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理、包纯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浙江实践

2017年5月15日 (上午11:44)2,066 views

作者:清华金融评论

分类:卷首语-总42期, 总42期, 清华金融评论杂志文章

标签:无

评论:没有评论

实体经济是金融发展的根基,实业兴则金融兴,脱离实体经济,金融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金融作为实体经济的血液,没有血液的滋养,实体经济就会死气沉沉、了无生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转型升级机遇与压力并存,金融如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成为当前金融工作的重要命题。

浙江是新常态下率先遭遇经济转型调整阵痛的一个省份。浙江省委、省政府,全省金融系统始终把发展和服务实体经济作为首要价值取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决策部署,打好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加大金融保障、深化金融改革、强化资本对接、打造战略平台、推动金融创新,有效支持了全省经济走稳向好。

一是统筹推进金融强保障和企业去杠杆,逐步呈现增量合理、结构改善的良好金融供给格局。信贷增速趋向与经济增速相一致,资金投向趋于优化,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进一步改善,涉农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位。保险资金、私募股权基金等多元化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从2010年的12%左右上升到2016年末的34.3%,高于全国10.5个百分点,融资结构不断优化。

二是补强金融服务创新发展的短板,多层次、网格化、广覆盖的区域金改工作保持全国领先。目前,浙江获国务院和“一行三会”批准的金融改革试点项目包括温州综合金改、台州小微金改、宁波保险综合改革、丽水农村金改、义乌国际贸易金改等,湖州、衢州绿色金改在积极申报。改革的层级、数量、广度和深度在全国都是领先的,积累了不少金融改革的“浙江经验”,为全国金融深化改革提供了参考性案例。

三是顺应金融创新发展的内在逻辑,加快打造金融发展战略平台。浙江把金融业列为“十三五”时期重点发展的八大万亿产业之一。总结美国哈德逊河畔、英国泰晤士河畔、香港维多利亚港等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经验,充分利用G20杭州峰会红利,规划建设“钱塘江金融港湾”这一重大战略平台。特色小镇、互联网金融、私募金融随之风生水起,集聚了以蚂蚁金服为代表的一批新兴互联网金融企业,形成了包括产业基金、私募股权、创业投资、私募证券等在内的多层次私募基金体系,杭州成为了继北京、上海、深圳之后的全国第四大私募基金集聚地。引进了国新国同基金、国家新兴产业创业引导基金等一批千亿级及百亿级“国字号”机构,成立一批新的产业投资基金。金融产业自身发展的同时也给实体经济注入了新的强大动能与活力。

四是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走在全国前列,上市公司引领经济转型升级作用充分显现。浙江境内外上市公司数居全国第二位,上市后备资源丰富,领先优势仍可延续。省政府较早谋划推动企业并购重组,最早在上虞开展上市公司引领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省级试验,一些好做法已迅速被仿效。两次组团赴欧美等发达国家考察并购项目,搭建交流平台和对接机制。

“弄潮儿向涛头立”,展望未来,浙江将继续牢牢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主线,凝心聚力、创新实干,以全球化视野加快优化金融布局,加快推进人才、资本等高端要素集聚,积极服务实体经济与创新创业,推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继续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上一篇:前瞻
下一篇:蔡雷:论企业和企业家 | 华山论剑

管理日志

  1. 首页
  2.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