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成“炒货”重灾区 监管部门出手整治 概念股降温

2021年8月11日 (上午9:13)812 views

作者:清华金融评论

分类:消息汇, 首页

标签:无

273515264148356503 (1)

针对汽车芯片市场哄抬炒作、价格高企等突出问题,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根据价格监测和举报线索,对涉嫌哄抬价格的汽车芯片经销企业立案调查。受此影响,“炒芯”降温,立昂微、芯源微、国科微、斯达半导等纷纷大幅走低。

汽车芯片成“炒货” 监管部门果断出手

进入2021年后,芯片短缺问题持续加剧,各行各业都受到芯片短缺的影响,其中DIY市场和汽车市场受损最为严重,导致许多产品缺货甚至停产。中国汽车行业缺芯情况仍在持续,芯片价格大幅攀升。据多家车企反馈,各类型芯片价格普遍上涨了5倍到20倍。目前,包括大众、丰田、福特、戴姆勒等多家车企宣布,因半导体芯片供应不得不调整生产计划。图片

根据咨询公司艾睿铂(AlixPartners)最新预测,全球“缺芯”将导致2021年汽车制造商营收损失11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145亿元)。同时,2021年的汽车净产量总计会减少390万辆。
在“缺芯”背景下,部分经销企业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使汽车缺“芯”问题雪上加霜。6月19日,在2021中国汽车论坛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副秘书长叶盛基表示,“由于当前汽车芯片供应缺口、恢复周期等信息的不清晰,市场上出现芯片分销商囤货居奇、漫天要价情况。同时,企业也选择大量囤货扫货,提高芯片库存,来抵御未来的风险,进一步加剧了当前芯片短缺困境。”
“这一轮涨价是从今年年初开始的,(汽车)芯片在主流渠道可能涨了5-10倍,非主流渠道甚至可能涨了10-20倍。”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说。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已出手打压哄抬价格和囤货的现象。在7月16日,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表示,工信部将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加强宣传引导和政策解读,支持上下游行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引导产业链上下游稳定原材料供应和产供销配套协作,协同应对市场价格波动风险,要坚决打击囤积居奇、恶意炒作、哄抬价格的行为。
近一个月来,A股芯片概念的炒作开始出现降温趋势。例如,华鹏飞股价在4月中旬至7月中旬,短短3个月的时间暴涨300%,但自7月中旬以来,不到20个交易,华鹏飞股价又暴跌逾50%。
央视财经热评撰文指出,“缺芯”不是“炒芯”的理由,奉劝“炒芯”者悬崖勒马,立即“收手”。
市场监管总局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关注芯片等重要商品市场价格秩序,进一步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
近日由于市场监管局的表态和央视财经发表评论的影响,“炒芯”进一步降温。8月9日,立昂微、芯源微、国科微、斯达半导等纷纷大幅走低。芯片ETF、芯片基金、半导体ETF等盘中均大跌5%以上。而芯片股的大跌,也带动锂电池、氮化镓、半导体等科技板块大幅回调。8月10日,立昂微、芯源微、国科微、斯达半导继续下跌态势,例如国科微下跌4.53%,芯源微下跌5.61%。
兴业证券认为,继工信部之后市场监管总局再度出手,推动恢复芯片市场价格秩序,促进芯片产业健康发展。伴随芯片产能供给恢复,预计芯片供应三季度将有望逐步恢复正常。
全球缺芯下迎来资本盛宴

在缺芯背景下,芯片企业成为被各路资本追捧的“香饽饽”。云岫资本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20年7月到2021年6月的近一年间,有534家半导体公司获得融资,总金额达到1526亿元人民币。而就在最近,浙江也有三家芯片领域企业获融资,其中两家为杭企。

2020年国务院发布了《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目的就是从国家层面,给28纳米以下芯片生产企业以政策、税收等方面的有力加持。
7月25日,BYD半导体等10家申请创业板IPO审核状态变更为“已问询”。这代表比亚迪半导体独立上市又推进了一步。此前6月30日,比亚迪发布公告称,旗下分拆子公司比亚迪半导体至创业板上市申请获得深交所受理。
8月5日,富士康就宣布,已经以25.2亿元新台币(约合908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旺宏电子的一家芯片工厂。该公司计划制造汽车芯片,进军电动汽车市场。
8月9日,上汽集团在与投资者互动时表示,在芯片方面公司已经投了包括地平线、黑芝麻等在内的十几家国内头部芯片公司。
“如今汽车产业、PC产业以及智能手机产业,都对上游的芯片有着强需求,因此整个行业会出现涨价情况,这个情况还会延续到下半年。”业内人士认为,人们对服务器芯片的旺盛需求,将为半导体行业增添更多动力。

上一篇:汇改六周年 | “8·11”汇改六周年:让市场决定人民币汇率
下一篇:最新关注:前瞻、回顾、精彩观点、数字

管理日志

  1. 首页
  2.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