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清华金融评论
分类:总64期, 清华金融评论杂志文章, 银行与保险, 银行与信贷-总64期
标签:无
评论:没有评论
本文分析了银行资本补充的国际监管背景、政策意义与现状水平,认为鼓励商业银行通过发行多种资本补充工具补充资本,并给予资本补充债券税收优惠和流动性等支持,可为当前商业银行稳健经营,落实好防范金融风险、服务实体经济和深化改革的三大任务提供必要支持。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为了进一步减少商业银行顺周期经营行为,避免出现“大而不能倒”的问题,防范化解系统重要性金融风险,国际监管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求较危机前有明显提升。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商业银行利润增速放缓,商业银行通过利润增长内生补充资本,以满足非标回表和资产质量下行所需的资本增量和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也受到相应制约。其中仅表外非标资产回表一项就需要商业银行额外补充1570亿元至6754亿元资本,对应上市银行资本净额需要增加0.80%至3.50%。因此,巴塞尔协议III监管框架下,鼓励商业银行通过发行永续债、优先股、可转债、二级资本债券等多种资本补充工具补充资本,扩大永续债、二级资本债券等资本补充债券市场参与主体范围,并给予资本补充债券税收优惠和流动性等支持,可为当前商业银行稳健经营,落实好防范金融风险、服务实体经济和深化改革的三大任务提供必要支持。
巴塞尔协议III监管框架促使各国加强银行资本要求
首先,巴塞尔协议III要求增加银行资本的质量和数量。银行需要保持更高水平的高质量资本以应对未预期的损失。最低一级资本充足率要求从4%上调至6%,其中最少三个季度应为最高质量资本(普通股或者留存收益)。同时,巴塞尔协议III要求银行持有2.5%风险加权资产的资本保持缓冲,扣除后普通股与风险加权资产之间的最低比例实际提升至7%。银行资本下降至缓冲区间时,其自主的分配(配发股息)将受到限制。巴塞尔协议III还要求银行持有0-2.5%的逆周期缓冲资本以应对系统性风险积聚等。其次,巴塞尔协议III要求银行加强风险捕捉,市场风险资本要求显著提升。2017年巴塞尔协议III进一步修订了计算信贷风险、市场风险、信贷估值调整、操作风险的标准方法,提升了风险敏感性和可比性,降低了银行计算风险加权资产的标准差异,进一步加强银行计算最低资本要求的透明度。巴塞尔协议III提出了内部模型法计算资本要求的结果不低于标准法的72.5%,避免银行通过运用内部模型法过度降低自身资本要求。再次,巴塞尔协议III限制了银行的杠杆率。巴塞尔协议III运用杠杆比例限制银行通过借贷来进行投资和经营,降低危机时去杠杆负反馈风险。2017年巴塞尔协议III对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提出了更高的杠杆比例要求。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应当具有等于50%风险加权额外损失吸收要求的杠杆比例缓冲,最后,巴塞尔协议III加强了银行流动性要求。流动性覆盖比率要求银行持有足够危机期间30天经营的流动性资产。净稳定融资比率鼓励银行匹配其资产和负债久期。
中国政策导向支持银行补充资本支持民营与小微企业
“资管新规”“理财细则”客观上需要商业银行保有更多资本,承接从“影子银行”转回表内的非标资产,同时更好地在表内开展信贷和债券投资业务,加强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有助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充实的资本能够提升商业银行的损失吸收能力,应对经济周期下行时资产质量恶化带来的挑战;有助于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抑制商业银行开展高风险业务的冲动,降低委托代理成本;也有助于减少商业银行顺周期行为,促进金融体系趋于稳定;还有助于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促进商业银行加强对于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缓解中国经济目前增长速度下行带来的风险与压力。因此,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也被纳入中国顶层设计的框架之中,已出台多项政策措施。
商业银行资本水平现状分析
商业银行资本的主要来源包括内部资本积累和外部融资吸纳。近年来,商业银行在通过留存收益进行内部资本积累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仍不足以满足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资本需求。
截至2017年年末,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余额为29.54万亿元,其中非标准化债权资产占比为16.22%,据此测算,非标准化债权资产存量规模约为4.8万亿元。考虑到非标资产一般期限较长,假设到2020年年末“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时,在存量非标资产自然到期、非标资产转为标类资产、非标资产提前到期等假设基础上,仍有15%至35%的存量非标资产需要回归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内[假设范围基于商业银行表外理财持有的非标资产平均余额占比(16.22%)和监管规定的非标资产占比上限(35%)确定]。在上述需要回表的非标资产中,假设其中带有回购条款的股权性质资产占比为15%至35%,需要全额占用商业银行资本,其余为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等债权性质资产,按照100%的风险权重和8%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占用商业银行资本。测算结果表明,存量非标资产回表需要商业银行额外补充1570亿元至6754亿元资本,中位数为3662亿元。
截至2017年年末,26家上市银行共发行理财产品19.75万亿元,占全市场理财产品规模的67%,基于同样假设,则对应需要补充1052亿元至4525亿元资本。截至2017年年末,上市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净额为10.20万亿元,一级资本净额合计为10.90万亿元,资本净额合计为12.98万亿元,据此测算,承接存量非标资产回表需要上市银行资本净额增加0.80%至3.50%。
政策建议
首先,应鼓励商业银行通过永续债、优先股、可转债、二级资本债券等多种资本工具补充资本。普通股等传统资本补充工具能够起到充实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的作用,但是商业银行定向增发普通股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对于股票市场估值有较高要求,同时商业银行定增规模较大,在股票市场融资规模较小或估值较低的时期可能难以满足商业银行补充资本的需求。永续债、二级资本债券等资本补充债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面向机构投资者发行,无需商业银行在股票市场上市,其发行便利程度也比定向增发普通股更高,对于中小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扩大永续债、二级资本债券等资本补充债券的市场参与主体范围,以便实现真正的风险分散和有效的损失吸收。永续债、二级资本债券期限较长,且由于包含触发事件下损失吸收和减记条款,收益率高于同期限金融债券,具有良好的配置价值。商业银行资本补充债券特别适合具有较长期限负债或者长期支付承诺的社保基金、养老保险、养老基金、企业年金进行投资。建议允许并鼓励具有长期固定收益资产配置需求的社保基金、保险资金、企业年金等积极参与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券投资。同时,永续债、二级资本债券相对普通金融债的利差溢价也对理财资金具有吸引力,建议支持理财资金适当投资商业银行资本补充债券。
再次,建议研究给予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等资本补充债券税收政策优惠,以提升其投资吸引力和市场认可度。建议探索对持有到期或发行人赎回的永续债、二级资本债券票息予以税收优惠,如减免征收增值税等,以进一步提升资本补充债券综合投资收益水平,更好发挥市场作用,扩大商业银行资本补充债券的投融资规模。相较于财政资金通过汇金公司直接参与商业银行普通股定向增发,永续债、二级资本债券票息税收减免所需要的财政资金投入更小,能够更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的作用,提升支持商业银行补充资本的效率。
最后,建议进一步提升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的流动性水平。央行已创设央行票据互换工具(CBS),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可使用合格银行发行的永续债从央行换入央票,并将主体评级不低于AA的银行永续债纳入中期借贷便利(MLF)、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常备借贷便利(SLF)和再贷款合格担保品范围,提高了永续债的市场流动性。在此基础上,建议鼓励银行间市场机构投资者将政策性银行、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发行的永续债、二级资本债券作为质押式逆回购合格押品,合理设定押品折扣率,以提升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的流动性价值。增加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对于商业银行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的做市报价服务可得性,促进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的价值发现,通过做市机构双边报价提升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的二级市场流动性。
(杨乐为中国银行总行司库投资经理,白晓宇为中国银行总行司库高级投资经理。本文编辑/王蕾)
上一篇:俞勇: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管理:监管变革与能力提升
下一篇:张健华:建立银行服务中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