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清华金融评论
分类:消息汇
评论:没有评论
闪电熊中,人们纷纷发现跌停板也出不了货,仿佛曾经遍地都是的资金一夜之间消失,而不少报道也纷纷开始讨论一代中产阶级的财富被抹去。想要理解上述现象,不得不从救市前后的资金格局开始分析。
我们知道,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的资金都是存款,而存款则是银行的负债。广大股民都熟悉“银证转帐”的操作,一方面减少了股民在银行的一般存款,另一方面增加了股民通过证券公司在银行存放的证券保证金存款。而购买基金,则首先使基民的一般存款变为了基金在银行的存款。
一级市场出售股票,无论是IPO还是增发,之所以被称作“圈钱”,是因为上市公司通过发行新股票,将购买股票的人的存款“圈”成了自己的存款,而且被“圈”走的存款通常会用于实业投资。与之类似的是大股东减持,只不过发行新股票增加了股票总数,而大股东减持是在股票总数不变下的股票与资金的换手。二级市场交易股票,是资金在买方、卖方、证券公司和政府国库之间的换手。买方的存款流向卖方换取股票、流向证券公司缴纳手续费、流向国库缴纳印花税。此外,回购和分红则是上市公司的存款流向股票卖方或者股东的过程,但对整个银行体系而言,存款的总数是不会变化的(例外是缴税,但影响很小),只是存款所有权改变。
什么时候存款总数会发生变化呢?
当然是银行资产发生变化的时候,包括银行直接买入股票和借钱给别人买股票。银行直接买入股票时,银行资产侧增加了股票资产,而负债侧则给股票卖家增加了存款。银行借钱给别人买股票的情况和直接买入类似,资产侧增加了对股票买家的贷款,负债侧增加了股票买家的存款。也就是说,银行可以创造出存款来直接或间接入市。而当银行卖股票时,由于此时的股票买方会将存款转让给银行,因此银行在消去股票资产的同时也会消去负债侧的存款,而这两者当然可能会有差异,如果股票的买方溢价从银行手里买了股票,则相当于消去的存款(买方用这部分存款买股票)多于股票资产的成本价值,这就会使得银行负债减少得比银行资产减少的多,资产负债表平衡就意味着银行净资产增加,反之则减少。
股灾和融资使整个金融体系面临两种不同的问题。问题一是,银行贷款给投资者,同时也创造了更多存款,这部分存款何时才能在还款中和银行贷款一起消失?问题二是,投资者和场外配资公司,投资者和证券公司之间的借贷关系虽然没有创造新存款,但造成了存款的转移,那么负债的投资者如何能通过股市把当初买股票扔给卖家的钱再套回来,用来还债?
我们可以想象股市中有三种投资者:自有资金投资者,向银行借钱的投资者,向其他非银机构和个人借钱的投资者。这些人各自都投入了5万亿人民币,其中自有资金投资者和向其他非银机构和个人借钱的投资者只是转移了现有的一般存款进入股市,而向银行借钱的投资者使用的是银行新创造的存款。这15万亿进入股市买入股票后,意味着原先的股票卖方、证券公司和政府获得了这15万亿,其中上市公司和减持股东(包括散户股东)拿走大头。这些卖方有些就把钱拿走变为一般存款了,股市资金池的整体水位下降。而当股价下跌,杠杆投资者想要离场的时候,他们可能面临的市场里一共也没有10万亿资金的情况,他们无论怎样卖出股票也兑不出10万亿还债。当然更有可能的是资金总量虽然超过10万亿,但资金方大多持币观望,吐给杠杆投资者还债的少于10万亿,大家就会总觉得卖股票套不到钱。
解决的办法,一是让持币者买股票解救持股者,二是创造出更多货币来入市。证监会的操作,无论是拉股指还是做期货,其实都在想办法通过交易手段,使足够量的资金从持币者手中流向杠杆投资者手中。社保基金、汇金都是大的持币者,如果愿意出手的话总可以买入很多股票,让投资者解套和去杠杆。创造更多货币救市就需要银行出面,但法律规定银行不得直接购买股票,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银行扩张资产负债表,资产侧增加对证券公司的债权,负债侧增加等量的证券公司在银行存款,而这些存款可以被证券公司用来买股票。
上面的操作面临一个约束,就是当银行创造的大量存款通过证券公司给了投资者用来套现之后,这些存款就变成了投资者在银行的一般存款,或者场外配资中的出资者在银行的一般存款,银行就面临了准备金的约束,这也就使得央行需要增加超额准备金总量。央行的办法一是逆回购,二是降准,三是通过给非银行机构贷款,同时增加银行在央行的准备金存款以及非银机构在银行的存款。
所以我们看到股市去杠杆,银行和券商反而加杠杆。银行扩张出大量存款,通过券商打入股市,这部分存款一部分被用来归还银行前期的贷款,一部分被用来偿还场外配资,一部分被用来还场内配资,一部分用来给本来就没有杠杆的投资者套现。救市后和配资前,银行系统多创造出来的存款,就是救市行动创造的存款。由于M2现在包括证券保证金存款,预计会在数据上看到救市导致的M2增长。
因此,救市后的资金格局是:
银行增加对证券公司的债权,同时增加存款,寄希望于证券公司还款时重新收缩资产负债表,还能赚取利息;证券公司收回场内融资时,资产减少了债权,增加了银行存款,但救市中增持了股票,同时增加了对银行的债务,因此券商寄希望于股价上升后减持,重新套回股民手中的大量银行存款,以归还对银行债务,同时还能有利润;股民们归还了对银行、券商和相互间的债务,但整个非金融部门拥有了更多的银行存款,未来可能会通过重新入市接了证券公司的抛盘把存款转给证券公司。
这里面的薄弱环节是证券公司。证券公司持有大量股票后仍然会遇到股价下跌的可能,这时候减记净资产就会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当然只要银行不停地债务展期,证券公司就可以继续争取时间等待股价反弹,或者通过经营收入还债。当然如果股票都能被证金公司一家持有市的话,事情会简单很多,只要央行保驾证金一家即可。
国家本来希望本轮牛市能够让趴在存款帐户上的存款动起来,投资者把自己的存款给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进行投资和其他支出,在创造就业岗位的时候创造GDP,走出一条盘活存量的新路。但没想到牛市变成了闪电熊,不但让投资者远离了股市,证监会暂停了IPO,盘活存量又让救市变成了搞出增量。未来股市的任务,不但要帮助实体经济流动起来,还要让证券公司从股民那里套到更多的钱来还欠银行的债,可谓任重道远。
如果银行新增了4万亿贷款用来救市,会不会造成08/09年4万亿的那一波对实体经济的冲击?目前看未必会,因为救市的4万亿存款一下子就进入了投资者的帐户,没有08/09年发放贷款进行投资本身有一个带动经济创造GDP的过程。股民把本来并不打算花的钱投入了股市,然后在救市中重新把钱捞了回来,未必就能开始花这些钱,真正花钱的希望,还是要寄托在牛市中把钱圈走的人的身上。
至于本文开头提出的中产阶级财富被抹去的问题,我们看到存款总量并没有减少,而是重新分配给赚钱套了现的股东以及发行新股的上市公司了。中产阶级还是有机会拿回这些财富的,但需要付出汗水从套现股东和上市公司那里换取了。
来源:央行观察
上一篇:对本拔反弹高度的思考
下一篇:警惕!别只看到千股涨停,期指突然急跌意味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