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清华金融评论
标签:陈刚
评论:没有评论
文/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陈刚
2014年起,贵州、贵阳开始发展大数据,并把大数据提升为全省的发展战略。过去几年,贵州、贵阳在大数据发展方面努力探索,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绩。2016年,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5%,增速居全国第3位。贵州是全国第五大产煤大省,以前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能矿产业,在当前全国煤炭等行业出现困难时,依然保持这样的速度,证明贵州确实在转型。另外,贵州计算机、智能手机产量已经有大幅增长,去年计算机整机产量增长52.9%,智能手机产量增长13.9倍。继三大运营商数据中心落户贵州后,高通数据服务器芯片、华为云数据中心等重大项目陆续开工建设。贵阳作为贵州省会,去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7%,排在全国省会城市第一位;大数据产业规模1300亿元,大数据企业有4000多家,呼叫中心席位达到10万席,在全国排第五位。
过去一年,贵州、贵阳的大数据发展有几件标志性事件。2016年2月,国家正式批复贵州建设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2016年3月,2016云上贵州·大数据招商引智(北京)推介会在京举行。2016年5月,2016数博会在贵阳成功举办,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亲自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2016年9月,“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落成启用。2016年11月,工信部批复同意设立“贵阳•贵安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国家发改委批复贵州组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大数据应用技术工程实验室”。2016年12月,2016贵阳大数据与网络安全攻防演练活动成功举办,《贵阳区块链发展和应用》白皮书发布。当然,不仅仅在做数据存储、云计算,现在更多的是把大数据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加以推广。
从去年底开始,贵州、贵阳又开始一个新的探索,就是推动区块链技术运用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我们认为,尽管区块链派生于比特币,但是带来的是信用的传递和价值的传递。当前很多区块链企业、机构掌握着很好的技术,但是缺少好的应用场景。事实上,区块链不仅仅能够运用在金融领域,在很多方面也应该有它的应用前景。所以,我们开始了区块链发展和应用的探索。
回顾人类的发展历程,早期是实物记账,比如甲骨刻字、竹板刻书、纸质账本等,后来变成了电子记账,包括电子化、跨境业务、跨币结算等,再到今天区块链的出现,人类社会进入了信用记账阶段。而信用记账是开启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一个标志,它不仅仅传递金融经济的信号,也传递社会信任的信号、传递价值的信号。
《贵阳区块链发展和应用》白皮书中有几个核心观点。
核心观点之一,是互联网“三步曲”,即区块链将推进互联网完成信息互联网、价值互联网、秩序互联网的阶段演进。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早期互联网传递的是信息,即信息互联网是在实现信息共享。大数据技术的出现和应用,推动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演进。而区块链技术的出现,将让人们进入秩序互联网阶段,不仅是金融秩序,还包括社会秩序、人们的生活秩序等。因此,区块链一定不仅仅是金融专业人士的事情,更是包括政府在内社会各界的事情。
核心观点之二,是主权区块链。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必须以尊重网络主权背后的国家主权为前提。区块链发展和应用必须在国家主权架构下,实现不同参与者的互相认同,进而形成经济与社会公有价值的交付、流通、分享及增值。而国家密码标准、自主测试平台、跨链技术是主权区块链发展的三大支撑。
核心观点之三,是区块链绳网结构和块数据的有机融合。块数据是贵阳提出的一个概念,是与点数据、条数据相对应的,多维度汇聚融合形成的数据。把不同块数据的关联关系,用区块链方式表达,是提出绳网结构的核心思考。所谓绳网结构,是指实现链与链之间的数据流通、业务交互和价值交付,使区块链承载更广泛的各类价值应用,进而形成跨区域、跨场景、跨部门区块链应用的立体空间。
核心观点之四,是自主测试平台。贵阳正在搭建区块链测试平台,包括区块链场景测试子平台、区块链产品测试子平台,基于应用场景对区块链产品进行综合评价,从而营造技术、场景、产品的“沙箱”测试环境。
核心观点之五,是多链、跨链的区块链应用。客观讲,现在区块链还处在一个自由、野蛮生长的阶段。如何建立跨链之间的互融并通过跨链互融促进区块链发展?比如,可以通过跨链通信、多方签名、多方加密、信任转移等,实现多链的跨链融合,主要表现为跨链信息协调、跨链资产交换和跨链事务处理。
核心观点之六,是贵阳第一批区块链应用的三大领域12个应用场景。政用领域有政府数据共享开放、数据铁笼监管、互联网金融监管3个场景,民用领域有精准扶贫、个人数据服务中心、个人医疗健康数据、智慧出行4个场景,商用领域有票据、小微企业信用认证、数据交易与数据资产流通、供应链管理与供应链金融、货运物流5个场景。比如政府数据共享开放,通过运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在政府数据共享开放过程中有效保护个人隐私和公共安全。比如数据铁笼监管,贵阳运用大数据技术实施数据铁笼工程,旨在规范制约权力运行,现在把区块链技术与数据铁笼结合,可以进一步确保权力运行处处留痕。
以其中一个场景即“区块链+精准扶贫”为:中国还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中央政府正在用前所未有的力度解决脱贫问题。怎样把社会和政府的扶贫资金用好,而不是简单地把这些钱通过银行账户分派下去,需要对信息的精准管理。扶贫不精准,扶贫就无效。怎么做到精准? 用大数据可以把扶贫对象进行精准识别,但是,大数据并不能做到对扶贫过程中资金使用的精准监管。因此,我们提出了用区块链对扶贫资金的使用进精准监管的场景。基本思路是,围绕帮扶谁实现精准识别,围绕怎么扶实现科学帮扶,围绕如何监管实现全流程、全周期监管。一是帮扶谁。通过区块链在个人信息录入、筛选对比、识别真实信息等工作中的应用,结合指纹识别技术,对扶贫对象和扶贫干部进行双指纹确认,并将身份信息印证上链,进而实现帮扶对象的精准识别;二是怎么扶。通过运用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匹配项目资金,实现全程跟踪,有效解决各项政策落实、资金到村到户“最后一米”的问题;三是如何监管。贵州接下来几年预计有1200亿元产业扶贫资金要投入到产业扶贫当中,通过利用区块链的可追溯性,可以实现全程管理、跟踪监督、有效监管,即实现区块链信息与行为的全流程存证,精准扶贫全周期的阶段追溯与审计。
区块链的出现,真正掀开了普惠金融的序幕。基于“区块链+精准扶贫”的应用场景,可以探索诚信数据的个性化场景化信用,实现身份链的场景拓展,真正通过区块链让普惠金融走进现实中。征信和诚信是不同的概念。事实上,不仅仅要用区块链帮助金融机构做征信,还要用区块链帮助农民做诚信。以前的技术不足以解决用数据来描述一个人的诚信问题,即使用数据描述一个企业的征信问题,还很勉强。但是今天有了区块链,不仅对企业、个人的征信,而且对企业、个人的诚信都可以进行描述。这就是推动区块链在贵阳发展的原因之一。希望各界各方在区块链的发展洪流中开拓进取、携手奋进,共同开启2017区块链落地应用“元年”。
本文根据作者在第二届中国金融启蒙年会演讲整理而成。刊发于《清华金融评论》2017年4月刊,编辑:丁开艳
上一篇:浅谈金融科技的监管
下一篇:人人贷张适时:预计今年增速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