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首场国常会研究发展银发经济,内涵和外延有哪些? | 宏观经济

2024年1月12日 (上午8:48)14,595 views

作者:清华金融评论

分类:评金融, 首页

标签:无

lm13

文/《清华金融评论》丁开艳

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新年首场会议,会议研究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政策举措。会议强调,发展银发经济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既利当前又惠长远。人口老龄化是今后较长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相比发达国家,我国老龄人口规模大、增速快、高峰期持续时间长,参考国际经验,银发经济将涉及到人类健康和社会工作活动等产业,具体涵盖养老服务、健康医疗、老年教育、休闲旅游、房地产等多个领域,老龄化加速背景下养老金融大有可为。

运用好市场机制,共同促进银发经济发展壮大

国务院总理李强1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强调,发展银发经济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既利当前又惠长远。要切实履行政府保基本、兜底线职责,加强老年人基本民生保障,增加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要运用好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各类经营主体和社会组织作用,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共同促进银发经济发展壮大。要持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重点解决好老年人居家养老、就医用药、康养照护等急难愁盼问题,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2024年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发展银发经济,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

人口老龄化是今后较长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相比发达国家,我国老龄人口规模大、增速快、高峰期持续时间长。根据“七普”统计,60岁及以上人口26402万人,占比高达18.7%,其中65岁及以上19064万人,占比13.5%。据预测,受第二次生育高峰的影响,“十四五”期间新退休人数将超过4000万人。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和老年人口增长,改变了人力资源供需结构,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更迫切要求。民政部2023年12月份发布的《2022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8004万人,占总人口的19.8%,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978万人,占总人口的14.9%。

银发经济内涵和外延:日本经验

日本在高龄化进程中经历的经济影响、产业结构变迁对我国银发经济发展有较高的参考意义。

以日本为案例,从1994开始,20多年中日本主要的增长产业是人类健康和社会工作活动等产业,而信息和通信、房地产业、制造业、金融业的生产总值(GDP)占比都是萎缩的。在政府主要支出中,日本政府的医疗卫生支出占GDP比重是显著上升的。与此同时,老龄化也改变了日本房地产业,老龄化严重以后房地产的价值就一直在下跌,原因很简单,泡沫经济的破灭,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老龄化的影响所致,老年人不需要那么多房子,所以房地产业下滑非常厉害,地价到了高峰以后急剧下跌且不能反弹的原因之一就是老龄化。

对于我国受老龄化影响的银发经济,国信证券分析认为,社会及其劳动力的老龄化推动银发经济产业成熟化,其潜在市场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在生产端,为了使老年劳动力更好地参与生产活动,数字工具和技术的开发和实施加快推进。

在消费端,围绕老年人衣食住行、康复护理的各类消费场景应运而生,老年人健身休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金融支持等多种多样的服务需求快速增长。

日本“银发经济”相关上市公司主要涉及三大产业:一是养老院和老年人住房管理,二是提供护理服务的企业,三是护理设备的租赁和制造。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银发经济涵盖了养老服务、健康医疗、老年教育、休闲旅游等多个领域,这些领域的市场需求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而增长,因此银发经济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清华金融评论》建言养老金融发展

金融服务养老产业的改革发展不仅是深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完善我国养老事业、发展银发经济,提升民生福祉的关键路径。随着社会对养老领域金融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金融服务养老产业的市场潜力很大。

《清华金融评论》2022年2月刊推出的《老龄化加速下养老金融大有可为》封面专题指出,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阶段,我国加速进入老龄社会,这既带来冲击,也蕴藏机遇。积极应对老龄化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综合施策。应对人口老龄化加速,金融可发挥重要的支持作用。落实国家有关政策部署,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加快养老金金融发展,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对推动“十四五”时期和更长时期内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同时,我国也要加快发展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增加优良的养老服务供给。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朱民在2022年2月刊发的《老龄化的三维冲击:宏观、产业、民生》一文指出,中国当前已进入高质量增长的新时代,提前对老龄化的方方面面做好预案,也是高质量增长和新发展阶段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内容。老龄化会影响宏观经济、影响产业,也会影响民生。要应对人口老龄化,需要政策提前到位,早做预案,这里包括很多政策变化。

第一,适当延迟退休。关于退休年龄,在经济学里有个基本概念,预期寿命每增加3岁,就要增加两年的就业和一年的退休生活。中国的法定退休年龄还没有调整。现在看退休年龄要适当调整。

第二,退休金和缴纳社保比例需要很小心地衡量。要做完全性的估算。这是跨代的分配问题,要让老年人的退休金平衡,也保持青年人的负担不至于太重。

第三,提升退休后的再就业以及妇女就业。退休变化引起的再就业要重新考虑。中国妇女就业率高,但是在就业上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提高制度的灵活性,使个人有更多选择。

第四,要进一步提高城市化率。总的来说,老年人在城市里养老比在农村条件好很多,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城镇化率。

第五,提升金融服务。要帮助人们为当下和未来的老年生活做好理财、保险、大病医疗等方面的财务准备;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应对老龄化导致的经济增长下降,最重要的对抗因素是科技。

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发表的《不断提升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水平助力养老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指出,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逐步建立起多层次(三支柱)养老保险制度,养老年金保险等商业养老保险在实现资产长期保值增值、发挥养老保障功能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保险服务养老保障高质量发展水平仍需要努力,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推进多方协同合作,共建金融服务养老保障生态圈。

一是共同维护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在做好第一、二支柱养老金受托管理或投资管理基础上,创新完善商业养老保险产品设计,做优做强第三支柱。进一步发挥保险资管公司等机构投资者的专业投资优势,培育和倡导理性投资、稳健投资理念,共同维护资本市场、实体经济稳健运行态势,为各类养老金提供良性健康的金融环境。

二是共同营造各具特色、良性互动的市场竞争环境。规范开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业务,发展真正具备养老功能的专业养老金融产品,清理名不符实的产品。引导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理财公司、保险资管公司、公募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找准服务养老保障事业的功能定位,在账户管理、渠道建设、风险保障、投资管理、投资顾问等领域扬长避短、加强合作,创新开发产品、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实现差异化竞争,更好满足居民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金管理需求。

三是共同夯实养老保障事业发展的基础。齐心协力做好养老金融宣传教育,推进金融知识普及和风险教育,引导广大老百姓树立长期投资、稳健投资、理性投资意识,加大金融、财税、社保、医疗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丰富和创新激励机制,统一监管标准要求,为各类机构开展养老金融服务营造公平、高效的政策环境

责编丨丁开艳

校对丨兰银帆

初审丨徐兰英

终审丨张伟

上一篇:碳中和目标与零碳金融机制构建|宏观经济
下一篇:曾刚:做好“五篇大文章” 服务高质量发展|宏观经济

管理日志

  1. 首页
  2.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