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清华金融评论
分类:消息汇
评论:没有评论
速七还没下档,“神创”与80后基金经理已急着开始接力。
从2800点狂飙至3250点,“神创”只用了三个交易日而已。5月12日更是出现了70只创业板股票的集体涨停。
“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经济观察报》在采访倚天投资私募经理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不怕追高,是上述专业人士给出的态度。上周五,全通教育上演了从跌停到涨停的奇观,有人调侃称,全通把所有投资者都“教育”了一遍。
华尔街见闻网站整理发现,截至5月15日,创业板中已有6只股票突破200元,分别为安硕信息、长亮科技、京天利、全通教育(已除权)、三六五网、暴风科技,加上除权后的乐视网、朗玛信息等。
公募基金显然是此轮高价股的制造者,而据《经济观察报》报道,其中“激情有余,经验不足”的“80后”基金经理成为抱团高价股的始作俑者。由他们推高的没有业绩支撑的股票,其泡沫一旦破裂,危机也便接踵而至。
华尔街见闻介绍过,一家公募基金控制一只股票少则10%、多达20%以上流通盘,或许是近期小票异常暴涨背后的真正秘密。
上市公司一季报数据显示,单一基金公司持股占流通盘比例20%以上的公司一共7家(这还是主升浪开始前的一季报数据哦):
安硕信息接过全通教育的大棒成为两市第一高价股后,其“流通盘控盘股东”汇添富基金也从幕后走至台前:
一季报显示,汇添富基金占据安硕信息前10大流通股东的第1、2、3、7、10位,其中汇添富移动互联和汇添富民营活力分别加仓77.46万股和33.97万股,另有3只基金为一季度新进,5只基金总计持有高达24.07%的流通盘,渐呈单一基金控盘特征。
事实上,汇添富控盘的高价股远不止此。据每经网统计,汇添富持流通盘超过10%的上市公司有16家之多:安硕信息(24.73%)、赢时胜(14.61%)、光环新网(22.21%)、东华测试(10.77%)、瑞茂通(16.6%)、北信源(13.59%)、东方国信 (12.11%)、新南洋(11.26%)、顺荣三七(13.96%)、天玑科技(13.09%)、长亮科技(10.84%)、华信国际(26.48%)、海伦钢琴(12.6%)、华数传媒(13.2%)、鼎捷软件(11.9%)。
而汇添富绝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华尔街见闻曾经根据各大媒体的报道,对各大公募基金的“代表作”进行过整理:
不过,今天的主角不是公募基金,而是它们艺高胆大的“80后”基金经理们。
据《经济观察报》,艺高人胆大抱团高价股的基金经理均属于“80后”基金经理,采访中一位今年以来业绩稍显落后的70后基金经理感叹他们“后生可畏”。
该报翻阅了上述基金管理人的背景资料后发现,大部分基金经理都是资历尚浅的年轻选手。以汇添富民营为例,现任管理者朱晓亮于2014年4月起接棒老基金经理齐东超,作为一个2007年才加入汇添富的80后基金经理而言,显然没有经历过上一轮牛市的一波三折,亦很少感受过当年“德隆坐庄垮台”的酸楚。
与其同样年轻的还有易方达的科汇灵活配置基金经理郭杰,2008年毕业进入易方达,陆续担任研究员及基金经理助理。对牛市行情的把控同样存在着激情有余,经验不足的缺陷。事实上,公募基金的大多数管理者正在趋于年轻化,不少基金经理私下向经济观察报透露,重仓创业板可谓硬着头皮买入,包括在排名压力的推动下做出的被动选择。
显而易见的是,不少高价股的诞生早已背离了常规的投资逻辑。主营业务、估值等都违背了研究员的结论。这也导致稳健型的基金经理逐渐倒戈。“即便没有违规,也并不等于没有风险。基金联合坐庄或集中控盘,推高了没有业绩支撑的股票,泡沫一旦破灭将引发断崖式下跌。”沪上一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对《经济观察报》表示。
事实上,早在2004年到2005年间,坐庄模式一度盛行,德隆系最后的垮台就源于资金断链,而公募目前类坐庄的模式则并非高枕无忧。
“公募基金的钱其实也是借来的,当基民赎回基金时,基金将不得不选择卖出股票。”一位经历过2005年坐庄时代的公转私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即便基金选择一直抱团取暖,被动卖股风险也依然存在。
上述私募基金经理列举了压垮当下公募集中坐庄高价股最后一根稻草的几种可能:“最有可能的是某只抱团的高价股遭遇黑天鹅事件,比如增发并购方案未获通过,重仓持有该股的基金就可能因为遭遇大额赎回而不得不卖股应对流动性风险。”
熟稔公募基金操盘模式的该私募透露一般而言该黑天鹅股票已经很难卖出,“在这一窘境下,基金经理通常会选择抛售另一只高价重仓股,而多米诺骨牌效应就此发生。”
牵一发而动全身,另一只高价重仓股的大量抛盘涌现,则会影响到其他抱团基金的操作,连续出货成为唯一选择。“在上述扩散效应下,基金重仓的高价集团军就此瓦解,断崖式下跌并非没有可能。”
多位基金公司70后基金经理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感叹:“只怪公募基金相对收益机制的弊病,保住排名远胜于保住收益重要。”
(来源:华尔街见闻)
上一篇:诸边贸易协定的风险
下一篇:商业银行的”自然选择”–评1万亿地方债发行规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