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清华金融评论
分类:消息汇
标签:商业银行助力区域金融普惠金融, 普惠金融, 李国华
评论:没有评论
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董事长李国华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为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如何在金融改革的浪潮中,将普惠金融做“活”,实现其商业可持续性发展,再次成为两会代表委员及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自成立之日起,即坚定不移地践行着独具特色的普惠金融道路。而作为该行的掌门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董事长李国华对此有着丰富的见地。
在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及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环境下,商业银行该如何作为?邮储银行如何做到普惠金融商业可持续发展?下一步的着力点又在哪里?在实现金融扶弱的同时,对服务实体经济有何新招?李国华在接受本报记者的专访中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解答。
记者:政府工作报告对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对此您如何看待2014年商业银行所处的发展环境?在此环境下,商业银行该如何找到新的战略增长极?
李国华: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存。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正在深度调整,但复苏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风险隐患较多;从国内看,经济发展面临着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新形势,深层次矛盾凸显。同时要看到,我国发展仍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城镇化持续推进,区域发展回旋余地大。正如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今后一个时期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有基础也有条件”,这就要求金融机构必须防微虑远,趋利避害,牢牢把握自身经营发展的主动权。
2014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商业银行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积极作为,以改革统揽全局,努力破解制约当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对于邮储银行而言,2014年将是全面深化各项改革、扎实推进转型发展的关键一年。事实上,中国不缺银行,尤其不缺大银行,但是缺有特色的银行。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我们的战略目标就是要把邮储银行打造成为一家专注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及服务社区的有特色的大型零售商业银行。
记者:目前普惠金融商业性可持续发展依然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作为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的先行者,邮储银行有哪些可以提供的经验?
李国华:近年来,我国不少金融机构在普惠金融领域进行了长期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制约商业银行全力开展普惠金融服务的一些根本因素仍然存在,信息不对称、服务成本高企、风险补偿能力弱以及专业人才的匮乏等,都对银行的传统信贷技术、盈利能力、风控水平以及业务拓展能力构成了很大挑战。以邮储银行的经验来看,能够实现普惠金融的商业可持续发展,主要得益于五点。
一是“一小一大、以大促小”的经营策略。一方面坚持从“小”处入手,充分发挥深入县域、扎根农村的独特优势,将小额贷款作为长期、核心的战略业务。另一方面积极向“大”处挺进,通过资金集中统一运用,依托公司金融和金融市场两类批发业务,从财务支撑角度带动零售金融、普惠金融健康可持续发展。二是通过“自营+代理”制度设计,充分发挥邮政点多面广的优势,有效地利用邮政网点提供基础性金融服务,扩大邮储银行普惠金融服务的能力。三是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从文化建设、信贷技术、人员管理、合规建设、系统支撑以及社会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全面做好普惠金融的风险控制。四是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邮储银行在2009年率先建立了大学生“村官”人才培养新机制,最大限度发挥这些村官熟悉农村情况、了解农民金融需求和信用状况的优势。五是电子银行优先发展战略。互联网金融具有交易成本低、覆盖范围广、服务效率高等先天优势,与发展普惠金融高度契合。为此,邮储银行近年来一直在加速推进电子银行应用,极力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普惠金融服务网络。
记者:服务“三农”是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工作。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三农”金融服务工作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对此,邮储银行下一步有何安排?
李国华: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支持下,农村经济实现了新发展、新变化,同时催生了“三农”客户对金融服务需求的新期盼。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央行出台了《关于做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银监会也下发了《关于做好2014年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切实加大对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这不仅为商业银行开展差异化经营创造了条件,更为实现农村金融商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邮储银行始终把服务“三农”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和神圣使命。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造性地落实三中全会精神和央行《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大金融支农力度,优先配置信贷资源,促进城乡金融一体化发展;坚持“宜场则场、宜户则户、宜企则企、宜社则社”的原则,丰富抵质押品范围,创新产品体系,加快推进小额贷款升级;简化审贷流程,提高服务效率,确保客户合理信贷需求及时得到满足;大力支持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需求,通过强化金融支持,促进农业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改善和优化信贷结构,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在化解产能过剩、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方面,邮储银行将发挥什么作用?
李国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邮储银行始终将“绿色信贷”作为支持“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重要举措。下一步,邮储银行将认真践行中国银行业绿色信贷共同承诺,加快产品创新,完善内控管理,加大宣传教育,为化解产能过剩、推动绿色信贷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首先,坚持战略定位不动摇,推行绿色信贷理念。在零售信贷方面,重点支持符合绿色信贷理念的“三农”、消费和小微企业领域,该类零售信贷占比目前已经超过60%;在批发信贷方面,重点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的基础产业、基础设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工业转型升级等重点领域。
同时,完善绿色信贷政策,积极化解过剩产能。密切跟踪国家政策导向,践行绿色信贷标准,合理配置信贷资源,支持企业节能减排和技术升级。始终坚持“有保有压、有扶有控”原则,严格产能过剩行业的授信准入标准和授信条件,并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不断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工业转型升级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另外,强化信贷管理机制,提升信贷管理能力。加强全流程管理,严格贷款“三查”。坚持“环保一票否决制”,对环保不过关的企业与项目实行“零容忍”政策。建立从总行到支行的“四级联动”的行业监测与预警机制,加强区域与客户的风险监测,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金融时报)
上一篇:依托自贸区尝试资本市场国际化
下一篇:推动完善养老保障体系更显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