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清华金融评论
分类:总44期, 清华金融评论杂志文章, 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总44期
标签:无
评论:没有评论
中国可考虑主导构建“一带一路”国际指数系列,逐步打造出能够完整覆盖中国“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国际金融主题指数系列,并逐步涵盖股票、债券、大宗商品、衍生品等各类投融资载体,把中国及其他各国投资者真正用经济纽带联系起来,形成长效有黏性的市场合作机制。
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的伟大战略构想后,亚投行、丝路基金等相关配套金融机构陆续设立,中国企业也开始在“一带一路”沿线纷纷布局,成果非常显著,这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与发展多边经贸合作打开了新局面。
“一带一路”构想是中国的长期战略决策,不仅与中国未来国运紧密相连,也直接影响到价值万亿规模以上的沿途各国公司。沿途各国公司参与并受益“一带一路”相关经济活动的行为,将会直接反映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各类相关证券的定价,与千万投资者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对于“一带一路”的长期建设,如果仅靠外交迂回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其黏性和可持续性明显不足,因此,编制“一带一路”国际指数将有利于抓住沿途各国投资者的核心利益,追踪沿途各国公司的市场表现,减小国际政治干扰,以最直观的指数收益率形式鼓励动员各国投资者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融资,并且分享相关收益,从而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同时,纵观世界金融历史,金融指数一旦被市场认可,几乎可以永续存在,影响持续而广泛。可以说“一带一路”国际指数是全球金融市场上的必需品。因此,中国可考虑主导构建“一带一路”国际指数系列,这符合国际金融市场惯例,须逐步打造出能够完整覆盖中国“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国际金融主题指数系列,逐步涵盖股票、债券、大宗商品、衍生品等各类投融资载体,把中国及其他各国投资者真正用经济纽带联系起来,形成长效有黏性的市场合作机制。
“一带一路”国际指数将成为国际资金的投资基准
当今全球金融市场上各类资金规模总和已超过百万亿美元,而大部分都被用于追踪各类可投资资产的相关指数,所以资金的平均回报率与其所追踪的指数较为接近。在此背景下,“一带一路”国际指数系列可以为各国投资者提供可靠的投资基准和指引,通过有效的产品设计来协助投资者筛选评估优质投资标的,从而吸引并协助巨量国际资金有效配置到与“一带一路”相关项目及证券品种上,用风险对价的方式形成市场化的价格和投资回报,从而使“一带一路”宏观经济主题切实落地并成为全球投资者可关注追踪并能够交易的指数标的。这既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争取国际金融资产定价权的具体能力展现,又可以在各国形成磁石效益,促进“一带一路”各项目的滚动发展。
“一带一路”国际指数可以促进中国参与国际金融规则竞争
一个行业最高层次的竞争是规则的竞争。但是目前,国际金融体系和国际指数的话语权并不在我们手中。所有外国主要指数公司都能设计中国相关指数,而中国目前没有一家公司能去设计国际指数。国外指数公司垄断金融规则的上游,使得很多中国大基金公司、大机构即使在追踪中国国内投资标的时,也言必称国外的中国指数,这无形中又进一步巩固了他们的垄断地位,而只懂追随外资指数的中国基金产品将在国际金融领域永无出头之日。所以,正如“一带一路”的伟大战略构想欲打破目前国际垄断秩序,其相应的指数也将在国际金融领域产生破局效应。
据称,目前全球约有9万亿美元的资金在追踪美国的摩根斯坦利资本国际(MSCI)指数系列,约4万亿美元在分别追踪美国标准普尔(S&P)指数及英国富时(FTSE)指数。而作为占全球生产总值15.5%(2015年)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其A股市场却被MSCI指数系列连续三次拒绝后第四次才收录,此前三次拒绝直接的后果是数千亿美元的全球资金无法对中国相关的资产及股票进行有效认知及配置。在2017年6月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之后,全球资金逐渐进入A股市场进行配置也是千亿人民币的量级。另外,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在被MSCI指数系列延迟近10年后才勉强录入。而反观其他国际同类知名指数公司,他们却大多早已把中概股纳入其中,且中国在他们的指数系列中的百分比权重也要比MSCI高出近一倍。
经验与历史明确地告诉我们,中国在追求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地位相匹配的金融市场发展之中,需要结合自身优势,主动地建立国际规则,积极打造构建全球市场指数、“一带一路”市场指数及相关金融衍生品。作为全球现有市场指数的有力竞争品甚至替代品,进而大力发展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和战略性构建金融资产定价权,争夺全球金融产品指挥棒和维护市场流动性,以此来推动中国经济的全球化以及中国金融、资本市场、人民币的国际化。
“一带一路”国际指数可降低中国资金在境外的投资风险
目前,中国资金就像“唐僧肉”被全世界所垂涎,各国都希望中国资金前来投资兴业。但如果不能号召起其他国际投资者,中国资金独自外出会因为缺乏相应的风险对冲机制而承担巨大的投资风险,同时也很难得到各国的深入配合。据美国华盛顿智库企业研究所计算,中国于2005—2014年间在海外投入的2460亿美元中,有大约四分之一的投资没有带来预期收入。其中一半投资集中能源部门和交通部门,而这两个部门恰恰是“一带一路”项目的优先投资方向。为了避免在“一带一路”低效投入,构建“一带一路”国际指数迫在眉睫。“一带一路”国际指数能够有效地吸引扩大投资者的范围和规模,促使各国利益相关方共同对“一带一路”的各类项目做出综合风险评估与定价,从而为中国境外资金提供风险预警,同时也可以通过风险共担机制避免中国资金独自承担风险。例如在2000年初,美国通过监控互联网公司指数标普500指数的市盈率变化,及时发现互联网公司的盈利无法支撑股价,从而预警互联网投资泡沫。如果缺失“一带一路”国际指数,中国的绝大部分投资者视线就只会局限在国内。虽然有意参与“一带一路”项目的机构和个人很多,热情高涨,但是大多数缺乏国际投资经验,加之语言障碍、文化差异、政治法律迥异等因素,若再没有国家层面的指导和“一带一路”国际指数系列的指引,则很难在国际投资中获益。
纵观现状,目前已有的各类“一带一路”概念类指数与基金,其投资标的范围基本仍局限在中国境内,且现有指数核心设计上的严重缺陷,无法有效客观地反映“一带一路”这个国际化主题,从而导致目前国际上没有金融机构及投资者愿意选用及追踪纯国内的“一带一路”概念类指数。另外,不少金融产品只是简单地综合与“一带一路”主题沾边的上市公司以供国内投资者炒作,完全无法吸引真正长期,专业的国际投资资金。
“一带一路”国际指数是打造“一带一路”国际金融生态圈的基石
只有开发出高质量且被国际市场所接受的“一带一路”国际指数,各种金融机构才能围绕其进行各类指数化金融产品和投资策略的设计及拓展。通过各种实际运用,中国就能逐步开发、积累、销售、交换、连通与指数和金融投资相关的各类金融大数据,构建评级系统、征信系统、网络体系、金融数据库等“一带一路”国际金融生态圈。同时,“一带一路”国际指数系列还可以通过对项目、产品、公司等分门别类的整理,为国际各类金融机构、交易所、专业投资团队提供“一带一路”国际投资基准,从而评估项目运作人员的绩效,使优秀的管理人能脱颖而出,促进投资团队的快速成长。另外,“一带一路”国际金融生态圈的建立也可以连通国际各类互联网销售渠道和金融机构销售渠道,通过各种金融产品进一步动员国际资金和人才积极投入到“一带一路”经济带的建设中。
目前,“一带一路”国际指数开发的相关技术和专业指数人员已经基本具备。中国已有熟悉国际各类金融指数的设计和系统、具有开发全球及中国各类指数丰富经验的人才储备,并已有为境内交易所设计指数的成熟案例。在此基础之上,中国亟需建立一个既符合国际惯例,又能充分反映中国的投资意愿和战略方向的“一带一路”指数系列,从而通过经济利益使中国与其他各国投资者紧密联合起来,由中国牵头并引领全球投资者共同开发和建设“一带一路”。
(苏培科为对外经贸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郭鹏为深圳前海中汉指数有限公司创始人、CEO。本文编辑/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