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剑:商业银行同业业务逻辑与演进

2018年2月8日 (下午5:17)2,105 views

作者:清华金融评论

分类:总51期, 清华金融评论杂志文章, 银行与保险, 银行与信贷-总51期

标签:王剑

评论:没有评论

yin hang yuxindai

本文从民国时银行发展同业业务化解金融风险的历史出发,梳理了现代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的逻辑以及同业乱象的特征。认为银行同业通过“加杠杆”“加错配(久期)”“降信用”等风险扩张的手段突破监管规定,额外增加盈利的行为像吸食鸦片,一旦染上就有点难戒。在严监管趋势下,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应回归支持实体经济的初心。

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正陷于积贫积弱的乱世之中,但东部沿海国门洞敞,贸易兴起,还是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发展,上海成为国内金融中心,大量内外资银行在此营业。当时实施银本位的货币制度,而银价持续下跌,白银在国内的购买力超过海外,中国享受了货币贬值带来的出口增长,经济繁荣,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而此时的西方正在大萧条的泥沼中挣扎,他们大多实施金本位,苦苦承受着金贵银贱带来的紧缩后果,再也坐不住了。1933年各国开始出手稳定银价,1934年,美国放弃金本位,使美元贬值,随后又出台《购银法案》,全球银价大涨,大量白银流出中国,中国陷入“钱荒”,史称“白银风潮”。这种情况用现在的语言叫“资本外逃”。当时上海滩受白银冲击比较大的银行求助于银行间市场,避免了大规模的银行破产现象和金融动荡,整个经济体也避免了系统性风险,保持了稳定。成功抵御了白银风潮冲击之后,民国经济的“黄金十年”得以延续,也为后面的全面抗日战争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2013年也因为同业业务发生了钱荒,当年中国金融学学术期刊《金融研究》发表了刘冲、盘宇章两位博士的《银行间市场与金融稳定——理论与证据》,挖掘了1935年“白银风潮”冲击下的上海银行业,分析了当年的同业业务是如何帮银行抵御了流动性冲击。当时的银行业跟如今有很大区别,比如缺乏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国民政府一直是小政府),更没有一家强有力的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当时的中央银行甚至连货币发行都不能完全掌控(白银风潮后才建立法币制度),银行业类似新古典的自由银行制度。而1932年开始,上海银行公会已经建立了银行间同业市场。该论文通过量化分析后认为,是这一银行间同业市场的存在,使银行业有效应对了冲击。而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未加入银行间市场的钱庄,则遭受巨大损失,纷纷破产,最后是国民政府组织大型银行给予救助。

这一实例展现了银行同业业务的天然职能:通过银行间调剂资金余缺,从而实现减震器、稳定网的功能,保持经济、金融稳定。

同业业务发展逻辑

广义的同业业务,泛指金融机构之间各种业务合作,但日常意义的同业业务,则是指有相互资金往来的业务。根据2014年初《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127号文)的定义,同业业务包括“同业拆借、同业存款、同业借款、同业代付、买入返售(卖出回购)等同业融资业务和同业投资业务”。这些同业业务原本是金融机构极其常规的日常业务。

1984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履行央行职责,商业银行业务由四大专业银行办理,二级银行制度形成,央行开始允许四大专业银行间互相拆借资金,同业拆借便开始出现。1986年初开始,央行又允许全国各地建立同业拆借市场,但随后各地乱象很多,于是央行开始清理整顿,筹建全国统一的银行同业拆借市场。该市场最终于1996年1月成立,并于6月放开利率管制,成为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先声。此后,央行有步骤地放开其他金融机构(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进入市场,同业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发展进入快车道。

同业市场成为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相互借钱(指基础货币,亦即银行存放央行的准备金)的交易场所,同业业务至少能实现两大类功能:一是短期的资金调剂功能。单就拆借业务而言,监管一直明确这是“短期资金拆借”的行为,主要是为了调剂资金余缺,是一种流动性管理方式。这就好比1935年“白银风潮”中的例子,在关键时刻,银行间相互江湖救急,保持了整个体系的稳定。这一需求来自银行天然的期限错配。二是从中长期来看,可优化银行间资源配置的功能。因此,同业业务的初心,和所有金融业务一样,原本都必须是支持实体,增加社会总产出。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乱象分析

为了控制银行业整体风险水平,防止发生系统性风险,监管层设定了各种指标,涉及流动性风险管理、信用风险管理、资本充足性管理等方面,从根本上遏制银行风险扩张的冲动。而聪明的银行人慢慢发现,同业业务可以成为额外加风险(也就是额外赚收入)的手段。同业业务的不规范行为,从原理上讲都可归纳为规避监管,实现额外的风险扩张。风险扩张的手段,无非“加杠杆”“加错配(久期)”“降信用”。

“加杠杆”是指银行借入同业负债,投向同业资产或其他资产,这会增加全行杠杆水平。若投向实体,则本身符合同业业务初衷,对于存款基础差但资产基础好的银行,其实是合适的做法。但如果杠杆因此过度扩大,风险可能会超过银行自身管理能力。原本资本充足率等监管指标可以管控银行过度加杠杆,制约其过度风险扩张。但是,早年非标问世之后,银行通过把信贷资产包装成风险权重更低的同业资产,实现了资本漏提,美化了资本充足率指标。这是典型的监管套利,非标的引进,使同业业务发生异化,成为节省资本,从而实现额外加杠杆的手段。2014年“127号文”已要求这些非标也按100%权重计提风险权重,但新的花样仍时有出现。

“加错配”是银行往往通过短负债、长资产,赚取错配收益,但也承担了错配带来的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为控制风险水平,监管层往往对错配程度有严格规定。但是同业业务可以多层嵌套,虽然每一家银行的错配程度都是合规的,但从头到尾算起来,全链条的错配程度则高得离谱了。这样的市场,一旦有风吹草动,就可能带来巨大波动,2013年6月“钱荒”就是例证,多家银行的同业业务头尾相接,层层嵌套,层层错配,一旦中间某家银行发生违约,就会产生连锁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同业业务不再是减震器,而是刚好相反,加大了市场波动。因此监管层一直在要求减少嵌套环节。

“降信用”是指,为管控银行资产的信用风险,监管层设定了很多指标,包括不良率、拨备要求、投向要求(某些领域不允许投放)等,但是银行把信贷资产包装成同业投资后,尤其是把资产质量较差、投向不符要求的信贷包装过去,就可以美化上述一些指标。以此,银行通过节省监管成本(比如拨备)额外增加了盈利。这一现象在2012年之后特别突出,当时监管开始管控银行将信贷投向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利润驱使下,银行便以同业投资(非标等)的形式向这些领域放款,从而规避了投向要求监管。这些行为构成了所谓的“出表”,一直遭受质疑。

上述这些行为,通过把信贷包装成同业投资,或者加大错配、杠杆的方式,突破监管规定,从而额外增加盈利。这些行为像吸食鸦片,一旦染上就有点难戒。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应回归初心

只要有利润,就会有人冒险。从同业市场借入短期资金,用于投放长期资产,实现盈利,这种不当做法几乎在同业市场早期就已出现,屡禁不绝。到了近年,尤其是2012年开始监管、调控逐渐从严,这种规避监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这些做法也就越来越盛行。监管层意识到风险在积聚,也发生了2013年“钱荒”这种局部风险事件,于是开始一系列管控。“127号文”给予了全面管控,银行间同业业务的占比开始回落,但仍有新法子不断被发明出来,主要是通过非银通道实施的同业业务开始增加。2015年底央行出台了MPA(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并于2016年开始试行,对全部“广义信贷”给予总量管控,才对同业资产规模有明显遏制。2016年下半年开始央行启动金融去杠杆,主动抬高了银行间市场利率,使同业业务的资金成本抬升,有些套利业务变得无利可图,开始瓦解。2017年3月,银监会开始一系列监管检查,监管套利是其中重点。在这一系列政策联合治理下,非银同业业务开始显著收缩。

未来,银行同业业务首先要回归支持实体的初心,起到调剂短期资金或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成为银行业的减震器和支持实体的利器。同业业务是一种资金批发业务,也是支持实体的方式,尤其是对业务严重偏科的银行意义重大。不同银行可以审视自己的比较优势,根据自身资产、负债业务能力和客户禀赋,合理选择同业业务类型。资产业务特别强的可以主动吸收同业负债,用于放款;负债业务特别强的,则可以将资金批发给资产业务优势银行,实现共赢。但在开展这些业务的过程中,不能借机规避监管,美化监管指标,额外扩张风险,这是触不得的红线。

为达成回归实体之目标,需要监管层对银行的同业业务行为严加管控。预计后续针对同业业务的监管高压不会放松,密集检查不会放松,对查出的监管套利行为施以严惩。但现行“一行三会”的监管体系也给监管检查带来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当同业业务涉及不同监管部门管辖的金融机构时(比如银行与证券公司之间),单个监管部门无法实现穿透检查,不同监管部门之间又协调不足,因此仍有监管漏洞。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成立,未来能够弥补这一漏洞,负责整体金融体系的监管,通过汇集全行业数据,实现“一穿到底”,让监管套利行为无处遁形。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并不能排除不会有新的监管套利行为被“发明”出来,况且金稳委成立后待其发挥成效也需时日。因此,在监管真的做到万无一失之前,总量管制依然有必要,在无法确定某笔业务是否存在“监管套利”行为时,权宜之计只能是先控制总量。因此,类似同业负债占比之类的要求短期内仍有必要。待到未来监管效果良好,监管套利行为被有效遏制之后,可以适度放松总量管制,使严重偏科的银行也有用武之地,投入支持实体中来。

(王剑为国泰君安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本文编辑/王蕾)

上一篇:胡颖:衍生产品业务国际监管框架及对中国商业银行影响分析
下一篇:王伟、刘吕科:新形势下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的主要难点与对策

管理日志

  1. 首页
  2.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