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清华金融评论
标签:每周金融评论
热点聚焦
01、国常会要求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推动稳经济政策再细化再落实
据新华社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专项督查情况汇报,要求打通堵点、完善配套,充分发挥政策效应;部署进一步稳外贸稳外资举措,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会议强调,经济下行压力依然突出,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地要切实负起保一方民生福祉的责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推动稳经济政策再细化再落实,进一步释放政策效应,确保二季度经济合理增长,稳住经济大盘。
会议指出,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稳外贸稳外资事关经济全局、就业大局,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在落实已出台稳外贸稳外资政策同时,进一步加大支持。
《清华金融评论》观察
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等面临新挑战。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稳经济大盘,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江苏、吉林、河南、上海、广东、浙江、北京、天津、江西、福建等10多个省区市出台了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方案及配套政策。
会议指出,近期国务院派出督查组,对12个省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开展专项督查。在督查中同时也发现,有的地方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不精准、工作简单化“一刀切”、乱收费乱罚款等问题。
政策再好,也靠大家去落实,政策效果不会自动实现。好政策重在落实,也难在落实。当前正处于决定我国全年经济走势的关键节点,一揽子政策措施要尽快落地见效,确保及时落实到位,尽早对稳住经济和助企纾困等产生更大政策效应。最大限度发挥稳增长政策效力,既要形成合力,更要狠抓落实。眼下2022年第二季度还有不到20天时间,发挥各自区域内的优势,与时间“赛跑”,是今后一段时期地方政府的必然选择。(观察员/孙世选)
02、世行下调全球经济增长率预期
6月7日,世界银行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下调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至2.9%,低于1月份预测的4.1%和4月份预测的3.2%。根据世行的预测,受能源价格上涨、金融条件收紧以及俄乌冲突导致的供应中断等因素影响,2022年美国经济将增长2.5%,较此前预测下调1.2个百分点;欧元区经济增长率或放缓至2.5%;中国经济有望增长4.3%。
《清华金融评论》观察
随着全球能源和食品价格激增、俄乌冲突影响全球供应链等因素的加剧,全球通胀率预计将高于历史平均水平,而经济增长率将低于历史平均水平。全球许多经济体正同时面临高通胀和增长放缓的前景,“滞胀”(stagflation)这只灰犀牛不仅渐行渐近,且可能“陪伴”人们数年。中低收入经济体在“滞胀”中面临的挑战更大。(观察员/孙世选)
重大会议
01、欧洲央行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并正式宣布开启欧元区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
6月9日,欧洲央行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并正式宣布开启欧元区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这意味着持续8年之久的欧元区负利率时代即将结束。欧央行还在决议中将2022年欧元区的经济增幅下调至2.8%,全年通胀率则预计为6.8%。
《清华金融评论》观察
欧洲央行将于7月加息,这是11年来的首次,并将在9月再次加息,以赶上全球其他央行加息的步伐,这些央行的政策中心正从支持经济转向抑制飙升的通胀。
在利率多年处于极低水平之后,欧洲央行的此次会议标志着一个转折点,但也面临着经济增长前景减弱的风险。俄乌冲突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冲击波,尤其是在能源价格飙升并重创依赖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的欧洲之际。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5月4日将基准利率上调了50个基点,并表示可能还会有更大幅度的加息。自2021年12月以来,英国央行已经四次批准加息。
不过,更高的利率也会拖累经济增长。因此,欧洲央行要在抑制高通胀和不削弱经济活动之间取得微妙的平衡。(观察员/王茅)
重大政策
01、重大利好!医疗器械公司科创板上市指引出炉
6月10日,为进一步明确医疗器械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情形和要求,进一步完善科创板支持医疗器械”硬科技”企业上市机制,更好发挥科创板服务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实施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7号——医疗器械企业适用第五套上市标准》。
《清华金融评论》观察
从《指引》相关内容来看,主要是对申请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医疗器械企业,从核心技术产品范围、阶段性成果、市场空间、技术优势、持续经营能力、信息披露等方面作出了细化规定。总体来看,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增强了对未盈利创新型企业的包容性,已有一批创新药研发企业采用第五套上市标准在科创板成功上市,与此相比医疗器械公司相比药品的创新性更难界定,本次细则的出台将有利于鼓励医疗器械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产品研发创新,支持尚未形成一定收入规模的“硬科技”医疗器械企业在科创板发行上市。(观察员/秦婷)
重大事件
01、证监会和蚂蚁集团均否认蚂蚁重启上市传闻
近期,有媒体报道,中国证监会成立工作组评估蚂蚁集团重启上市。6月9日晚间,中国证监会回应称,证监会没有进行这方面的评估和研究工作,但支持符合条件的平台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蚂蚁集团随后公告称,正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专注落实整改工作,目前没有启动IPO的计划。
《清华金融评论》观察
蚂蚁集团于2020年7月启动“A+H”两地的上市计划,该上市计划于2020年11月被临时叫停。近日,蚂蚁集团董事会调整,新增独立董事史美伦和杨小蕾。史美伦现为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主席,并曾于2001—2004年间担任中国证监会副主席。由此引发外界对蚂蚁集团重启上市的猜测。(观察员/孙世选)
重要数字
01、中国5月份金融数据有所改观
中国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89万亿元(前值6454亿元,预期值13993亿元),同比多增3920亿元;中国5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2.79万亿元(前值9102亿元,预期值23700亿元),同比多增8399亿元;中国5月社融存量同比增长10.5%(前值10.2%,上年同期11%);中国5月末M2 同比增长11.1%(前值10.6%,预期值10.5%,上年同期8.3%)。
《清华金融评论》观察
疫情影响有所消退,在稳增长政策不断发力的推动下,5月社融、信贷双双走高,且高于预期。受复工复产带动,5月信贷规模同比大幅回升,较上月显著改善,但信贷结构仍不理想,企业长贷、居民长贷同比均大幅下降,反映地产销售仍然低迷。
5月新增社融规模超预期、仅次于2020年同期值。其中新增人民币贷款,以及政府债券融资大幅走强是主要推动因素。展望6月,疫情影响消退,叠加专项债加快发行带动下,6月社融有望继续走高。(观察员/王茅)
02、今年前5个月水利建设投资增长54%
水利部近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速,已完成水利建设投资310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090亿元,增长54%,吸纳就业人数103万人。
《清华金融评论》观察
水利是扩大有效投资、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的重要领域。今年一季度,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累计发放水利贷款687亿元,贷款余额达到10620亿元。今年以来,已有830个水利项目落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72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86亿元,增长115%。研究显示,重大水利工程每投资1000亿元可带动GDP增长0.15个百分点,增加就业岗位49万个。全面加快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充分用足用好各项政策,将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作出较大贡献。(观察员/秦婷)
03、美国5月份CPI同比增长8.6%,再创40年来新高
美东时间6月10日,美国5月份通货膨胀数据出炉。5月份CPI较上年同期的增幅达8.6%,再创40年来的新高,刷新了3月份8.5%的前高点。美国股市迅速作出反应,三大股指早盘跌幅就超过了2%,随后跌势持续一直到收盘。当日道琼斯指数下跌2.73%,标准普尔500指数下挫2.91%,纳斯达克指数跌幅最大,达3.52%。
《清华金融评论》观察
最近一段时间,市场对美联储加息前景的预期出现了波动。5月下旬,美国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Raphael Bostic)表示,美联储政策制定者在接下来的两次会议上各加息0.5个百分点后,如果通胀得到控制,可能会在9月暂停加息。
尽管博斯蒂克2022年度并没有美联储会议上的投票权,但是他这“放鸽”的明显姿态,扰乱了美联储之前传递出来的持续加息的信号,推动美股快速反弹。
在这纷扰的市场预期之下,美联储二号人物、副主席布雷纳德(Lael Brainard)6月9日表态称,市场预计美联储6—7月将分别加息50个基点是合理的,但是很难找到9月份暂停加息的理由。希望将通胀率降至2%的目标,美联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而现在说通胀已经见顶为时太早。
不过布雷纳德还是挺有讲话艺术的,其表示政策是灵活的,目前判断美联储9月份将采取何种行动还为时过早,要具体看数据表现。不难看出,未来几个月的通货膨胀和经济数据,对于美联储9月份的行动至关重要。
布雷纳德的此番表态,成功扭转了市场对美联储行动的预期,将预期拉回到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讲话前的水平。
美联储副主席布雷纳德并非是最近在公开场合对美国通胀表示担忧的唯一一位美国高官。美国现任财政部长、前美联储主席耶伦5月31日就曾表示,她在2021年预测通货膨胀率上升不会造成持续麻烦时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她说,并未完全理解过去几个月通胀对美国经济造成的冲击,未来“不能排除进一步的冲击”。
新鲜出炉的再创新高的美国5月份通胀数据,让市场进一步确认,美联储还将继续加息以控制通货膨胀。(观察员/王茅)
本文编辑:孙世选
上一篇:如何应对失业率上升和年轻人就业压力增长?| 宏观经济
下一篇:把脉中国经济,资产负债表是否真的不想奋斗?| 宏观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