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岷峰:提升中小微企业发展韧性路径研究 | 宏观经济

2020年6月3日 (上午9:15)770 views

作者:清华金融评论

分类:评金融, 首页

标签:无

4

文/江苏银行总行董事办高级会计师陆岷峰

导语
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相对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小微企业面临着诸多不可抗力事件的影响,也将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致命性威胁。面对中小微企业众多的生存危机环境,政府与社会的救助可能会解一时之渴,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微企业发展中可能存在的基因性问题。因此,中小微企业除积极借助外力救助,力求渡过危机,更应当通过苦练内功,强身健体,最大限度的实现自保,从根本上来讲需要提升中小微企业的生存能力,亦即不断提升其发展的韧性,从而实现自身可持续性发展。

 

新冠疫情下中小微企业遭遇重击

2020年一场国际国内共同遭受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俨然成为2020年初的全球“黑天鹅”事件。这场“黑天鹅”事件将在今年甚至更长时间对国际国内社会经济金融产生深度影响。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规模大,国际关联度高,经济连续性一旦被打破后所带来的影响程度深,其直接影响是多个行业产业供应链完全被打断,供应链上下游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三流”中断。从单个中小微企业来看,由于企业经营的产、供、销环节均受到不同程度中断影响,一些企业处于停工停产状态,一些有国外订单的中小微企业,还面临巨额的合同违约罚金,中小微企业受损冲击最为严重和最为直接。

面对疫情造成的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负面冲击,党中央国务院、金融机构等同时出手,多措并举救助中小微企业。一是国务院通过成立联防联控机制,促进各部门通力合作,协调落实对中小微企业帮扶的各项政策措施,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金融支持措施,部署进一步畅通产业链资金链,推动各环节协同复工复产。二是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定向降准释放长期资金,通过银行传导有利于促进降低小微、民营企业贷款实际利率,直接支持实体经济。三是银保监会紧紧围绕疫情防控需求,自1月26日以来单独或会同相关部委相继出台8份做好疫情防控金融服务文件,督促银行保险机构开辟金融服务绿色通道。四是全国各大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创新金融产品,疫情期间全程提供线上化服务,对符合条件、流动性遇到暂时困难的中小微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贷款本金给予临时性延期偿还安排,并新增优惠利率贷款。据统计,截至3月15,银行保险机构和行业协会累计捐款25亿元,银行业金融机构为抗击疫情提供信贷支持超过1、5万亿元,保险公司捐赠风险保额达15.7万亿元。

尽管国家出台各种金融救助措施,但对于众多的中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仍然是供不应求。其中,部分发展韧性强的中小微企业由于平时管理到位,借助外部救助、对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有了个缓冲,仍然能坚强地存活下来;而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却因财务脆弱性面临破产倒闭的风险。实践证明,在遇到不可抗力的风险时,中小微企业不仅仅需要借助于外力援助,更重要的是通过发展韧性进行自救。

发展韧性决定中小微企业生存寿命

韧性是物理学上的概念,主要用来描述材料的某种材质特性,它表示一种材料当在塑性变形和破裂过程中所能吸收能量的能力,通俗讲是指材料受到使其发生形变的力时对折断的抵抗能力,专业术语为材料在断裂前所能吸收的能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用坚持多长时间来表示其韧性,韧性越好,时间越长,发生脆性断裂的可能性越小,

将物理学中的韧性概念引用到企业经营领域也就是企业的发展韧性。中小微企业的韧性概念虽是一个质量指标,但是可以数量化来表示。中小微企业发展韧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中小微企业所能承受多大的压力以及承受同样的不可抗力所能坚持的时间长度。不同的中小微企业其韧性数值是不一样的,其承受市场的能力是有所差别的。

根据迪普思数字经济研究所对1000户制造业中小微企业抽样调查,综合中小微企业的原材料库存、现金、应收帐款、银行授信等四大要素的影响情况下,在同一时间内,中小微企业承受的不同因素的影响力韧性不同。

如果企业发不出职工工资,企业的韧性为三个月,就是说三个月后仍发不出工资,企业可能就陷入退出市场的可能;如果无库存现金(含银行存款),企业韧性为二个月,也就是顶多能维持两个月时间;如一直拖欠应付账款,平均能坚持5个月;如果几个影响因素同时叠加影响,其韧性一般为最短的月份,即约坚持二个月时间。

对于同一项目的影响,不同企业的韧性也即坚持生存的时间也是有所差别的,总体上是两头小,中间大。在受到同样力度或事件不可抗力的影响来袭的情况下,能坚持一个月的占调查样本数的15%,能坚持五个月以上的仅占8%,超过65%的中小微企业能坚持2-3个月。

市场经济条件下,来自自然、社会、政治、经济等多种不确定因素的事件的发生,对于中小微企业生存而言都可能形成不可抗力,但是中小微企业本来的求生能力就很强,要想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稳步健康发展,不断提升中小微企业发展韧性也就显得十分必要。

提升中小微企业发展韧性路径

面对市场经济发展巨大的不确定性,不可抗力的事件发生也会常态化,只是影响程度不同而已,因此,中小微企业应对措施也应当常态化。在现行的金融体制背景下,无任何不可抗力影响时,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与融资贵的难题一直未能根本解决,而在不可抗力影响背景下中小微企业的处境更是雪上加霜。商业性金融机构所能出台的金融帮扶政策落地也只能是在有限的范围之内,确保其自身业务风险安全可控是其帮扶的底限。即使在新冠病毒疫情危机形势下,各级政府和金融监管机构纷纷出台帮扶政策,但“好政策”落“好地”还是有各种困难,最能到位的政策都是基于财政贴息、专项再贷款、缓贷、续贷等,新增信贷资金难度往往很大,很多中小微企业仍将处于生存发展的绝境边缘。因此,中小微企业应对突如其来的危机除了依赖政府与社会的外援救助,更重要的还是要通过以下七个方面加强日常发展韧性“基本功”的训练,不断提升其发展韧性、增强发展韧劲才是应对各种危机的根本保证。

韧性源于社会责任性。面对危机,政府、金融机构及社会各界对中小微企业及时输血救助是其必须的主动作为,若没有外援的扶助,中小微企业生存更加困难,或生存下来也很难很快地恢复其发展的活力。当然,政府、金融机构及社会各界对中小微企业的救助也是有前提条件的,并不会“大水漫灌式”因小而救助,而主要取决于中小微企业的社会责任性,即其已经承担或未来能承担的社会责任。因此,中小微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要积极、主动的履行社会责任,首先要尽最大限度接受劳动者就业,为中下层低端人员提供工作的机会;其次要坚守产业导向,积极将企业的发展目标与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发展目标相一致,助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第三是要坚持以科技为引领,持续进行产品创新,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提升企业的科技含量;第四是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特别要坚持绿色发展,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在服务社会各方面充分履行社会责任,发挥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稳定器”作用,成为社会、区域等不可或缺的市场微观经济主体。

韧性源于金融融合性。在金融生态体系中,商业银行是金融运行的主体,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商业银行更是支持中小微企业最主要的主力军,当碰到不可抗力时,中小微企业的群体能否熬过冬天关键看商业银行的作为。据中国银行业协会不完全统计,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国134家城市商业银行和18家民营银行全部出台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金融服务具体措施,到3月5日止提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专项授信等信贷支持2539.99亿元,捐赠款项物资5.27亿元。因此,在特殊困难时间,商业银行能不抽贷、不断贷,对于贷款到期还要进行无条件续贷,根据中小微企业韧性具体情况,按照具体用途、时间等决定信贷支持的力度与期限,实行最优惠的贷款利率,切实减轻中小微企业的负担,保证中小微企业度过困难期。金融机构以上这些举措的有效落实,前提是中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保持良好的融合度,即中小微企业要取得所服务的金融机构充分的理解与信任。因此,中小微企业首先要选择与其相对等的1-2金融机构作为主要合作机构,不宜多头开户,多头授信,其次要保持一个良好的沟通,对于企业的所有经营行为,包括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等等及时与主办银行进行交流;第三是要严格格守双方合作的约定,视信用同生命,只有一直坚持信用的企业才以在危机时刻或获得信任者的过度、超常支持。

韧性源于创新成长性。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微企业均需遵循丛林法则,所面临的市场化竞争亦将日趋激烈。中小微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在产业链分工价值链上保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和发展空间,唯有具备不断创新、成长性的商业模式,保持自身产品和服务有一定不可替代性,企业才有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空间,并不断成长为大中型企业或“小而强”的中小微企业。因此,中小微企业首先要根据国内外社会经济格局,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在此基础上,选择的投资项目尽可能站在时代的前沿;其次是对于已经投入的项目,持续进行科技创新升级,积极引用行业最先进的技术;第三是大力引进科技人才,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形成自己的特有的知识产权;第四借助于外力外脑为企业发展服务,积极做好行业新发明、新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使用,不断提升企业的技术含量。

韧性源于资产流动性。保持合理的流动性强的资产是中小微企业应对危机、抵御风险最为有效的手段。当前部分中小微企业流动性的共性困难,主要是因为自身造血能力弱、融资结构不合理或者偏离主业。在不可抗力影响下,中小微企业很可能面临原材料成本上升、订单减少、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应付账款和偿债压力上升等财务性脆弱问题。中小微企业唯有保持充足的流动性资产,通过资产实时变现,只有持有足够的现金流才能帮助自身渡过短期困难,维持企业生存,一旦不可抗力影响减弱,方能迅速恢复生产经营。为此,中小微企业首先要高度重视企业的流动性管理,要制定详细的流动性管理预案,要有多个应对危机的可供选择的渠道;其次是坚持资产与负债在期限结构上要相协调,避免短债长用,特别是严禁止将流动资金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第三对于资产中要保有一部分流动性很强的票据类资产,一旦出现危机时可随时变现。

韧性源于经营数字性。随着数字技术在整个社会经济金融活动中不断深度创新应用,未来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将主要通过金融科技手段来实现。中小微企业数字化程度越高,银企信息越对称,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和服务精准度才越大。新冠疫情发生后,以江苏银行为代表的中小商业银行进一步推广“零接触线上银行贷款”等业务,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及时化解“封城”、“封路”给中小微企业无法到现场经办业务的困难,中小微企业足不出户就可完成完整的授信业务流程。因此,面对当前及未来的危机,中小微企业首先搭建企业的数字化平台,将企业整个流程、业务活动全部在平台上加以反映,不断储备自身数字资产,实行企业管理完全数字化;第二是要实现企业平台与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平台对接,保证银行与企业之间的数据能实时互换交流,实现与金融机构的无缝对接,应对可能发生的一切危机对金融合作的影响;第三是中小微企业要充分运用数字化为企业管理服务,不断提升管理的质效。

韧性源于管理科学性。任何一个行业一个企业的发展都要遵循基本的市场规律,保持发展的科学性。中小微企业要不断提升应对危机的管理水平,构建危机管理的科学的应对机制。一是要通过平时的韧性压力测试,找出企业经营中的薄弱环节和发展短板,要将韧性压力测试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来做,便于及时进行优化补强;二是要制定科学的危机应对预案;危机管理也是有规律可寻的,包括媒体应对、人心稳定、市场冲击等等,企业都应当有具体的防范措施;三是平时保持适当的负债率,中小微企业不宜过度负债,宜大力加强内源性融资,特别是通过股权融资或者长期发私募债来增加资金来源,优化中小微企业的资本结构,增强资本的抗风险能力。

韧性源于团队文化性。企业文化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的而树立形成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于中小微企业而言,树立和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显得尤为重要。当中小微企业发展遇到不可抗力的影响面临生存危机时,有一个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生死与共的团队至关重要。新冠病毒疫情发生后,众多的中小微企业职工与创始人共同喊出“与企业共存亡”口号、主动提出降薪、缓薪,这就是一种与企业风雨同舟、团结向上的文化精神体现。因此,中小微企业虽然规模小,但独特的企业文化不能少,一方面要坚决坚持党的领导,坚守党的信念,即使是非公企业,只有将爱国、爱党放在首位,爱企才有信念基础,员工的企业文化才能有一个正确的政治导向,企业的发展也才能始终融入国家发展的大局、大势当中,才能碰到困难时有足够的信心与意志;另一方面必须要塑造企业个性化的文化价值观,让员工感受到归属感和使命感,并能够在困难时期与创业者共同行,在业务快速增长中能够共同分享企业发展成果。

韧性源于市场适应性。市场这一“无形的手”对所有企业的机遇和挑战是相同的,灾情可能让众多企业失去生存的机会,但也会创造很多新的发展机会。因此,面对各种灾情,中小微企业一方面须有很强的市场适应性,将不可抗力对小微企业的负面影响转化成自身优化升级的机遇,及时化危为机,在市场中找新的机会、新的投资亮点;另一方面,中小微企业需充分利用市场调节结构的机会,对于当退出的业务坚决给予退出,断臂求生,转化结构、补足短板。

当然,面对市场诸多不可抗力,中小微企业一方面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发展韧性实现自救,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外部救助的体制机制进行保障,诸如制定救助中小微企业特别法律规定,构建中小微企业不可抗力危机预警等级机制,推动金融机构授信绿色通道等方式的变革等,通过内、外部共同努力,保证中小微企业的良性生存和发展。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编辑:王晔君

 

上一篇:百融云创:信用科技为小微金融搭建桥梁
下一篇:5月PMI数据背后的“危”与“机” | 宏观经济

管理日志

  1. 首页
  2.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