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清华金融评论
分类: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总48期, 总48期, 清华金融评论杂志文章
标签:无
评论:没有评论
金融“脱实向虚”的背后,有着深刻体制和制度原因。要促使金融“脱虚向实”,仅靠呼吁和鼓励政策是不够的,必须深化金融改革,促使金融业加快自身的转型。
脱虚向实是金融业履行使命的必然
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业要着力回归本源,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天职,努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这是党中央、国务院针对当前金融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对金融工作做出的战略部署。
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业快速发展,金融改革有序推进,金融机构实力和风险防范能力增强。但是,随着我国经济金融环境出现重大变化,金融领域的风险和问题也开始凸显,金融机构行为日益扭曲,金融业日趋脱实向虚。表现为货币信贷资金大量涌入资产领域,频繁进出于房地产市场、股市、债市、期市,在金融领域内部循环。既推高了资产价格泡沫,加剧了金融市场震荡,也抬升了实体经济资金成本,加剧了实体经济转型的难度。同时金融业自身加杠杆动力增强,行为趋于短期化,内生风险问题日益突出。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外部因素来看,一是受经济增速下行、传统工业部门产能过剩、企业经营状况恶化等因素影响,债务违约率上升,金融资产质量恶化、信贷风险加大,慎贷心理加剧;同时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资金成本上升,借贷利差逐年收缩,参见图1,加之金融业准入管制放松和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导致市场竞争加剧,金融机构在资产端和负债端同时承受压力,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二是监管政策、信贷政策的“一刀切”加剧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经营困难,使其产生强烈的规避监管需要。而分业监管体制带来的监管不协调由给监管套利行为带来了空间。三是金融市场退出机制不健全,导致经营失败的金融机构不能市场化退出,金融机构缺少内在风险约束动力。从内部因素看,一方面金融机构普遍存在公司治理缺陷,尽管均搭建了三会一层制衡组织框架,但难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经营高效性和监督的有效性。董事参差不齐,选拔机制缺陷,监事会监督权力虚化,导致风险约束机制弱化。另一方面,现有多数金融机构的激励约束机制存在缺陷。管理层薪酬一般与当期绩效挂钩,使其仅考虑任职期间经营状况而非长期发展;考核机制则侧重规避风险和责任而非创造价值,因而很难激励员工沉下心来做好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服务。
2016年,金融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到8.4%,比2005年翻了一番,超过了大多数国家。一方面,金融业似乎过度繁荣,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对实体经济形成挤压。另一方面,金融对实体经济服务又严重不足,在创新创业、中小微企业、“三农”等领域,融资难的问题长期难以解决。针对金融供给的这种结构性扭曲,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下一步金融改革发展应围绕“脱虚向实”主题,做好为实体经济服务这篇大文章。
新形势对金融服务业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为实体经济服务”,首先要明确实体经济究竟需要什么样的金融服务。在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实体经济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新需求,为金融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当前,金融业“脱虚向实”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服务于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
具体来看,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带来的金融需求主要是:
第一,大力支持创新创业,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新动力。第二,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特别是一些中小制造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了巨大困难,或者找不到转型方向,或者没有能力实现转型战略。这就需要金融业强化与产业的融合,通过多种工具,支持这些企业抱团合作,协同发展。
第三,为并购重组提供金融服务。根据国际经验,在经济转型期,通常会带来一个并购重组的高潮。在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的过程中,并购是实现资本重组的重要途径。与传统信贷需求相比,并购融资具有不同的特点,不能简单要用传统信贷的风险管理模式。
第四,为企业提供风险管理服务。在利率汇率市场化的过程中,企业经营的风险明显加大。对这类风险的管理,也与市场需求管理和成本管理有很大的差异。由于金融的本质是价值的跨时空交换,在资金的跨期分配和跨区分配过程中获取利益,因此金融业天生是管理风险的行业,应该为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第五,大力支持绿色发展。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使我国成为全球首个将绿色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的国家。而在实现绿色发展的过程中,金融支持必不可少。尽管近两年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迅速,但是与绿色经济的发展需要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第六,更好地支持企业走出去,为走出去的企业保驾护航。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我们早已度过输出劳力、输出商品阶段,进入了输出资本时期。2016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1832亿美元,连续第二年位列世界第二。其中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701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44.1%,中国的海外投资已经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根据国际经验,企业“走出去”离不开母国金融机构的支持。在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中国大力引进外资的较早时期,发达国家外企进入中国时,后面均紧跟着本国的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专门为其提供金融服务。
此外,当中国进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之后,我们必须用更大的精力来推动共享,帮助“三农”、偏远地区、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发展经济和摆脱贫困,如何发展普惠金融,也是新时期对金融服务的新要求。
相比上述新需求,我国金融业的不适应性凸显。一是以抵押担保为风险防范手段的信贷文化不能适应创新创业的需要。进一步看,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结构与技术和市场不确定性强、缺少信用、抵押品和现金流的创新创业活动天生是不相匹配的。由于银行自有资本只有10%左右,其余90%的资金来自他人,且以短期资金为主,这就决定了银行必然以资金的安全性为经营的首要原则,为企业提供的信贷产品也主要是短期的债务性资金,而最适合创新创业活动的融资工具是长期稳定的权益性投资。但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效率不高,间接融资为主的格局短期内还难以改变。二是金融市场缺乏深度。2016年9月人民币遭遇卖压,汇率贬值压力加大,严重影响了外贸企业经营并影响到经济金融稳定。由于我国金融市场缺少风险管理工具,迫使政府不得不出手干预汇率。三是金融机构海外资产运用能力不足。我国持有3万余亿美元的巨额外汇储备,除了应对外贸需要之外,还有大量外汇资金可以用于投资。但我国金融机构的海外资产运用能力却相当弱。银行境外利润占全部利润的比重远低于西方跨国银行。四是从金融业的发展模式来看,尚未完全从追求规模数量型增长转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的提升。不少金融机构高管经营理念陈旧,缺少转型动力,尽管口头说以客户为中心,但在内部制度修订、流程改进、产品设计等方面却缺少实实在在的行动。上述问题不仅使得金融服务不能满足实体经济的现实需要,而且给金融机构自身的稳健经营和未来发展带来一些挑战。由于转型滞后,相当数量的金融机构难以应对市场准入逐渐开放、金融科技快速发展、市场竞争加剧带来的冲击,盈利能力下降,人才外流,经营压力不断加大。
深化金融改革 促使金融业“脱虚向实”
如前所述,金融“脱实向虚”的背后,有着深刻的体制和制度原因。要促使金融“脱虚向实”,仅靠呼吁和鼓励政策是不够的,必须深化金融改革,促使金融业加快自身的转型。
调整金融发展理念
在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之下成长起来的我国金融业,长期以来秉承的发展模式必然是规模速度导向。以金融机构的种类和数量、金融的资产规模、金融市场的交易量等数量标准衡量金融发展的水平。推动金融转型,首先必须调整这种传统的金融发展理念。笔者认为,衡量未来中国金融发展水平的标准至少应调整为以下几项:
第一,中资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体现金融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指标,是在全球金融市场环境中,中资金融机构为客户创造价值和实现自身价值的综合能力。因此考量中资金融机构国际竞争力的标准,不应是资产规模、营业收入的国际排位,而要看海外业务收入在全部业务的占比、海外业务利润占比等指标。
第二,金融市场的效率、规模和定价能力是否足以影响全球资金流向。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大陆股票交易所总市值位居全球第二,债券市场规模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位于全球第三。从规模来看资本市场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从资本市场的广度、深度和弹性来看,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资本市场的效率。同时受开放度不高等因素影响,中国的金融市场基本上只是一个国内市场。
第三,金融产品能否足够丰富,能够充分满足不同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我国中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融资难的现实,说明金融服务是不充分的。
第四,在国际金融市场规则的制订和修改方面有多大发言权。作为一个后发国家,中国的金融市场规则基本是在学习国外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形成的,很少能影响国际规则。
按以上四个标准衡量,中国金融发展还存在很大差距。但是,这种状况并非难以改变。例如近年来绿色金融、金融科技(FinTech)在中国发展很快,已经在国际上处于领先位置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关键是要调整金融发展理念,修正金融发展目标,使金融转型能够按照正确的方向推进。
推进间接融资体系改革
间接融资体系改革要解决好几个问题:一是通过放松市场准入管制,发展中小银行和民营金融机构,促进有效竞争。并通过购并重组,建立间接融资体系的动态调整机制,改善间接融资结构;二是推进国有大银行战略转型,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三是着力完善公司治理,建立有效的内部风险约束机制和以创造价值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四是建设普惠和绿色金融体系。通过政策导向(而不是行政命令)、价值导向、标准导向,积极引导金融机构“绿化”,强化小微企业、“三农”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导向。
在健全体制机制的基础上积极发展资本市场
发展中国资本市场、提高资本市场效率的关键,一是要通过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定位、建立各层级市场之间的联动机制,提高市场的广度、深度和弹性;二是要改变中国债券市场多重分割的局面,实现竞争公平、估值科学、监管有效;三是将保护投资者权益作为监管的重中之重,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大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实施力度;四是稳步发展衍生品市场,逐步增加衍生品产品种类,并及时放松对衍生品交易行为的行政性管制。
完善金融发展的市场环境
金融脱虚向实,需要良好的市场环境支持。具体来看,构成市场环境的要素,一是加快推进利率、汇率、费率的市场化形成机制,使资金价格真正在市场配置资源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二是建立健全经营失败金融机构的市场化退出制度,减少国家信用被滥用现象。三是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包括金融法治、登记清算系统、信用评级制度、知识产权第三方估值体系等。应加以强调的是,当前特别要加快金融法治建设。在立法层面,需要尽快填补空白(如期货法、融资租赁法、金控公司法、政策性金融机构法、地方金融监管法等),加快修订现有相关法律法规(如一行三会相关法律、公司法、金融消费者保护相关法规等);在执法层面,要改变目前偏软偏弱的局面,加大对违法违规机构的处罚力度;在司法层面,需要大幅度提高违法成本,建立有利于保护金融消费者和中小投资者的相关制度,如集体诉讼、举证责任倒置等。
(张承惠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本文编辑/丁开艳)
上一篇:高善文:出口恢复提升经济韧性
下一篇:王炯:金融业发展趋势与银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