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清华金融评论
分类:消息汇
标签:泡沫
评论:没有评论
是泡沫一定会崩溃的。对不起,我说的不是这次股价暴跌。站在一个局外人的立场,这一回股价莫名其妙的暴涨,以及随后如影随形的暴跌,充满了恶搞的黑色幽默。但你要说这是一次泡沫,我会觉得是对泡沫的侮辱。真正的泡沫还没有到来。我们将在五年之内,目睹一个巨大的泡沫,然后看到泡沫的崩溃。
所有的泡沫在刚开始的时候都非常励志,充满了革命理想主义。我们当下能够听到的最为励志的故事,就是创新创业。就连我这种书斋里的学者,都阴差阳错地听了好几回创业项目的路演。身边的朋友们,朋友的朋友们,好像不是在创业,就是在去创业的路上。有一回,我在路边小店里吃早餐,一碗豆腐脑,两根油条,然后,就听到旁边桌子上几个年轻人在兴奋地讨论A轮和C轮融资。你要是拉着政府官员、经济学家、以及其它行业的企业家,问他们中国经济的前景如何,他们几乎一个比一个悲观。唯独正在创业的人们感受不同,他们觉得机会从来没有这么好过,一个牛逼的时代马上就要到来了。
我们真的迎来了创新创业的火热夏天了吗?
从新技术革命的历史经验来看,大概可以勾画出一个简单的发展脉络:
(1)下一轮新技术革命的萌芽往往出现在上一次经济低迷时期。旧的产业已经衰落,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处于较低水平,具有叛逆精神的年轻人会在迷惘中自己试着摸索出一条新的、没有人走过的路;
(2)当新技术革命的曙光初现之后,往往会引发一次盲目的投资狂热。人们无法预测新产业的预期收益,只能凭借自己的想象定价。狂热的程度决定泡沫膨胀的程度;
(3)泡沫一定会崩溃的,就像抛到空中的皮球一定会掉下来一样。一旦泡沫崩溃,第一批所谓的新技术企业纷纷倒闭,哀鸿遍野,先驱成了先烈;
(4)后来的创新企业将踩着第一批先烈的尸骨前行。泡沫带来的大量投资,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基础设施,奠定了技术进步的基础,而泡沫崩溃之后,后来的企业往往可以非常低廉的价格享受到成熟的技术和基础设施,这才有了从废墟中崛起的机会;
(5)真正的技术革命发生在更晚的时候。当中原逐鹿的尘烟散去,新技术的霸主基本确定之后,新技术仍然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扩散、渗透到其它行业。等到新技术铺天盖地而来,改变了传统产业的业态,所谓的新技术其实已经变成了成熟技术。
19世纪40年代的英国,到处充满着对铁路的狂热。一位苏格兰法官描述当时的场景:“这个国家简直就是一所铁路疯子收容院。”街边的小贩都在贩卖铁路股票。几乎每天都有新的开发计划在另一个不查地图就找不到的偏僻小镇开工。但是,突然之间,泡沫崩溃了。1847年10月16日,铁路股票市值锐减85%,很多银行被迫关闭。为什么铁路泡沫会最终崩溃?理由很简单,在伦敦和伯明翰之间,或是在曼彻斯特和利物浦之间,只需要修建一条铁路,不可能一下子修十条铁路。
20世纪90年代,美国出现了互联网泡沫。1994年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只有500点,到2000年3月10日突破了5000点,但随后一路狂跌至1114点,跌幅近80%。在纳斯达克最为癫狂的时候,几乎所有带有“.com”的公司都会受到市场的追捧,比如一家网上宠物店“pets.com”,靠烧钱打广告,居然也上市了,但上市只有268天就退市了,3亿美元资产灰飞烟灭。为什么互联网泡沫会最终崩溃?理由很简单,很多互联网公司的商业计划书高度雷同,它们都希望能够尽快地跑马圈地,利用网络效应获得垄断利润,但每一个板块的胜出者都不过寥寥数家,许多板块甚至连支持一家独大的市场规模都没有。
2015年,我们不过是在两次技术革命中间的地带,距离真正的新技术革命仍然道阻且长。触目皆是的“互联网+”,不过是上一次技术革命的成果被传统产业逐步消化。
互联网不是在20年前就已经出现了,何以技术的扩散会如此缓慢呢?
技术的扩散从来都是极其缓慢的。19世纪末,就已经有了电气化的技术,但等到美国的企业完成电气化改造,已经是40年之后了。传统产业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慢慢地适应新的技术。别的不说,但就厂房的改造而言,电气工程师不知道怎么设计厂房,建筑师不知道电气化技术,就这么纠结了几十年。
当前“互联网+”的时代,是在许多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变迁的合力下塑造出来的。互联网技术本身在不断升级换代。消费者对网络的适应和接受能力今非昔比。网络时代的第一代“土著居民”已经到了开始消费的年龄。就连退休的老人,也变成了网络世界的新“移民”。传统产业渐渐没落,大量的资源闲置,急于寻找新的投资领域。互联网技术开发的门槛大幅度降低,三五好友,几十万元,就能捣鼓出一款新的App。创富英雄的神话对年轻人有着巨大的示范效应。最后,不能不提政府的鼓励政策,由于政府的支持,创业环境明显地比以前宽松很多。
难道这不是创新创业的最好时光吗?
我丝毫不怀疑新技术革命即将到来,我始终相信,新一轮的技术革命,至少有一半的故事会发生在中国。我对中国的信心不在于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除非孩子们上大学的时候都逃课了,否则我不相信他们在接受了中国式教育之后还能有批判思维、颠覆性思维的能力。但我相信中国有两个独特的优势。其一,中国具有庞大的市场潜力。有很多先进的技术,最终只能到中国,因为只有中国才有足够大的市场,能够让这些新技术商业化。高铁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最早的技术可能是德国或日本的,但由于最大的市场是在中国,中国的高铁技术也就能很快地实现赶超。按照同样的逻辑,我们完全可以相信,未来治理雾霾的最先进技术一定是在中国,老年产品的生产一定会聚集在中国,甚至新能源的突破,都有可能发生在中国。其二,中国还有巨大的劳动力优势。是的,非熟练劳动力的工资已经越来越高,很多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纷纷搬到越南、孟加拉国等劳动力更便宜的地方去了,但我们还有大量的廉价、优质的工程师。大跃进式的大学教育带来了工程师的过剩供给,博士的工资又比不上保姆的工资了。很多中国企业正是利用了这支庞大的技术研发人员大军,通过“劳动力密集型的研究与开发”实现了技术创新。
但是,这些优势并不能自发地保证未来的创新创业不会出现泡沫。到美国转转,你会发现,新技术的领军人物往往是稚气未脱的年轻人,因为他们有闯劲、有才华、有想象力,但商业项目的运作者和投资人却大多白发苍苍,因为他们有经验、有定力、有人脉关系。但在中国,你会发现新技术的领军人物还是所谓的学术权威,但一天到晚折腾商业项目的却是飞扬跳脱的少年:他们自认为自己与众不同,其实每一个人和另一个人都长得一模一样。粗略估计,现在的创业项目中,大约70%以上是移动互联网项目。为什么我们即将迎来创新创业泡沫的破灭呢?理由很简单,消费者不会在自己的手机里下载1000个App。
大量的资金潮水般涌入,我们将首先看到这场创新创业泡沫的壮大。我们将看到阳光下这些泡沫折射出彩虹的瑰丽光芒。但我们已经可以有把握判断,这就是泡沫。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不再专注于互联网本身,他们在兼并、收购,买他们熟悉或不熟悉的业务;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企业没有再推出令人眼睛一亮的新发明、新产品,但它们的CEO们却越来越多地在公众面前亮相;所谓的创新,越来越同质化,越来越没有想象力,它们每一个乍看都很美丽,可惜细看都似曾相识。
有泡沫并不可怕。泡沫破灭了也不可怕。铁路泡沫崩溃之后,至少留下了四通八达的铁路;纳斯达克网络泡沫崩溃之后,至少留下了跨洲光缆。等到我们如此追捧的泡沫崩溃之后,究竟能够留下些什么?
(来源:何帆研究札记微信,微信号:hefancass,作者,何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