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清华金融评论
分类:封面专题, 封面专题-总10期, 总10期, 清华金融评论杂志文章
标签:连平
评论:没有评论
文/连平 本文编辑/彭晓云
连平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自贸区金融改革将成为银行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的实践“窗口”。以自贸区建设为契机,积极参与各项改革,是商业银行提高经营能力、促进业务转型及产品创新的重要发展机遇。同时基于自贸区金融业务特殊的风险属性,商业银行需实施改革创新,尽快建立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机制。
2013年9月,我国做出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区”)的重大决策,希望通过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改革试点推进贸易发展方式转变,并以此为基点在深化金融改革、扩大投资领域的开放、转变政府职能等方面推动多项制度创新。以自贸区建设为契机,积极参与各项改革,助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是商业银行的重要社会责任,同时也是商业银行提高经营能力和促进业务转型的重要发展机遇。
金融改革是自贸区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
自贸区金融改革的任务是建立能够有效支持自贸区跨境投融资和贸易、促进区内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这是自贸区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在国务院对建立上海自贸区提出纲领性方案以后,“一行三会”及外管局为落实国务院战略部署,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金融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实施细则,明确了自贸区金融体系的基本架构和金融改革方向。
一是为区内主体提供投融资便利,并遵循“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原则,对区内主体在境内区外和境外的投融资实行差异化的制度设计。二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主要措施包括扩大跨境人民币结算范围、提升跨境人民币使用的便利性、开辟境外人民币回流渠道等。三是推进自贸区利率市场化改革和外汇管理改革,允许境内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在区内进行大额可转让存单发行的先行先试;简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手续,进一步便利资本项目外汇管理。四是通过放松机构和业务准入开放自贸区金融服务业务。五是建立自贸区风险防控体系,建立有利于风险管理的账户体系和综合信息监管平台,并对区内金融机构资本管理、资产负债管理、风险管理等提出监管细则。
自贸区金融改革为商业银行提供了重要发展机遇
自贸区金融改革将成为银行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的实践“窗口”。
随着我国外向型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和个人对跨境金融服务需求将会不断提升。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偏重国内业务,对国际业务经营环境、国际监管准则、国际业务风险了解不够,缺乏国际化业务经营管理经验和业务人才。上海自贸区按照“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总体设计框架构建了一个涵盖离在岸业务、本外币一体化、利率汇率市场化,并与国际金融市场高度接轨的金融环境,为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国际化业务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实践“窗口”,同时也为国内商业银行向国际先进同业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商业银行可借此机会建立适应国际环境和国际竞争要求的产品创新、客户服务、定价管理、资产负债管理以及风险管理等机制,同时为国际业务的全面推进培养和储备人才。
自贸区金融改革将成为银行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互联网金融不断创新的背景下,国内商业银行规模和利润增速明显放缓,加快业务转型步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商业银行的当务之急。以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为导向的自贸区金融改革为商业银行开辟新型业务、拓展收入来源带来了重要发展机遇。
从银行业务特征来看,自贸区金融改革能够为商业银行带来大量中间业务。如跨境现金管理、跨境投融资、跨境财富管理、跨境结算等。这类业务对资本和存款资源占用较少,同时具有较高的综合贡献度,有利于商业银行拓展客户、吸收低成本负债,并带动托管、顾问咨询、私人银行等其他业务。即便是占用授信额度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也因为授信提用期限短、资金循环率高、收益率可观而成为国内商业银行争先发展的业务。
从业务需求来看,自贸区重视创新和新兴产业,如允许银行与区内互联网支付机构合作为跨境电子商务提供人民币结算服务。在自贸区平等、自由和竞争的经营环境下,传统金融服务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相互碰撞和融合,有利于激发新型金融业态,进而为商业银行转型带来活力。从改革发展的角度看,自贸区的制度框架代表了我国未来金融改革和国际化发展的主导方向,随着改革试点的复制和推广,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不断推进和资本项目的逐渐开放,围绕自贸区所开展的金融服务模式在区域广度和业务深度上都将得到进一步延伸,发展潜力巨大。因此,商业银行应充分把握市场机遇,将自贸区改革作为推动业务转型的重要引擎。
自贸区金融改革为银行业务创新带来一片沃土。
围绕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的自贸区金融改革将会催生大量新的金融服务需求,同时开放创新的金融环境也将为金融产品创新,为商业银行业务拓展提供重要发展机遇。在企业国际金融业务方面,自贸区提高了区内企业在境内外的投融资便利,为商业银行发展跨境投行业务创造了有利条件;区内企业经营受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大,对利率、汇率以及国际商品价格比较敏感,商业银行可借此开展金融衍生业务帮助企业规避风险;商业银行可将托管业务嵌入企业跨境贷款、租赁、发债等各类创新业务的跨境资金流动环节中,通过业务创新提升收益。在个人跨境财富管理业务方面,自贸区允许在区内就业的个人在一定限定条件下参与包括证券投资在内的境内外投资。此项改革丰富了个人资产管理投资品种,有利于商业银行开展跨境财富管理业务和私人银行业务。同时,商业银行可以围绕此类业务进一步为客户提供结算、托(保)管、汇兑等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在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方面,自贸区金融改革扩大了人民币结算范围,并鼓励企业在限定条件下开展人民币跨境融资业务。人民币结算可以帮助企业规避汇率风险,锁定预期财务成本和收益,因此,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便利化将大大提升企业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的积极性。商业银行可在人民币跨境融资、“经常项目下”跨境结算服务、跨境电子商务结算、海外人民币债券融资等方面拓展业务机会。
在自贸区“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总体制度框架下,随着区内外汇管制和投资准入的开放,以及国际金融交易和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的建立,自贸区将成为离岸本外币资金汇集的重要场所,这为开展离岸金融交易创造了条件。目前自贸区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等领域的推进相对谨慎,而根据我国目前监管规定,离岸银行业务经营币种也只能为外币。商业银行可结合现实情况,从外汇存贷业务、国际结算等基础服务做起,积累经验,随着自贸区离岸金融业务交易币种和产品种类的不断丰富以及离岸资金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进一步提供包括本外币担保、贷款、同业拆借、衍生品交易等一系列离岸金融服务。
商业银行应把握机遇,全面提升经营管理能力
为更好地把握自贸区金融改革所带来的良好发展机遇,商业银行应尽快全面提升经营能力。自贸区与国际市场高度接轨,客户类型多元化,金融服务业务种类复杂,这些因素对商业银行经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经营环境来看,随着自贸区金融服务业的放开以及利率和汇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商业银行将面临来自国外商业银行以及境内各类金融机构的全方位竞争。从客户管理来看,随着上海自贸区服务业的开放以及政府管理方式由“正面清单”向“负面清单”转变,区内将大量聚集各类产业,部分跨国公司也会将地区总部迁移到自贸区。由于区内客户跨境跨业,业务需求各异,商业银行针对区内客户管理的难度也将增加。从业务特征来看,自贸区金融业务跨境、跨业、跨市场特征明显,业务需求灵活多样,这对商业银行产品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商业银行需要针对性地实施改革创新,全面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尽快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监管准则。一方面要加强和提升客户管理能力。加大力度完善系统建设,建立区内、境内区外和境外分支机构的联动和信息共享机制。完善客户关系管理,加强客户营销,精细化客户服务方案,以挖掘客户潜力。另一方面要大力提升产品创新能力。充分调动区内外金融子公司、分支机构业务拓展的积极性,建立区内外协同发展机制,准确把握监管和市场变化,通过提升产品创新能力、丰富产品种类、延伸业务服务链条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为有效控制自贸区适度开放条件下可能出现的风险,商业银行应尽快健全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提升风险管理能力。自贸区金融改革将逐渐消除资本项目、汇率和利率管制等制度隔离层,而区内与境内区外金融风险特征差异显著。在信用风险方面,区内客户跨境跨业,增加了商业银行客户信息管理以及信用风险评估的难度。在市场风险方面,自贸区与国际市场高度接轨,商品价格、利率和汇率波动幅度较大。在流动性风险方面,境内区外和区内之间的利率、汇率制度差异容易形成套利空间,资本项目的放开也可能造成资金较大规模的双向流动;区内优惠政策也会导致境内外资金汇集区内,形成阶段性的“资金洼地”,以上因素有可能增加区内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难度。
基于自贸区金融业务特殊的风险属性,商业银行需要尽快建立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机制。首先,商业银行要尽快将区内客户纳入信用评级体系,将集团设在区内的分支机构纳入该集团客户总体信用评级和授信管理体系,防止多头授信和管理。同时应将跨境集团客户的国别风险纳入信用风险评估之中。其次,针对国际金融市场冲击带来的市场风险,商业银行在做好风险计量和风险对冲工作的同时,要加强对国际市场分析和研究,提升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把控能力。第三,自贸区未来资金流动规模较大,一旦流动性出现紧张,远不是区内一两家金融机构能够应对的。
为此,在“流动性管理自求平衡”总体原则下,区内金融机构需要加强合作,建立联动风险预警机制,协同防范流动性风险。与此同时,区内商业银行应从区内特殊的市场环境和相对有特点的监管体制出发,形成以集团为后盾、切合实际和稳健谨慎的从严负债管理体制,以有效应对流动性风险。
上一篇:宗良,李建军,李佩珈:中国(上海)自贸区建设:原则、特点及下一步对策
下一篇:李迅雷,朱蕾:自贸区为中国资本市场创造供需新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