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清华金融评论
分类:总26期, 清华金融评论杂志文章, 财富与资管, 财富管理-总26期
标签:无
评论:没有评论
文/阳光保险集团战略发展部杨照江、阳光保险集团战略发展部朴艺琳 本文编辑/王蕾
互联网改变加速了金融业业态创新,也为保险业转型升级和产品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文以阳光保险集团为例,探讨传统保险业如何应对互联网带来的挑战并抓住发展机遇。
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互联网+”加快了互联网与各行业协同发展的步伐,对金融业的渗透和改变亦已毋庸置疑。“互联网+”像催化剂一样,促进金融业的繁荣创新,也进一步加速了传统保险业经营模式的转型升级。
互联网发展带来传统保险业的转变
互联网对传统保险业带来根本的转变,一方面是以客户为中心,另一方面是平台共享思维。
互联网重塑了保险业的平台共享思维。传统保险业从产品、服务设计到销售环节处于垂直链条,这一模式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免个别业务员为提高短期保险业绩,利用信息不对称漏洞,误导投保人。互联网加速了保险业务从产品到客户的去中间环节进程,经营链条逐步缩短,向扁平化、平台化发展。平台的应用促进公司与客户更加直接地交流互动,客户能够更加充分了解产品和服务的信息,应有的知情权得到保障。
平台化发展还将进一步推动保险公司内部的共享式发展,传统保险公司内部以条线划分部门和业务类型,未能形成统一的客户数据管理模式,互联网带来的海量数据推动公司内部必须共享客户信息,形成内部完整的客户视图,条线分割的管理模式将被共享化的平台管理模式取代。
互联网对传统保险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互联网进入保险业乃至快速改变保险业的经营逻辑,看似在“一夜之间”,实则是潜移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通过漫长积累后一夜爆发,形成互联网“赢者通吃”的局面。这个爆发的效应为传统保险业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蕴含着潜在的机遇。
整体来看,目前保险业观念转变不彻底,需要寻求互联网与保险业深度融合的途径。互联网时代所有接触互联网的人群都可能成为保险业的客户,保险业获客成本将大幅降低,但留住客户的途径,依然主要通过互联网销售标准化的保险产品,以网站作为公司品牌及产品宣传窗口。互联网思维还并未融入服务流程促使其经营模式转变。未来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社交平台、搜索引擎等信息技术等的金融服务模式和生产方式将极大改善传统保险行业的服务体验和运营效率,重新定义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同时,业内数据积累还不够,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仍任重道远。传统的保险业缺乏客户整体的全景数据和整合,无法满足互联网时代精准营销的市场需求,也不能借助数据来开发符合客户多样化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尤其对客户信用数据的积累不足,严重制约企业风险防控的主动性。对数据的积累和精确运用,是未来保险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保险业态创造能力亦相对滞后,需要充分发挥行业潜力。互联网时代的显著特征就是普惠化、广覆盖和平等化。借助互联网,企业客户的边界从购买产品的人群扩大到了所有接触互联网的群体,连接交易主体与交易内容的互联网保险场景化,带来更多独特的互动、社交、交易场景,这些场景显著区别于线下的实体环境,当前保险业类似的基础平台和生态圈建设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利用互联网进行创新的有益探索
在互联网与保险业融合发展方面许多公司从经营管理意识、业态创新以及客户服务体系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例如阳光保险旗下拥有了财产保险、人寿保险、资产管理、信用保证保险、融和医院、惠金所等多家专业子公司,围绕新战略的实施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探索,全面对接互联网。
阳光保险集团内设立创新专项基金,每年对创新成果进行评比和奖励,公司全员都可以参与,不设门槛。设立未来中心创新专属部门,负责产学研创新研究平台搭建及创新项目孵化、落地,并捐建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阳光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中心,为互联网时代业态创新提供智力支持等。
阳光保险还成立了大数据中心,运用大数据加快小微金融的互联网化,积极尝试个体网络借贷(P2P)金融业态,成立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惠金所;探索小微金融信用保证保险试点,设立阳光渝融信用保证保险公司,成为业内首家信用保证保险法人机构;首家发起设立阳光融汇医疗健康产业成长基金,参股马上消费金融成为业内首家保险系消费金融公司等。这一系列举措,逐步建立起金融服务生态圈,在利用互联网拓展获客渠道的同时,构筑吸引客户、留住客户的服务闭环。
同时,阳光保险还借助互联网技术手段推出“快易保”“阳光闪赔通”,并加强与第三方平台的合作,不断优化协同发展模式,搭建互动交流平台、保险产品比价平台,降低信息不对称,保障客户知情权。这些创新举措为公司未来更进一步融入“互联网+”时代,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基于互联网保险发展的启示
互联网+保险加速了客户主权时代的到来。未来保险业务创新的重点仍然是如何借鉴互联网思维建立起“以客户为中心”的运营体系和服务模式。
互联网带来海量数据,新型设备的使用(如车载系统、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也产生了更多维度、结构更复杂的数据。综合挖掘、分析内外部数据,有利于保险公司更加全面、直接地了解风险,精准定价和风险控制。客户在互联网上的行为,也将成为保险业创新的源泉。掌握客户从前期曝光、中期转化,到后期购买产品的行为数据,有利于保险公司把握顾客所处的阶段,适当地加以引导,推荐相关产品,实现精准营销。同时,以行为数据为基础,有利于设计更加便捷的服务流程,实现差异化服务,为客户带来最佳服务体验。
保险业亦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服务生态圈。通过硬件和软件的投资来提高流程的自动化程度和保费支付、签约、核赔、赔付等流程的便捷度。同时,保险公司需要探索新的业态,增强产品销售过程中的互动,以互联网为载体引导甚至创造客户需求。基于生态圈、朋友圈口碑相传的品牌宣传模式效果也好于传统媒体的灌输式广告,降低了宣传费用,亦有助于推动保险服务去中间化,向更加普惠化方向渗透。为此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效率,创新服务业态,将互联网与保险业深度融合,推动产业升级。
未来体现在客户端的保险产品和服务设计应尽可能简洁化、清晰化,加强各环节信息披露,以产品的产异化和服务的针对性吸引客户。监管机构须加强保险服务信息披露的保护和惩处,鼓励充分信息披露,严惩误导消费行为,保障客户的知情权,进一步发挥保险业在现代社会治理中的普惠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