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清华金融评论
标签:无
3月13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李强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我们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中,还是要“吃改革饭、走开放路”。对中国经济的前景,李强用八个字来概括:长风破浪,未来可期。
3月13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关于新一届政府的施政目标
国务院总理李强:新一届政府的工作,就是要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贯彻好、落实好,把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施工图,与全国人民一道,一步一个脚印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今后工作中,有这么几个方面是我们要重点把握的:
第一是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说到底,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宗旨就是为民造福。习近平总书记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始终牢记人民政府前面的“人民”这两个字,扎扎实实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客观地讲,绝大部分老百姓不会天天盯着看GDP增长了多少,大家更在乎的是住房、就业、收入、教育、就医、生态环境等身边具体事。政府工作就是要贴近老百姓的实际感受去谋划、推进,真正做到民有所盼、政有所为。
第二是集中力量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次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特别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但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任何一个总量指标,分摊到14亿多的人口基数上,人均水平都比较有限。现在,我们的发展更多地只是解决“有没有”的问题,下一步需要更加重视解决“好不好”的问题,特别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等。总的来说,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第三是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我们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中,还是要“吃改革饭、走开放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在深化改革开放中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关于全年经济增长目标
国务院总理李强:今年,中国经济预期增长目标定为5%左右,这是我们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后确定的。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突破120万亿元,基数很高,加上今年的新挑战不少,要实现5%左右的增长,并不轻松,需要倍加努力。
关于经济发展
国务院总理李强:具体工作当中,要打好这么几套组合拳:第一,打好宏观政策的组合拳;第二,打好扩大需求的组合拳,包括内需、外需、投资;第三,打好改革创新的组合拳,包括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等等;第四,打好防范化解风险的组合拳。这些组合拳每一套都有非常丰富的具体内涵,我们会根据实践的需要,不断充实、调整、优化这些组合拳的具体内容。
我们的经济发展首先有很多有利条件,比如我们的市场规模巨大,具有不可替代性,产业体系完备,人力资源丰富,发展基数很厚实,特别重要的是我们国家制度优势显著。讲到困难,实际上大家都有困难,今年中国的困难也不少。但是静下心想一想,我们哪一个时候,哪一年没有碰到困难?我们从来都是在不断克服困难当中实现新的发展,创造新的奇迹。
像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听得最多的故事是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等,都很励志,讲的都是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勇于斗争、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国人从来没有被任何困难所压倒。从今年开年以后这两个月的经济运行情况看,中国经济出现了企稳回升的态势,我看最近一些国际机构也调高了对中国今年经济的预期。对中国经济的前景,我想用八个字来概括,就是“长风破浪,未来可期”。对此我充满信心。
关于民营经济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发展民营经济这个问题上,党中央的方针政策一直是非常明确的。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和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作了强调。对此,我们是旗帜鲜明、坚定不移的。
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会越来越好,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大。
经济发展有其客观规律,也依赖客观条件,但更需要很强的主观能动性。希望民营企业家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坚定信心再出发。
关于稳就业、延迟退休
国务院总理李强:第一个问题,就业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最根本的一条,还是要靠发展经济。具体工作中,我们将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进一步加大就业服务、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多措并举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今年高校毕业生预计1158万,从就业看,有一定压力,但从发展看,注入的是蓬勃的活力。我们将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帮助年轻人通过劳动和奋斗,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个问题,人口负增长问题。我国人口增长由正转负,有人担心人口红利会不会就此消失,我看没那么简单。人口红利既要看总量,更要看质量,既要看人口,更要看人才。我国有近9亿劳动力,每年新增劳动力都超过1500万,人力资源丰富仍然是中国的突出优势。更重要的是,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超过2.4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可以说,我们的“人口红利”没有消失,“人才红利”正在形成,发展动力依旧强劲。当然,我们对人口增减可能带来的问题还要作深入的分析研判,积极应对。
至于延迟退休政策问题,我们将认真研究、充分论证,在适当时候稳妥推出。
关于粮食生产
国务院总理李强:我国粮食产量连续8年超过1.3万亿斤,总体上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我们将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不断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我这里特别想跟农民朋友们说句话,政府所有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只增不减,鼓励大家多种粮,确保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关于对外开放
国务院总理李强: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改革开放发展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据我掌握的情况资料看,绝大多数外资企业仍然是看好在华的发展前景。去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1890多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这个数据与疫情之前、就是三年之前做比较,我们还多了近500亿美元,说明中国仍然是全球的投资高地。对外开放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国策,不管外部形势发生什么变化,我们一定会坚定不移向前推进。
这里,我特别想说一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共享发展机遇的重大举措。进博会已经在上海连续办了五届,即使在疫情情况下也从来没有中断,很荣幸,五届我都参加了。进博会的举办充分说明开放的中国大市场是世界各国企业发展的大机遇。今年,我们还会对接高标准的国际经贸规则进一步扩大开放,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环境会越来越好,服务会越来越优,开放的中国、发展的中国欢迎大家来投资兴业。
内容来源:新华社
本文编辑:孙世选
上一篇:深交所发布3条数字经济细分主题指数 | 资本市场
下一篇: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国家领导人;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发布丨每周金融评论(2023.3.6—2023.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