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xingbinxin
标签:移动支付
评论:没有评论
文/本刊编辑 邢缤心
移动支付比以往更加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了。
想象一下,当你在购物的时候,不需要出示银行卡,输入密码,只要手机靠近点一下指纹就能实现支付过程。
这并不稀奇,而且已经在开始应用。如果你在美国,并且有一台iPhone 6或者6 Plus,当你在苹果的合作商家消费的时候,你就可以利用系统中的Apple Pay功能,借助近场通信技术(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只需让iPhone 靠近非接触式感应器,同时将手指放在指纹识别器Touch ID 上,就可以完成支付。苹果将为每一笔交易设立独立的验证码,因此,用户不用担心信息会泄露给商家,当然,苹果也不会存储用户的任何信息,也没有资金池,仅仅是一个通道。
所以,用一个公式总结一下:Apple Pay = NFC + 指纹识别 + 信用卡帐号体系 + 现代网络安全技术 + 现有支付体系。这是一个完美的支付闭环。
目前,美国运通、万事达和维萨(Visa)已经和苹果达成合作,美国银行等6家银行也参与其中,这样一来,苹果将覆盖约八成的美国信用卡用户。此外,包括麦当劳、赛百味、星巴克、迪士尼宠物店Petco等大型连锁店,也成为Apple Pay的合作伙伴。
在美国,Apple Pay的推出,给移动支付市场的格局带来的是一个最大的变数,那么,在中国,到底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还是“强龙不压地头蛇”呢?
前景广阔,竞争激烈
现在,智能手机已经逐渐成为商业的核心。自从移动互联网兴起以来,移动支付一直都是巨头们跃跃欲试的热门业务。因为我们的手机已经不是严格上的手机,而是每天必须随身携带的智能终端,它已经整合了我们随身携带的各种物品,将来,也会包括钱包。
Apple Pay的推出无疑迎合了这一趋势。据欧洲商情市场调研公司Euromonitor提供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移动交易额已经达到了1100亿美元。这是一座巨大的“金矿”,就看谁的“挖掘机”更好更快了!
凭借着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其最擅长的软硬件整合能力,Apple Pay一经推出,就广受好评。而且,苹果如果想成为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移动支付公司,它有着先天的优势:有8亿人已经在iTunes中绑定了自己的信用卡;iPhone的累计销量已经超过5亿部。
但是,即便热心的果粉们给予了Apple Pay极大的支持,但是,Apple Pay能否像乔布斯时代一样所向披靡,仍然受制于诸多因素。
我们知道,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轻易改变。在欧美,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信用卡消费的消费者,目前仅有3%至7%的用户会选择用手机支付购买咖啡、书籍或是其他实体店中的商品。无限忠诚的果粉们能否接受Apple Pay,我们暂时要打一个问号。使用Apple Pay真的比刷银行卡或者信用卡更快、更方便吗(传统的银行卡和信用卡已经很方便了)?指纹刷不上怎么办?手机没电了怎么办?这些问题目前实在不好回答,还需要花更多时间去做出判断。
Euromonitor提供的另一个数据显示,2014年移动设备支付额达49亿美元,而信用卡支付额则只有4.8万亿美元相比,两相比较,后者实在只能算是九牛一毛。从一个方面来讲,这说明移动设备支付的发展潜力相当巨大,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则可以看出传统支付习惯的根深蒂固。比如,Google的移动支付设备Google Wallet,虽然拥有Apple Pay的大部分功能,但却并未被广泛接受。有了这个前车之鉴,不由得苹果不谨慎行事。
还有一个数据,苹果宣称,目前,公司在美国已经取得超过220000 家商店支持。但是,美国却有600多万家零售店。两相比较,苹果的合作伙伴所占比例仍是九牛一毛。
所以,无论果粉们对Apple Pay寄予多大的希望和热情,出门的时候,恐怕暂时仍然摆脱不了现金、银行卡或是信用卡。不仅如此,Apple Pay还不得不小心应对众多竞争者的跟随。各大手机厂商也纷纷抢滩NFC市场。不久前,三星公司发布的旗舰手机 NOTE4 也支持NFC+指纹支付。Google 同样在布局移动支付,在Google Wallet失败之后,基于 HCE 和 Token 令牌的产品成为其发展重点。国内厂商华为日前发布的旗舰手机MATE7,也与支付宝合作支持指纹支付。
Apple Pay的商业模式也引起了部分商家的不满,美国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就是其中之一。Apple Pay虽然不向商家收费,但刷卡费率定价权主要是由Visa和万事达主导,最终的成本还是会分摊到零售商身上。有消息称,沃尔玛正在和其它零售商(例如百思买)研发可以与Apple Pay抗衡的移动支付软件CurrentC,该软件预计于2015年上市。也就是说,至少对商家来说,Apple Pay并非不可替代。
缺席的运营商
移动支付技术有不同分支,通过区分安全模块(SE)、非接触功能模块(CLF)以及天线所在位置,至少有三种方案:第一种全手机 NFC方案,是将 SE、CLF以及天线都放在手机上,这种方案和SIM卡无关;第二种SWP 方案,是将 SE 放在SIM 卡上,而CLF和天线都放在手机上;第三种双界面卡方案,则是把SE和CLF都放在卡片上,天线可以和卡片连接不改动手机,或者是手机仅做一个天线与SIM 卡相连。
其实,在技术上,这三种方案并没有本质差别,不过,却体现了移动支付价值链上不同参与者的核心利益。换句话说,不同的方案,代表着不同的利益分配方式。
苹果采用了第一种方案。这个方案最直接地体现了终端厂商的核心利益,没有考虑移动运营商的利益,却独独没有了运营商的位置。
不过,也只有苹果这样的厂商,凭借强大的品牌号召力,才敢这样对移动运营商的强势地位发起挑战。
其实,对我们来说,NFC技术并不陌生,在其发明后的十多年时间里,我们生活里已经有诸多领域运用了这一技术,比如,在过去几年,中国大量应用了采用NFC标准的非接触式公交卡,再比如,我们经常使用的饭卡、门卡等等。
但是,在支付领域,NFC技术却始终只是其他支付方式的补充。不能不说,这与参与者之间的利益分配有着莫大的干系。其实,谷歌钱包的失败也说明移动支付的普及不是技术上的问题,而是利益协调问题。而苹果则率先向运营商发起了挑战。
事实上,在另一个领域,苹果也开始向运营商发起了试探性的进攻。
新出炉的iPad Air 2和iPad mini 3都会配备一张可以适用于多家运营商服务的可重复编程的“苹果SIM卡”,用户只需在系统中进行简单的操作就能完成运营商和套餐的切换。市场上一直有传言,说是苹果最终的目标是要干掉SIM卡,看来,这个传言越来越像真的了,苹果的确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颠覆并不是能够轻易预测和遇到的东西。没有了SIM卡,苹果会成为通信世界的霸主吗?没有了运营商的Apple Pay会一统移动支付的江湖吗?现在我们还没有答案,只能继续观察。
无法忽视的中国市场
10月17日,苹果公司iPhone6正式在中国内地市场发售。不过,Apple Pay服务,并未同期向中国内地用户开放。有消息称,苹果公司正与中国银联等多方展开谈判。不但如此,早有开发者在 iOS 8 的系统代码中发现 Apple Pay 将支持中国银联的代码。在这一过程中,却不见中国运营商的踪影。
“科技重心在美国,消费重心在中国。”中国是苹果无论如何都不会忽视的巨大市场。
但是,虽然苹果的品牌和Apple Pay的技术已经无可挑剔,但是,Apple Pay要想在中国顺利地实现本土化,恐怕还要“过五关斩六将”。
目前,国内移动支付主要有两条轨道,一是银联主推的NFC支付,一个是由微信和支付宝主推的依靠互联网通道的移动支付技术。前者有长时间的沉淀,银行们对此已深耕多年,而后者则是刚刚涌现的后起之秀,两股力量基本上都有一统天下的野心。
苹果当然会选择跟银联合作,共同对抗微信和支付宝。而现实却很骨感,苹果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如何说服银联一起与之愉快合作,其次是如何与中国政府建立良好的关系。
苹果一向强势,在美国如此,在中国也是如此,从iPhone入华与运营商谈判的漫长过程,就可见一斑。因为苹果背后有千千万万的果粉们的支持。但是,银联也一样的强势。谁来当老大,这是个问题。针尖对麦芒,谈判起来,恐怕仍将是个漫长的过程,好在至少目前来看,双方合作的意愿都很强烈。
更现实的的困难则在于,Apple Pay的NFC支付仍然需要改造线下大量的的POS机,要实现NFC支付需要改造现有的POS机。目前,中国大约有1000万台POS机,带NFC功能的约有300万台,据估算,这一笔改造成本就大概要70亿元人民币。对于商家来说,刚刚接受银联、运营商主导的NFC标准,而苹果Apple Pay标准又出来,究竟跟哪边,他们是否有足够的动力使用新的支付平台?
另一方面,如果Apple Pay成为中国移动支付领域的主导或者重要工具,那么,金融安全也将是中国政府考量的重要方面。
难怪库克这么着急来中国呢!库克的到来,是否能有助于解决这些混乱的局面呢?
不过,幸好我们身处一个网络无处不在的世界,移动支付并不必须要用硬件来解决,因为支付的本质无非就是数据流的交换。Apple Pay 同时支持线上支付,用户只需“一键完成”,不需再输入信用卡和地址等信息。对比线下支付的巨额改造费用,线上支付或许是Apple Pay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的领域,不过国内线上支付已经被支付宝钱包和微信支付两大玩家瓜分。
此外互联网公司拥有极高的灵活性,改造成本低,可以快速跟进,同时线上推广更加便捷。同时支付宝和微信也有进行NFC支付的尝试,包括与拥有指纹识别的终端合作,支付宝就通过与 OPPO 和华为等手机厂商的合作开展 NFC 支付。所以说,支付宝和微信在短期内也不会被Apply Pay所威胁。
无卡,有卡,远程,近程,音频,声波,生物特征等支付形态本身越来越没竞争力,而支付应用场景的创造越来越重要。支付宝和微信在国内的移动支付应用场景方面,显然要比苹果更加本土化。2014年春节时,当大众被打车软件的“补贴大战”搞得一头雾水时,其实质就是支付宝和微信砸钱推广移动支付的应用场景。卧榻之内,岂容他人鼾睡?当支付宝和微信为应用场景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如果面临强敌入侵,会不会出现“联吴抗曹”的局面呢?
一个很有意思的消息是,蚂蚁金服国际业务副总裁彭翼捷透露,今年11月,蚂蚁金服将推出的新版支付宝钱包,会新加一个新的功能,叫做支付宝海外直购,消费者可以通过海外直购,完成交税到国际物流运送一条线操作。而且,彭翼捷还透露,支付宝会先与美国的百货公司合作,国内消费者可以买到很多美国的品牌。看来,苹果在咄咄逼人的同时,要小心“后院起火”了。
当然,对于Apple Pay我们还是抱有希望的,因为苹果有着强大的生态圈在支持,Apple Pay入华是否能够“猛龙过江”,成为苹果帝国的一块基石,最终还是要看苹果是否会下大力气在中国进行推广,应对之策是否得利,毕竟,无论是合作伙伴,还是竞争对手,哪个都不好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