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荐书▪赠书】杰恩▪德米内:《银行估值与价值管理》

2014年11月6日 (下午5:01)1,083 views

作者:清华金融评论

分类:图说

标签:无

评论:没有评论

41105111258

 

 

作者:杰恩▪德米内

翻译:于东智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译者简介:

 

于东智,管理学博士,博士后,中国农业银行总行资产负债管理部处长,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客座导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硕士兼职导师。曾先后供职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参与了两家银行的重组改制及上市工作,并于2011年在剑桥大学完成金融管理证书班学习。曾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多部专著及译著。

 

内容简介:

 

本书是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在一门关于银行管理的课程的基础之上,经过25年的研究和完善而形成。本书植根于经济和金融领域,不仅为银行估值提供了有用的工具,也为讨论管理问题提供了以价值为导向的整体框架,诸如资金转移定价、经风险调整后的绩效评估、存款定价、资产管理、贷款定价和拨备提取、证券化以及利率风险的衡量等。

 

本书强调两个具体问题——组合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在全球银行业中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共性。笔者使用了一种适合于教学的写作方法——同时介绍概念和数字示例。

 

精彩序言:

 

促进中国银行业持续变革

文/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

在新的发展阶段,面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严峻复杂、利率市场化快速推进、金融脱媒不断加剧、监管要求日趋严格等新情况和新问题,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挑战愈加复杂化、多元化。这要求中国银行业在全面深入推进自身战略转型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全球银行业科学发展规律的认识,加强对国际领先同业先进经验的学习,从而为中国银行业的持续变革和稳步发展,探寻出行之有效的发展战略和实施路径。

 

中国银行业步于崭新的历史发展起点

经过多年卓有成效的改革与发展,中国银行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制度变迁,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历程,中国银行业的发展之路并不平坦。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启动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型。由于经济转轨的成本缺乏有效的制度性安排,加上外部环境及自身管理水平等诸多原因,中国银行业积累了巨大的风险。脆弱的银行体系困扰着中国经济发展,成为金融稳定与经济增长的潜在威胁和重要瓶颈。尤其是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末的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经济增长和银行业发展受到严重冲击,银行业积累了大量不良资产。对此,西方媒体曾经悲观地认为,中国银行业在技术上已经破产。

面对严峻的形势和挑战,国家下定决心对银行业进行改革,破解银行业发展难题和挑战,提高银行体系的竞争能力。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银行业经历了成功的管理改革与战略转型,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商业银行的体制机制改革和公司治理建设取得突破,风险内控管理水平和风险抵御能力得到明显改善,转变增长方式取得进步,行业综合竞争实力获得显著提升。尤其是,多年来改革发展积淀的实力与力量,让中国银行业成功经受了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这不仅维护了中国经济的稳定,更提振了亚洲乃至世界的信心。

“要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这是改革开放之初小平同志对银行业改革发展提出的期望和要求。毫无疑问,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艰苦卓绝的改革发展历程,从被海外认为已经技术性破产,到现在综合竞争实力显著提升,中国银行业正在稳步向真正的银行转变,正在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自身实际的科学发展道路,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发展起点。

 

中国银行业未来发展仍然任重道远

虽然中国银行业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令世人瞩目,但与我们的目标相比,与实体经济对银行业的巨大需求相比,与国际领先同业的标杆相比,中国银行业仍需要保持快速稳健发展。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时代赋予了中国银行业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我们也必须正视中国银行业与国际先进银行存在的差距,中国银行业的未来发展依旧任重道远。

首先,中国银行业发展仍面临诸多严峻的挑战。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从宏观经济环境看,经济下行风险加大,经济结构调整迫在眉睫,经济转型任重道远,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发展将面临诸多难以预见的风险,这对商业银行强化风险管理和提高盈利能力提出了高要求,未来的经营管理难度加大。从金融改革与行业变革看,随着金融市场改革开放不断深入,金融脱媒趋势加剧和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带来冲击。前者导致“银行主导型”的市场格局正在发生根本改变,银行业面临存款与客户流失、流动性风险管理难度加大等经营压力;后者导致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空间缩小,风险定价能力、产品创新能力和盈利水平面临巨大考验,发展模式急需转型。从监管要求看,金融危机爆发后,二十国集团(G20)主导推出了全球金融监管新框架,对全球银行业发展提出了更加严格的监管要求,我国也不断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推出了新资本管理办法,市场化监管力度不断加大,这不仅对商业银行资本管理能力提出严峻挑战,也对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金融创新等提出更高要求。

其次,中国银行业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中国银行业的差距仍是多方面的,有管理工具方面的,有人员素质方面的,有体制机制方面的,但追溯经营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根源,这种差距更多、更直接地体现为经营管理理念上的不足。这些经营管理理念上的不足集中反映为两个方面:一是片面追求规模扩张的粗放式增长理念仍然存在;二是资本约束理念尚未真正确立,对资本必须覆盖风险,进而限制银行“规模冲动”和“速度情结”的认识仍不充分。这种理念上的“软肋”导致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和增长方式存在缺陷,导致商业银行的发展速度、规模、质量、效益难以协调统一,风险与收益、短期利益与长期价值难以统筹平衡,从而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内外部经营环境的剧变,推动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步入了一个大变革时代。适应新形势,探索新道路,成为中国银行业必须思考的重大课题。

 

通过学习和借鉴促进中国银行业持续变革

在未来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还会面临这样或那样的情况和问题,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风险和挑战。未来永远是不确定的,变化本身却是永恒的,而学习则是从中寻找到确定性规律的唯一渠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一个全球经济体系和金融格局迅速变化的时代,在探索和选择中国银行业持续变革的战略与路径时,我们迫切需要学习,需要客观评价自身的能力和不足。我们需要用开放的态度和辩证的思维,去了解和把握全球银行业理论与实践的最新进展和动向,去学习和借鉴国际银行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先进理念和领先实践,去洞悉和领悟国外先进同业在经历危机沉淀后形成的一切有价值的经验和方法。我们需要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借鉴,在借鉴中把握未来,有效促进中国银行业的持续变革和稳步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金融出版社组织发起出版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人员阅读经典译丛,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译丛精选的大多是国外近年来最新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和实务的经典著作,这些著作及时、动态、全面地反映了当前国际银行业经营管理的理论前沿和实践动向,能够让我们看到经历危机的西方商业银行是如何思考、如何行动、如何调整的,这有助于我国银行业经营管理人员更好地开拓国际视野和提升专业素养,也是正处于改革和发展新起点的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十分需要的。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银行业的发展也日新月异,知识理论的更新更是一日千里,借此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人员阅读经典译丛出版之际,我衷心希望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者们能够进一步博闻广志,求真务实,求知若饥,虚心若愚,既要深植于中国经济土壤之中,又要吸收借鉴他人之经验教训,强化战略思维,树立世界眼光,提高对银行业科学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迎难而上,奋勇向前,共同开创中国银行业基业常青之事业。

(文章来源:《银行估值与价值管理》 序言)

上一篇:【悦读】从萧红小说《呼兰河传》看金融风险(上)
下一篇:【探讨】秦晓:利率市场化进入“最后一英里”

管理日志

  1. 首页
  2.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