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清华金融评论
标签:无
评论:没有评论
文/彭晓云
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部主任祁斌在《清华金融评论》(第三期)上撰文称,我国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金制度建立已接近20年,曾为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但个人账户资金被借支,长期“空账”运行;部分地区养老金入不敷出等问题日益突出。加上目前养老金基本不参与投资,不能保值增值和自我积累,未来我国基本养老金缺口将达到几十万亿,国家财政难以负担。
他谈及我国现行养老金体系存在问题时指出,一是政府养老责任过重,私人养老发展不足。我国现行的“统筹加个人”的基本养老金结余规模为2.8万亿人民币,基本上属于第一支柱的范畴。作为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规模为0.6万亿人民币,两者的比例为82%:18%。近期出台的企业年金税收递延政策,分别为企业和个人缴纳工资的5%和4%(总计为9%)提供了税收优惠,但因企业的第一支柱缴费为20%(美国仅为6.2%),负担已经很重,无力再增加缴费以加大第二支柱;同时税收优惠力度小也使得企业年金吸引力不足。第三支柱至今几乎为空白。
作为比较,美国的第一支柱公共养老金结余规模为2.7万亿美元,第二支柱职业养老金(401(k)计划即属于这一部分,为私营部门的职业养老金,此外还有教师和公务员的职业养老金)的规模为8.9万亿美元。第三支柱退休账户养老金为6.5万亿,三者比例为17%:53%:30%。其中,401(k)计划提供的税收优惠相应比例分别为个人15%,企业6%,总计21%。
二是个人账户“空账”运行。在目前的基本养老金制度中,个人账户资金被社会统筹账户借支,导致个人账户“空账”运行。截至2012年底,空账规模达到2.6万亿元,个人权益得不到保障,不利于提高个人参保积极性,也容易引发不满。
三是投资回报低。当前2.8万亿的基本养老金结余只能存银行和购买国债,回报率低于通胀,处于贬值状态。
祁斌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尚处于较快增长阶段,应该抓住这一时间窗口,及时厘清政府、企业、个人的养老责任,建立当今世界主流的三支柱养老模式。
第一支柱为公共养老金,提供参保者最基本生活保障。第二支柱为职业养老金,由国家提供一定的税收优惠,激励每个人在工作阶段不断积累,企业匹配一定比例的资金,同时这些资金通过参与投资保值增值,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并实现自我累积,成为养老金体系的核心支柱,以确保社会的养老安全。第三支柱则是个人自愿参加的养老金计划。
(摘自《清华金融评论》第8期文章《推动养老金改革与资本市场发展的良性互动》)
上一篇:孙博,杨婷:税收递延后的企业年金就是中国版的401(k)计划吗?
下一篇:全方位解析P2P网贷与传统银行的竞争、合作与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