准的制定应当充分尊重企业的自主选择,政府需要准确把握好参与网络借贷行业标准制定的时机,并在标准制定过程中给予企业自主选择的余地,从而确保标准政策在制定和推出过程中能够得到市场的检验,避免不成熟的行业标准对网络借贷产业的发展产生冲击。
在此背景下,可以选择让“自下而上”的团体标准进行先行先试。通过先在一定范围试行网络借贷企业须遵守的团体标准,为网络借贷行业提供“监管实验区”,在既定的风险敞口下开展产品和流程创新,以确保网络借贷业务创新和风险控制在功能上能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能相互促进,在实际效果上相得益彰,使得行业标准能够统筹兼顾,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行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再将成功的标准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推广,让一部分标准被更多企业遵守,甚至将这些标准提升为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从而提升网络借贷标准制定的科学性。
主动作为助力行业健康发展
中国网络借贷行业当前正处在最关键的发展机遇期。一方面,网络借贷行业得到迅速发展,有望引领全球,成为中国金融一张新的名片;另一方面,行业中一直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制约着网络借贷的大众潜力。
在此背景下,网络借贷行业应主动作为,迈向规范和健康发展。一是要处理好与政府、监管之间的关系。网络借贷企业要时刻不忘服务实体经济、普惠大众的“初心”,主动拥抱监管,正确处理自身与政府、监管之间的关系。二是要处理好与传统金融的关系。网络借贷应该着重从客户、产品、场景三个维度创造增量,补充现有金融服务的不足。三是要处理好规范与发展的关系。企业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要主动拥抱未来、拥抱监管、拥抱规则,同时内部一定要制度化、流程化、高效化,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依然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四是要处理好市场需求、技术能力和规则政策之间的关系。在中国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主要是依靠市场需求驱动行业发展,而技术能力和规则政策方面却与一些主要发达国家存在着一定差距,因此必须看到行业发展的短板,并迅速建立行业规则,满足网络借贷企业在业务创新、风险控制等方面的需求,避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情况发生。五是处理好国内与国际的关系。随着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全球化战略的深入,中国网络借贷行业的规范与发展不仅直接影响国内金融体系,还有望促进国际金融发展格局的“洗牌”,这要求在保障国内网络借贷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将中国行业标准、技术和经验推广到全球,提升中国互联网金融的话语权。
(陈放为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本文编辑/谢松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