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清华金融评论
标签:无
评论:没有评论
文/昆仑银行战略投资与发展部总经理助理李建军
银监会、科技部、人民银行21日联合发布《关于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创新力度 开展科创企业投贷联动试点的指导意见》,鼓励和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投贷联动业务试点,有效防范风险,不断提升科创企业金融服务水平。笔者认为,从国际经验来看,能够成功为初创期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只是少数银行,商业银行开展投贷联动需要深耕细作
业务试点的根本目的在于把金融和供给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投贷联动”试点工作的正式启动,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紧密相关的。说到底,从金融服务的角度促进供给侧的改革,特别是提升技术升级、带动经济转型。
投贷联动业务是金融创新,却又不改变银行的基本角色定位。从本质上看,投贷联动业务是基于风险与收益之间关系而产生的一种金融创新,通过投资成功后巨大的股权增值收益来覆盖前期投入的高风险,解决传统信贷模式风险与收益不对称的问题。一方面,商业银行的主要角色仍然是间接融资为主,为投贷联动业务提供的是风险贷款,并提供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链”;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参与投贷联动的目的仍然是获取利息收入为主。
商业银行开展投贷联动需要树立新思维一是平台思维。做好投贷联动业务,商业银行需要整合内外部资金、客户、服务、人才等多方资源,对接各类投资机构、多层次资本市场和互联网,构建开放式合作平台。
二是系统思维。投贷联动是一个系统工程,商业银行要提升投贷联动的核心能力,必须从专营能力、综合人才、产品创新和综合服务等方面完善内部配套机制。三是底线思维。通过投贷联动可以实现风险分担,但并没有消灭风险本身,并不能完全解决银行服务中小企业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甚至还可能带来新的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在积极探索的同时必须坚守风险底线。只有守住了实质风险的底线,投贷联动才有可持续性。
商业银行开展投贷联动需要深耕细作。从国际经验来看,能够成功为初创期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只是少数银行。比如,在投贷联动业务上较为成功的美国硅谷银行,自1983年成立至今,只在专长的四个领域内做业务。截至2014年末,硅谷银行全部贷款余额总共才1000亿元人民币左右,这个规模放在我国,至多相当于一家中等城商行,但它已经是美国风险贷款市场的主力。可见,对于开展投贷联动业务的国内银行来说,一定要根据自身发展战略与定位以及风险偏好、风控能力等因素综合考虑,探索参与投贷联动业务的模式,“深耕细作”,慢工出细活,不急于短期盈利,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
附部分政策原文:
银监会、科技部、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创新力度 开展科创企业投贷联动试点的指导意见》,为积极发挥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的作用,支持科技创新创业企业,鼓励和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投贷联动业务试点,有效防范风险,不断提升科创企业金融服务水平。
投贷联动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信贷投放”与本集团设立的具有投资功能的子公司“股权投资”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相关制度安排,由投资收益抵补信贷风险,实现科创企业信贷风险和收益的匹配,为科创企业提供持续资金支持的融资模式。
本文编辑/丁开艳
上一篇:宋雪涛: OPEC 对原油价格影响力被高估
下一篇:【直击】聚焦金融创新——2016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文字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