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产业处于扩张期,中长期不存在“产能过剩”|宏观经济

2024年8月13日 (上午8:41)1,770 views

作者:清华金融评论

分类:评金融, 首页

标签:无

4

文/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绿色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鞠建东、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绿色金融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冯路

近期美国炒作中国绿色产业“产能过剩”问题。判断一个产业产能是否“过剩”,不仅要看当下的供需关系,还应考虑这一产业在其生命周期中所处的位置。中国绿色产业当前仍处于上升区间,未来国内国际市场前景广阔,因此目前供给能力超过需求只是短期现象,中长期来看产能不仅不“过剩”,反而严重不足。

近期美国政府宣布了自中国进口商品的新关税税率,其中重点是中国电动汽车和太阳能电池的税率翻一番。此前,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访华期间也多次提及中国“产能过剩”。中国绿色产业“产能过剩”问题再次成为广泛讨论的议题。
产能过剩并非一个新话题,以往很多学者讨论过其程度和成因,一般认为其主要原因包括:不完全市场信息下的企业盲目投资、政府对微观经济主体的不当干预、国内或国外原因导致的市场需求骤降、经济周期因素等。但这些观点都基于静态分析,只考虑当时经济环境下产能过剩产生的基础,而没有从产业结构变化的动态视角来分析。
经济增长需要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每个产业都有其生命周期——一开始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呈上升趋势,达到顶峰后开始下降,同时新兴产业份额上升。产业结构在这种此消彼长、优胜劣汰的过程中实现升级,整个经济也得到持续增长。

 笔者团队近期采用类似思路,分析了2002-2021年间,中国单位出口产值带来的碳排放量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产品层面碳强度与出口结构的关系。我们发现:第一,中国产品出口占中国总出口和目的国市场的份额呈先升后降的倒U型变化趋势;第二,碳强度越高的产品越早达到出口峰值;第三,这种非线性关系的主要成因是,中国国内碳排放成本提高等因素导致产业比较优势发生变化。

由此可见,按照碳密度划分的行业结构变化,也符合一般产业变迁的规律。不同碳密度水平的产业有自己的生产周期,高碳密度的产品会逐渐被淘汰,而低碳绿色产品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越来越大,整体碳密度和碳排放下降。

上述发现对我们理解产能过剩提供了新思路:判断一个产业是否产能过剩,不应该仅仅看当前供需是否平衡,而应该考虑这一产业在其生命周期中所处的位置——如果已经进入下行区间,则这一行业不仅在当前供过于求,在未来面临的市场需求也会萎缩下降,这时候如果由于市场扭曲和政府不当干预,落后企业无法被淘汰,导致产能退出和市场出清受阻,那么就会形成过剩产能;如果还处于上行区间,未来的需求还会不断扩大,潜在的市场空间能够吸纳更多的产能,那么即便在短期内供大于求,只要能够保持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提升生产效率,从行业全生命周期的动态视角看,也不应视其为“过剩产能”。

具体到绿色产业,由于其低碳属性,大部分尚未达到峰值,处于上升区间,因此判断是否产能过剩应考虑未来需求。

国内需求方面,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要求未来以更大力度推广新能源,这将为国内绿色能源产业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从全球视野来看,绿色产业的供给和需求都具有全球性特征。发展绿色、低碳、环保的新能源,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全球对新能源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空间依然十分广阔。

国际能源署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465万辆,较2014年增长约42倍。为实现碳中和目标,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需要达到4500万辆,是2023年的3倍有余;同时,全球动力电池需求量将达3500GWh,是2023年全球出货量的4倍,均远超目前的全球供给能力。

最后,从全球的发展趋势看,光伏行业仍将保持高速发展。国际能源署预计,到2030年,年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将翻四倍,达到650GW。因此,在全球“双碳”目标转型和巨大的需求面前,“新三样”(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光伏发电)的产能不仅不过剩,反而存在严重不足。

综上所述,应该以动态的、全球的视角看待产能过剩问题。中国绿色产业还处于上升区间,未来市场前景还很广阔,当前供给能力超过需求只是短期现象。政策治理应关注提升效率而非机械地限制产能。

文章来源丨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本文编辑丨吴琼

责编丨丁开艳、兰银帆

初审丨徐兰英

终审丨张伟

上一篇:屠光绍:耐心资本的五个维度|资本市场
下一篇:张向晨:国际格局演变与WTO改革|宏观经济

管理日志

  1. 首页
  2.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