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展望:财政政策如何加力提效,货币政策如何精准有力?|宏观经济

2023年1月9日 (上午9:52)2,073 views

作者:清华金融评论

分类:评金融, 首页

标签:无

4

文/《清华金融评论》编辑部丁开艳、王茅

各部委的年度工作会议是部署新一年工作实施路线图,明确工作重点的重要会议。近期,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召开年度工作会议,对2023年经济工作进行部署,财政政策加力提效,货币政策精准有力成为两部委部署今年经济工作的关键词,本文通过梳理对比过去两年两部委年度工作会议重点,前瞻2023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看宏观调控如何围绕市场主体精准施策,形成高质量发展合力。

2023年积极财政政策关键词:加力提效

2022年12月29日,全国财政工作视频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2022年及党的十九大以来财政工作,研究部署2023年财政工作,和2021年直接明确十项重点工作任务相比,本次全国财政工作会议重点对财政政策加力提效进行了五方面部署(见表1),具体包括:一是完善税费支持政策。二是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优化组合财政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三是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坚持有保有压。四是均衡区域间财力水平,持续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五是严肃财经纪律,严格财政收支规范管理,坚决制止违法违规举债行为,切实防范财政风险。可见加力提效的积极财政政策将是今年财政工作重点。

如何理解加力提效?

对财政政策如何加力提效,财政部部长刘昆介绍,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体现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具体体现在两方面。

所谓“加力”,就是要适度加大财政政策扩张力度。怎么加?有三个方面:一是在财政支出强度上加力。统筹财政收入、财政赤字、贴息等政策工具,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二是在专项债投资拉动上加力。合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适当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持续形成投资拉动力。三是在推动财力下沉上加力。持续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向困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

所谓“提效”,就是要提升政策效能。一方面,完善税费优惠政策,增强精准性和针对性,着力助企纾困。另一方面,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更好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有效带动扩大全社会投资,促进消费。同时,加强与货币、产业、科技、社会政策的协调配合,形成政策合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哪些措施值得期待?

当前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外部环境动荡不安。202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何加力提效,哪些具体措施能够助力经济稳定回升?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尚希认为,当前经济新的下行压力,是市场主体预期走弱、信心不足所致。就此,需要的是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发挥效能,细化、实化接续政策,形成组合效应,发挥聚合作用,尽快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增强经济恢复向好预期。

具体财政政策如何加力提效,他认为,一方面,要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财政状况、地方政府信用评级和风险防控能力等,合理确定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稳住经济大盘。

另一方面,为提高积极财政政策带来的协同效应,修复资产负债表应当成为当前宏观政策焦点问题,可以借助政府基金修复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部门要扮演好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角色,为未来增长提供基础。

中国财政预算绩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认为,202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侧重点会从以投资拉动为主逐步转向以拉动消费为主,以消费促投资,形成消费、投资并重的新格局。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认为,2023年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要特别重视市场活力的释放,增强市场主体的竞争力。困扰市场主体生产经营的因素之一是资金。财政贴息,可以四两拨千斤。财政贴息手段用得好,可以引导市场投资,激励民间投资。财政资金与金融资金共同发挥作用,形成支持市场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的合力,对于市场信心的恢复和加强也是有利的。

2023年稳健货币政策关键词:精准有力

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1月4日上午以视频形式召开,会议回顾了和总结了2022年央行的主要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在对2023年工作进行部署时,央行安排了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金融对国内需求和供给体系的支持力度等7项重点任务,与2021年年度工作会议相比,2023年的年度工作会议重点任务少了一项(见表2)其中,精准有力实施好货币政策为今年首项任务。

如何理解精准有力?

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就需要聚焦在扩大有效需求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来。具体体现在,第一,金融政策要积极配合财政政策和社会政策,多渠道增加中低收入和受疫情影响较大群体的收入,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提高消费能力。第二,以满足新市民需求为重点,开发更多适销对路的金融产品,鼓励住房、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第三,围绕教育、文化、体育、娱乐等重点领域,加强对服务消费的综合金融支持。第四,继续做好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投融资保障,同时集成更多金融资源,支持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第五,创新运用多种融资工具,推动完善社会领域投融资机制,加快社会领域补短板。第六,以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为重点,持续优化结算、融资、保险等进出口贸易金融服务,巩固拓展外贸竞争新优势。

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2022年12月17日在“2022—2023中国经济年会”上就2023年货币政策如何精准发力进行解读,他介绍,2023年货币政策可以概括为“总量要够、结构要准”,总量要够,就是2023货币政策的力度不能小于2022年,需要的话,还要进一步加力,除非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超出预期。

哪些措施值得期待?

对精准有力货币政策哪些具体措施值得期待?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认为,“精准有力”实际上是“结构性宽松”的另一种表述。“精准”体现在结构上,而非总量上,要在结构上加大货币政策宽松力度。“有力”是指看准关键问题、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加大对它的货币政策的投入力度。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的提法与近年来货币政策“松紧适度”“合理适度”“灵活适度”的提法不同,预计今年货币政策力度将会加大,降准、降息等总量政策将会择机推出,各种结构性政策工具也有望加量。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认为,今年货币政策宽松的必要性不减,也具备进一步宽松的空间。降准方面,从补充流动性缺口的角度看,今年对降准补充基础货币的诉求将强于去年,预计准备金率或有0.5个至1个百分点的下调空间。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方面,综合国内通胀压力、美联储加息节奏等来看,二季度可能是MLF降息的窗口期。

中信证券研究认为,央行工作会议将货币政策定调从“灵活”转向“精准”,意味着基于2022年国内疫情多发散发导致的经济整体修复缓慢,灵活采取各类货币政策工具稳住宏观经济大盘,会转变为更加注重于解决经济在疫后修复中的结构性问题,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适度”转向“有力”,意味着当下货币政策支持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目标较为明确,将加大力度支持扩内需和宽信用。

上一篇:美联储加息还将维持一段时间;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重要民生工作|每周金融评论(2023.1.2—2023.1.8)
下一篇:2023年展望:对人民币的信心 | 央行与货币

管理日志

  1. 首页
  2.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