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关注:前瞻、回顾、观点&数字

2025年7月9日 (下午12:20)946 views

作者:《清华金融评论》, 经营

分类:总第140期, 最新关注, 最新关注-总140期, 清华金融评论杂志文章

标签:无

0

前瞻

◎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

《清华金融评论》观察

6月24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更好满足消费领域金融服务需求,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加大消费重点领域金融支持,助力挖掘释放消费潜力,包括推动扩大商品消费、支持发展服务消费等,要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额度5000亿元。

◎ 香港立法会通过《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生效

 《清华金融评论》观察

2025年5月,香港立法会通过《稳定币条例》,为香港引入锚定法定货币的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条例进一步完善香港数字资产活动监管框架,以保障货币和金融稳定,并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稳定币条例》将于2025年8月1日生效。

◎ 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内地香港两地居民可实时办理跨境汇款

 《清华金融评论》观察

在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共同推动下,跨境支付通6月22日正式上线。这标志着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今后两地居民可实时办理跨境汇款。当日,全国首笔跨境支付通内地居民南向、港人北向汇款业务落地深圳。

回顾

◎ 我国央行连续7个月增持黄金

6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末,我国央行的黄金储备规模报7383万盎司(约2296.37吨),环比增加6万盎司。这已经是央行连续第7个月增加黄金储备,累计增持103万盎司。

 《清华金融评论》观察

我国央行连续7个月增持黄金至少释放了三个信号:一是优化储备结构。截至2025年5月,我国黄金储备占外汇储备比重仅7%,远低于全球15%的平均水平。增持黄金可分散外汇风险。二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步伐。黄金能增强主权货币信用,为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覆盖多个国家提供信用支撑。三是应对国际复杂多变的局面。中美关税波动、地缘政治风险加剧促使我国央行提前布局避险资产。

◎ 美联储6月将基准利率维持在4.25%~4.5%不变

当地时间6月18日,美联储发布议息会议结果,连续第四次按兵不动,将基准的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4.25%~4.50%不变,此举符合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在声明中表示,美国经济前景仍具较大不确定性,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将继续监控风险因素,并准备视情况调整货币政策立场。

《清华金融评论》观察

美联储继续维持利率不变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考量:一是美国通胀压力持续,关税政策对终端消费价格的传导尚未完全显现;二是经济韧性与风险并存,尽管下调2025年GDP增速至1.4%,但劳动力市场仍保持稳健;三是外部不确定性高企,贸易政策调整及地缘冲突令美联储选择观望。倘若美国失业率升至4.5%以上或经济显著恶化,可能触发美联储降息行动。目前市场预测9月或12月启动降息,但幅度可能低于预期。

◎ 瑞士央行降息25个基点,政策利率降至0%

当地时间6月19日,瑞士央行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政策利率从0.25%下调至0%,新的利率政策自6月20日起生效。此次降息符合市场预期,是瑞士央行自2024年3月以来的第六次降息,主要应对通胀压力下降及瑞郎持续升值的挑战。

 《清华金融评论》观察

瑞士央行6月降息25个基点至零利率水平,本次降息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应对国内通缩压力。瑞士5月通胀率降至-0.1%,为四年来首次负值。降息旨在通过刺激消费和投资缓解通缩风险,尤其是进口商品价格持续下跌(如运输价格跌幅达3.7%)对经济造成的压力。二是抑制瑞郎升值。作为避险货币,瑞郎兑美元2025年以来升值超11%,导致瑞士出口竞争力下降,输入型通缩加剧。

观点&数字

习近平: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6月15日,《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文章强调,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的阶段性要求,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紧紧围绕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一个领域合理确定目标任务、提出思路举措。对各方面的目标任务,要深入分析论证,确保科学精准、能够如期实现。

《清华金融评论》观察

总书记的重要文章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分析形势变化,指明战略重点,为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思想和行动指南。“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只要科学谋划和制定“十五五”规划,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的阶段性要求,因势利导对经济布局进行调整优化,就能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新发展格局。

李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

6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天津出席202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并致辞。李强表示,我们应当顺应正道和大势,拿出智慧和担当,采取积极的态度和建设性的行动,坚定不移拥抱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发展。

《清华金融评论》观察

李强总理的这番讲话,传递出中国坚持开放合作、推动全球经济稳定发展的明确信号。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坚定维护经济全球化方向,二是坚定维护多边合作机制,三是推动互利共赢的共同发展前景;四是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

数字

5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326亿元,同比增长6.4%。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7316亿元,增长7.0%。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174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3548亿元,增长5.6%。

《清华金融评论》观察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4%,较4月的5.1%明显提升,主要反映消费需求加速回暖、消费结构优化升级,以及城乡消费协同复苏。5月数据印证国内消费市场韧性增强,政策与节庆共振激发内需潜力,但巩固复苏势头仍须夯实居民消费能力基础。

尽管我国CPI连续两月微降,但扣除食品和能源的5月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较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例如服务价格上涨0.5%,显示居民对非必需消费仍持谨慎态度,但基础性消费需求保持韧性。未来须关注内需复苏力度及能源价格波动对物价的影响。

5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1%。其中,城市持平,农村下降0.4%;食品价格下降0.4%,非食品价格持平;消费品价格下降0.5%,服务价格上涨0.5%。1—5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0.1%。我国4月CPI同比亦下降0.1%。

《清华金融评论》观察

尽管我国CPI连续两月微降,但扣除食品和能源的5月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较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例如服务价格上涨0.5%,显示居民对非必需消费仍持谨慎态度,但基础性消费需求保持韧性。未来须关注内需复苏力度及能源价格波动对物价的影响。

上一篇:田轩、张铧兮:多领域趋暖,稳增长基础逐步夯实
下一篇:焦捷、陆毅:全球经济治理新范式

管理日志

  1. 首页
  2.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