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清华金融评论
标签:吕家进
评论:没有评论
本文分析了金融科技创新给支付清算行业带来的新机遇和挑战,认为商业银行支付清算业务应积极拥抱科技创新,同时要坚持风险底线,保持效率与安全之间的平衡,要推进跨界合作,与非银支付机构实现共赢发展,并对商业银行支付清算业务良性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提出,是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依据,也是新时代的重要特征。支付结算是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也是服务民生、促进消费的重要渠道。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中国支付清算行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金融科技创新给支付清算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当前,科技创新在人类发展历史上,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重塑全球经济,创造新产业、新业态, 同时也为支付清算行业的发展插上金色的翅膀。过去五年,数字经济呈现急速发展态势,中国将进入数字经济时代。金融科技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改变世界支付清算的格局。金融科技已成为推动支付清算产业加速融合与发展的急先锋,中国也将成为全球支付清算行业发展的新引擎,具体将表现为以下三种特征:
一是市场的参与主体更加多元化。金融科技创新推动支付产业链不断延伸,在原有以卡组织为主的支付清算模式上增加了互联网企业、商户、电信运营商、终端提供商和平台服务商等更多参与方,并分布在金融、服务、信息等各个产业。支付产业网络和规模效应更加显著。
二是支付产品和渠道更加多元化。支付方式从传统的现金、纸质票据、银行卡支付,拓展到网上支付、二维码支付、手机支付、可穿戴支付等新兴支付。市场参与主体和支付服务产品的不断扩大,重新构建了支付清算领域的生态圈。
三是支付与商业服务场景加速融合,也与其他金融服务加速融合。金融科技提供支付创新,将线上线下的边界打破并深度融合,推动商业模式重塑,使线上线下的商业服务和支付服务更加一体化,并将支付业务与商业服务场景紧密关联,推进金融服务和商业服务共同向信息化、智能化和个性化发展。金融科技也推动支付正在加速向金融其他服务领域渗透,基于支付延伸的消费信贷、投资理财、保险等金融服务快速增长,支付与其他金融服务融合趋势越来越显著。
金融科技创新给支付清算行业带来新挑战
同时我们也看到,金融科技创新使得支付清算行业面临更加复杂和多变的竞合格局,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诸多挑战。
一是市场参与者文化层面的差异与碰撞。科技能够深刻改变金融渠道、创新金融产品,但是它不改变金融的本质。科技创新一定要与先进的文化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金融的作用,更好地服务社会。在支付清算市场,由于参与各方在企业战略和商业模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更需要各方加强沟通与交流,探索与加强符合整个行业发展的共有文化基因,共同促进行业持续繁荣发展。
二是科技风险或将成为影响支付结算健康发展的首要风险点。风险管理是金融业务发展的基础,科技创新应与金融秩序保持动态均衡。目前,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的应用现在仅仅是开局和探索,还需要攻克应用难关。金融科技的发展使支付业务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关联性越来越强,再加上新兴支付业务发展的复杂性、多样性和规模化,增加了支付市场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成为支付清算业务健康发展的重要隐患。因此,保障客户信息、账户和资金安全,保障系统运行安全和业务连续性,承担反洗钱的责任和义务,成为市场参与者首要义务和责任。
三是金融科技创新给现有监管体系带来挑战。由于非银行支付结算机构不断向结算服务、证券基金、保险销售领域延伸,现有的分业监管模式难以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分业监管的机制难以防范跨界经营带来的潜在风险,需要推动支付行业监管由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转变。当前监管的部门规章,法律层级较低,约束力不强,难以有效打击披着“创新”外衣,实行社会诈骗的所谓“创新金融”。
商业银行支付清算业务需要积极拥抱科技创新
移动支付业务规模的快速发展,背后其实是市场的快速变化,商业银行作为中国金融体系中的主力军,必须以积极的心态来应对市场竞争所带来的压力与挑战,把握好转型发展机遇,主动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
首先,要创新银行卡支付产品,进一步巩固银行卡支付规模。随着数据挖掘分析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的不断演进,发卡业务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不断提高。商业银行也在不断优化和提升对客户需求的认知和分析水平,通过客户的年龄、学历、爱好、工作性质、不动产情况等多个维度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银行卡产品和服务;并不断调整银行卡产品结构,深入推动银行卡服务的网络化、移动化、便捷化、生活化,大幅提高了活卡率和交易活跃度。邮储银行就针对自身的客群特征,相继推出了具有邮储银行客群特色的青年卡、易汇通卡、+薪卡等银行卡产品。
其次,应推进新兴支付发展,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支付平台。为适应移动支付业务的高速发展,商业银行应紧密围绕自身的整体战略,采取线上线下相融合、近场和远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业务模式创新,进一步优化产品布局。近些年,各家银行均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投入,陆续推出新一代手机银行、微信银行、二维码支付等基于手机的金融产品,积极实现智能投顾、网络贷款、直销银行等的突破。商业银行也应依托自身的资源禀赋,联合社会资源,不断拓展基于生活服务、行政教育、娱乐出行等多种场景的金融服务,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支付平台,推进移动金融生态建设。
再次,应拓展普惠金融支付,推进重点地区支付基础设施建设。移动支付等新兴支付业务作为传统金融服务的有效补充,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兼顾安全与便利等优势,有利于推动实现金融服务的均等化和普惠化。根据支付清算协会的调研数据,在移动支付方面,有96.05%的用户单笔交易金额在500元以下,充分体现了移动支付服务于用户小额便民支付需求的特点。因此,如何借助数字技术,既延伸服务时空,又有效降低成本,是商业性普惠金融面临现实选择。在开展普惠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商业银行应高度重视数字技术的推广应用,不断完善服务品质,提升客户体验。近年来,多家银行着力将个人网银、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整合为品种齐全、体验良好的线上交易服务平台。以邮储银行为例,依托线下营销服务平台,实现了电子渠道与实体网络的互联互通、线下实体银行与线上虚拟银行协同发展的“大渠道”经营格局,使得客户可随时随地无障碍地获取金融服务。
然后,还应坚持风险底线,保持效率与安全之间的平衡。防风险、促规范、保安全是支付清算基础设施建设的“安身立命之本”。商业银行要根据自身特点不断深化合规经营发展的文化和理念,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统筹平衡客户体验的便捷性与风险管理的安全性。近些年,邮储银行在风险防范上不断加大力度,构建起涵盖组织保障、制度安排、信息系统以及用户管理、商户管理、终端管理、系统安全、支付应用管理、风险事件处置等内容的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能让商业银行在适应移动支付的发展形势的过程中,构建出一套更加合理的内控管理机制。
最后,应积极推进跨界合作,与非银支付机构实现共赢发展。在新技术与新规则的冲击和引领下,支付清算领域的“闭门造车”和“单打独斗”难以持续。一方面,基于支付平台的场景化应用新业态正在形成,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出于自身业务发展需要,希望通过构建自己的支付平台以完善相关产业链布局。另一方面,一些支付服务商利用支付服务的专业化优势深入企业的财务资金网络,向大商户的垂直行业以及增值服务渗透。为此,商业银行需要积极推进跨界合作,重视和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合作共赢发展,强化网银、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直销银行与不同支付场景的深度融合。
商业银行支付清算业务发展的几点政策建议
近年,监管部门主动适应支付清算行业创新发展步伐,持续完善行业顶层设计,推进各项制度落地生根,加快支付清算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从政策的运行情况来看,还有进一步优化完善的空间。
一是坚持创新和规范并重,积极构建多层次制度规范体系。支付体系的安全关系到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进而影响到社会经济稳定。金融科技创新带来的支付清算市场呈现高技术性、虚拟性、复杂性的特点,因此,应加紧完善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在法律层面上明确市场参与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在建立健全信息保护、市场准入、风险防范等规章制度基础上,提升支付清算行业监管的法律层级,促进支付业务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二是加快数据标准化建设,全面构建资源共享的支付市场环境。随着金融科技创新,支付行业各方在数据安全与信息共享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但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数据安全共享机制。建议市场各方参与者规范使用标准,打破数据孤岛,建立数据资源共享机制,让数据使用有规可循,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三是遵循技术中立原则,按照金融本质实施监管。科技创新有助于扩大服务渠道、提高效率,但改变不了金融的本质和风险特征。建议在现行监管框架下,遵循技术中立原则,要求支付清算市场参与主体遵循统一的业务规则和风险管理要求,保障支付清算市场公平,更有利于支付清算市场主体之间合作与竞争发展。
(吕家进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行长。本文编辑/王蕾)
上一篇:科技公司比拼降本增效 前隆科技开创“葛朗台”技术
下一篇:百融金服“2017中国财经界年会”上交满意答卷,荣获企业个人双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