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金融改革应着力七个关键点

2014年4月29日 (下午2:03)2,396 views

作者:清华金融评论

分类:央行与货币-总3期, 总3期, 政策与监管, 清华金融评论杂志文章, 首页

标签:利率市场化, 巴曙松, 监管, 金融改革

评论:没有评论

 

文/巴曙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

本文编辑/贾红宇

放眼未来,中国金融改革的发展如何围绕服务和促进中国经济转型的大格局,进一步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同时围绕居民资产配置需求多元化和人口老龄化的现实做好变革,是中国金融改革下一步面临的重大课题,也给中国金融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果说上一轮金融改革主要致力于改革微观金融机构,新一轮金融改革的重点则应逐步转移到构建制度、完善市场、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上来,重塑经济转型的助推器。

随着中国要素资源禀赋出现根本性变化,经济发展对金融配置效率的要求已经超越简单的规模诉求,需要建设一个更加高效、市场化、富有弹性的金融体系支持经济转型。只有进一步围绕服务经济转型升级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开展新一轮金融改革,才能继续发挥金融体系配置资金资源、助推经济转型的关键性作用。

放眼未来,中国金融改革的发展如何围绕服务和促进中国经济转型的大格局,进一步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同时围绕居民资产配置需求多元化和人口老龄化的现实做好变革,是下一步中国金融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也给中国金融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要求金融配置高效化,产业结构转型要求金融杠杆市场化,新型城镇化要求融资方式多元化,这是金融体系三大新使命。

金融改革的总体思路应当围绕服务经济转型升级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来展开。以建设更加富有效率的金融市场和更加市场化的金融机构来化解当前经济金融体系中存在的地方融资平台及高杠杆率的风险;以发展直接融资市场体系和多元金融工具加速推进中国的重工业化进程,同时为高新科技企业、战略新兴产业、城镇化提供金融支持;以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和强化功能监管改革来提升监管部门和宏观调控部门对整个金融体系的调控能力;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来抓住全球金融动荡背景下中国金融业发展的有利时间窗口;以社会资本有序进入金融行业增加金融体系的活力;以金融改革配合其他经济领域的重要改革,提高改革的协同效应。因此,建议着力以下七个关键点,进一步推动金融体系改革。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

在目前利率市场化的基础上,继续按照“先长期后短期、先大额后小额”的思路,进一步扩大中长期定期存款的浮动区间,并逐步扩大短期和小额存款利率上浮区间,最后完全放开存贷款利率浮动限制。同时,逐步放开与存贷款有关联性或有替代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定价,推动整个金融产品与服务价格体系的市场化。

 

循序渐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一是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和灵活性,发挥汇率对调节国际收支的积极作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逐步扩大波动区间。二是按照“突出重点、整体推进、顺应市场、减少扭曲、积极探索、留有余地”的总体原则,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投资中的使用范围,逐步拓宽资本流出渠道,放宽境内居民境外投资限制,逐步扩大国内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稳步有序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三是通过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弹性,促进资本项目开放、拓宽人民币流入、流出渠道,进一步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及国际投资中的地位,并通过人民币国际计价、国际支付以及国际投资等职能逐步实现,最终成为国际储备货币。

 

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在继续完善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的同时,推进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建设,积极引导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规范发展,鼓励证券公司探索建立柜台交易市场;大力发展债券市场,稳步发展期货及衍生品市场,扩大资本市场的涵盖面和包容度;深化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放松管制,夯实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基础,促进发行人、中介机构和投资主体归位尽责;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引导长期资金在平衡风险和收益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资本市场;作好金融市场与科技创新、现代农业、社会保障、新型城镇化建设等的对接与服务,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由要素投入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建立支持城镇化发展的金融体系

一是加大金融支持城镇化发展力度,加强对现代化农业和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完善城镇金融服务体系,形成政策性、商业性、民营性金融等多种形式并存的金融服务格局;加大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金融支持力度,满足新增城镇人口住房需求。二是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农村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城乡金融服务均等化,通过提供综合、创新的金融服务实现业务和收益的平稳增长。三是拓宽城镇化融资渠道,在完善现有债券市场的基础上,进行市政收益债发行试点,同时设立产业基金、引导民间资本、保险基金等进入市政建设领域,尝试推进基础设施项目的资产证券化。

 

改善金融机构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

具有现代公司治理架构,产权多元化、经营市场化的金融机构,是金融体系正常运作的微观基础。一是建议利用目前银行业平稳健康发展、盈利能力稳步提升的有利时机,在保持国家对国有控股金融机构合理持股比例的前提下,进一步推动银行股权结构多元化。二是在股权结构得以有效改善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银行公司治理改革,厘清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管层“三会一层”和经营层之间的职责边界,形成有效的决策、执行、制衡机制,建立权责明确、规范科学、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三是明晰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业务边界。根据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政策性金融的定位与运行目标,合理设计政策性业务及政府对政策性金融的支持方式。

 

构建中央与地方分层有序的金融管理体系

建议赋予地方金融管理部门一定的地方金融监管职能,明确地方金融管理部门管理地方金融的职责权限,将类似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不吸收公众存款的小型准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的监管权限交给地方金融管理部门,并适度下放地方金融政策制定权给省级政府。同时,提高省级金融管理部门的独立性,降低地方政府对本地金融机构的持股比例,从而减少地方政府对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经营行为的干预。探索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市场准入、市场退出模式,推动地方金融在机构设置、激励约束、风险容忍度等方面实现差异化发展。加强地方政府金融管理部门与中央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避免垂直管理的中央金融监管体系“鞭长莫及”、不同地方金融管理部门“各自为战”的问题,形成监管合力,填补监管空白。

 

完善金融宏观审慎监管制度框架,提升金融监管协调的有效性

一是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在金融监管协调方面,加强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监管协作。在明确划分一行三会职权职责,特别是对交叉性金融业务和金融控股公司监管职责的基础上,完善跨行业、跨市场、跨境金融风险监测评估机制,加强重大风险的识别预警,建立定期交流、互通信息的数据收集共享机制,加强对金融机构跨市场、跨行业业务准入、风险监测、现场检查、责任追究等方面的协调合作。二是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构建逆周期监管调控机制,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制度、与新增贷款超常变化相联系的动态拨备制度和差别化准备金动态调整制度,设计与经济周期变化有关的杠杆率和流动性要求;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强化综合化经营下的风险隔离,坚持分业经营模式,审慎推进综合化经营试点。

上一篇:马晓萍:从银行间市场流动性趋紧看利率市场化改革
下一篇:张健华:对金融改革中基层创新的几点思考

管理日志

  1. 首页
  2.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