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清华金融评论
分类:封面专题, 封面专题-总53期, 总53期, 清华金融评论杂志文章
标签:无
评论:没有评论
近几年来以较高速度发展的银行资管业务到了关键的转型关口。本文分析了银行资管业务转型的必要性,展望了银行资管业务转型之路,并提出,在银行业资管业务转型的过程中,应通盘考虑直接融资与资本市场的深度等相关因素。
过去的十多年中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业务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发展,这使其成为金融业中最令人注目的领域之一。《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基本勾画了未来资管业务统一的功能性监管框架,也标志着银行资管业务到了关键的转型关口。这艘承载着近30万亿元财富的巨轮如何转身,不仅关系到商业银行资管业务本身的发展,也关系到整个资管产业链的重塑乃至金融体系的稳定。
银行资管业务转型的必要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在金融领域提出了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其关键抓手是实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而资源的市场化配置,需要形成市场化的价格信号,尤其是风险的定价机制。
纵观各国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规律,都是伴随社会财富增加、金融市场发展和金融工具创新发展起来的一项专业化的现代金融服务。它具备一套公正、公平、公开的运作规则,保障了资金按照市场化的原则投资运作;它通过市场化的交易行为,在价格发现、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深度和广度、引导风险资产合理定价等方面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成为实现资源市场化配置的重要手段。
前些年,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业务快速增长的背后有着特殊的经济金融背景,它是伴随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和社会融资结构变迁而产生的一种快速的金融深化过程。但也的确遇到了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刚性兑付的普遍性存在,不仅体现产品端大量产品存在隐性刚兑;而且体现在资产端,比如大量的房地产类、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类以及一些“大而不倒”的发行人发行的信用债等。刚兑听起来似乎挺负责任,但它实际上违反了风险定价的基本原理,使得愿意承担风险的人得不到溢价补偿,制造风险的主体也受不到市场的惩罚,结果是信用的滥用和资源的无效配置,进而导致商业模式的扭曲。实际上是影响行业健康发展和金融体系稳定的巨大隐患。
资产管理的本质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这里面有两层含义:第一,资产管理的基本规则是打破刚兑,只有打破刚兑才能实现对风险的市场化定价;第二,资产管理的灵魂是受托责任。资产管理人以勤勉尽责的精神追求优秀的投资业绩,筛选富有投资价值的标的;投资者以理性的理财观念追求财富的保值增值,挑选中意的资管产品。这使资产管理具有了自我优化机制:通过市场化的定价,在资金募集和投资管理两个方面实现了优胜劣汰,从而将有着特定风险和收益偏好的资本高效地配置到实体经济的优质领域。综上所述,资产管理是确立有效的风险定价机制、实现资源市场化配置的重要制度基石。
银行资管业务转型之路与展望
资管新规体现了“回归本源”的思想,并且禁止金融机构开展表内资产管理业务。预计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转型过程中,将根据业务的实际性质,分别转向为表内属性的结构性存款业务、相应的资产业务,以及真正意义上的资产管理业务,实现“桥归桥,路归路”。
保本理财产品转化为结构性存款
结构性存款指金融机构吸收的嵌入金融衍生工具的存款,主要通过与利率、汇率、指数等的波动挂钩或与某实体的信用情况挂钩,使存款人在承担一定风险的基础上获得更高收益的产品,是商业银行的一项主动性负债。2017年理财规模整体未出现上升,但结构性存款出现较大幅度增长。2018年2月个人结构性存款同比增加近70%,占比提升至44%;单位结构性存款同比增长约30%,占比超过55%。四大行结构性存款2017年之后增速出现上行,但在总额中的比重由2011年的40%以上降至约17%;全国性大型银行结构性存款增速高于四大行,中小行增速更高,占比由不足10%已提升至超过50%。预计商业银行将综合考虑经营目标、资金成本等因素制定相应的结构性存款业务目标。
部分表外非标业务回归表内
近年来,伴随降杠杆、去产能和经济基本面的好转,以及商业银行主动提升资产质量,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平稳下行,拨备覆盖率、资本充足率和盈利能力均明显回升,增强了容纳符合条件的非标业务回归表内的能力。近期监管调低拨备覆盖率和贷款拨备率要求,有利于银行加快处置不良贷款,有更强的资金实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2017年国内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由年初的13.26%增加至13.65%,流动性比例从48.75%上升至超过50%。多家银行也通过发行次级债券等多种方式增加资本充足率。在银行资管业务转型过程中,会遇到负债和资产重新调配、收入结构调整等重大挑战,但预计商业银行基本具备相应的容纳能力。
把握金融开放机遇,开辟跨境资产管理的蓝海
根据“十三五”规划,中国金融业双向开放将持续扩大,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境外投资汇兑限制将逐步放宽,企业及个人海外投资及全球资产配置的需求也会大幅增加,为离岸人民币、跨境业务和本外币组合业务带来更大发展。金融市场的开放尤其是债券市场的双向开放不仅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投资机遇,而且有助于增强大资管产业链中服务提供者的专业服务与竞争能力。在外资进入境内市场的过程中,境内商业银行可积极探索投资顾问、做市商等服务;另一方面,在境内资本“走出去”的阶段,具备全球化优势的机构可为投资者提供更丰富的跨境资产管理产品和服务。
加快资管业务本身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金融业本身属于周期性行业,但资产管理的魅力在于它可以穿越经济周期,银行资管业务应建立在实施大类资产配置策略的基础之上,避免业务结构过于单一。此外,针对客户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商业银行需要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产品和服务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避免与其他资产管理机构的同质化。
第一,银行拥有大量的客户群,具有普惠型产品的客户基础;并且有着直接掌握客户的投资需求和风险偏好的客户经理、销售渠道和专业队伍,具备提供“定制型产品+专业化服务”的基本条件。对于符合一定条件的个人投资者,根据委托人的生命周期、财务状况和风险收益偏好,设计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对于企业客户,主动挖掘其现金管理需求和投融资计划,订制相关的产品。银行还可以通过委外等方式吸收其他资管机构有着独特优势的管理技能,将之作为资产配置的一种工具,纳入整体投资组合中。
第二,银行在支付清算方面有着天然的技术和平台优势,可在增强产品的流动性、加快产品的清算速度、通过产品的抵质押为客户提供融资便利等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自身具备托管业务资格的银行,在托管、费率安排和划款时效性等方面亦占优势。
第三,银行有着众多的融资项目资源,具有结合客户的融资需求主动创造资产的能力。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和建设多层级资本市场,商业银行可以针对项目融资和股权性项目,对符合监管要求的特定客户提供另类型产品和专业服务。
最重要的是,在商业银行资管业务转型中,应赋予银行资管业务具备与其他资管机构同等的法律地位和相应的组织形式。目前基金、券商、保险等机构的资管业务均以信托关系为基础,法律关系较为清晰。而银行理财业务至今尚未具备明确的法律地位,法律关系不明晰,实际操作中一些业务也不得不采取嵌套通道的形式,增加了交易费用。要明确商业银行作为资管机构的受托责任,需要使其具备同等的法律地位;在组织形式上,其他资管机构普遍采取了公司制或合伙制的组织形式,应允许商业银行采取相应的组织形式,实现资管业务的风险隔离和激励相容。
商业银行资管业务发展的政策建议
对资产管理产品实施净值化管理,需要结合考虑银行理财产品的主要投向,以及间接融资仍有较高占比的现实状况,与发展直接融资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进程妥善衔接。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7年)》,截至2017年底,银行理财产品的标准类资产配置中,债券、银行存款、拆放同业及买入返售资产占理财产品投资余额的67.56%,其中债券资产的配置比例占42.19%。就债券市场总体而言,目前中国的债券市场存量有75.82万亿元的规模,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达到了91%。但其中只有政府债券、政策性金融债和同业存单的二级市场交易量较大,而有着25.4万亿元规模、直接服务于实体经济的信用债的流动性比较弱。而且债券的发行与交易,以场外形式的银行间市场为主。
以上情况决定了银行理财产品投资的资产,在流动性特征和估值方式等方面,与以交易所场内交易为主的产品有着较大区别。尽管近些年直接融资发展很快,但从银行理财产品所主要投资的市场和工具看,间接融资的色彩和影响仍然存在,距离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目标仍然有距离。因此,在银行业资管业务转型的过程中,应通盘考虑直接融资与资本市场的深度等相关因素。
(刘东海为中国银行投资银行与资产管理部总经理。本文编辑/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