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清华金融评论
分类:国际, 国际-总33期, 总33期, 清华金融评论杂志文章
标签:无
评论:没有评论
印度是当今金砖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但印度的贫富分化、种姓制度等问题尤为尖锐。本文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三个维度分析印度的要素禀赋以及生产效率提升的可能性,认为印度有可能成为世界五大经济体之一。
在普通民众的心中,印度给人的印象是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豪宅与贫民窟共存、奇特的种姓制度等,似乎其是世界上最奇葩的国家之一。印度未来是继续作为全球最大的贫穷民主国家,还是像昔日中国一样经济腾飞,进而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呢?
在习近平总书记与印度莫迪总理签署中印加强战略协作的文件的大背景下,笔者有幸随“中国青年代表团”访问印度10天。纸上得来终觉浅,初入印度并未见识网传中的“火车外挂”“神牛挡道”,反而感觉似是回到十多年前的中国,大到房屋、车辆,小到当地人的手机、衣着,似乎都能勾得起对昔日的回忆。时光转回2005年,彼时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约为2.23万亿美元,人均产值约为1700美元;殊不知这非常接近印度2014年的经济总量及人均水平(印度GDP约为2.11万亿美元,人均产值约为1661美元)。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源泉来自于劳动力要素、资本要素和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升。中国过去“30年奇迹”的源动力也来自于这三个方面——全球最大的劳动力供给、对外开放带来的资本要素积累,以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带来的生产率提升。长期增长是独立于储蓄率的,所以认为储蓄率高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结论并不成立。笔者仅从所见真实之印度、从经济增长理论来看印度的要素禀赋以及生产率提升的可能性以窥印度经济之未来,从而判断印度经济能否像过去十年的中国一样加速增长。
劳动力要素分析
中印两国人口合计26亿之众,约占世界30%,2014年底中国人口总数为13.6亿,印度为12.7亿,两国人口总数接近;但印度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千分之1.73,远高于中国的千分之0.57。
从人口结构而言,中国正在经历老龄化的阶段,这一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0—2020年,是缓慢老龄化阶段,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的比例从6.9%上升到11.5%,20年的时间仅上升4.6个百分点;第二阶段为2020—2040年,是快速老龄化阶段,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的比重将从11.5%快速攀升到21.4%,20年的时间将上升近10个百分点,老年人口的比例第一次超过少年儿童人口的比重,将首次出现人口倒金字塔现象;第三阶段为2040—2050年,是高峰平台期,这一阶段将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绝对数量最高阶段,但人口老龄化速度放缓。而印度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将理想很多。2020年左右,印度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超过7%,印度届时将进入老年社会的行列,但较之中国足足晚20年;2020年以后,印度人口老龄化会略微加速,2050年左右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才超过14%;到2050年,印度少年儿童人口的比例仍高于老年人口的比例,仍不会出现人口倒金字塔现象。可以看出,印度人口老化并不像中国那样表现为一个急剧变化的过程,而基本上是一个渐变的平缓过程。从这一结构来看,未来印度的劳动力供给及人口抚养压力比中国要乐观。
从人力资本开发程度来看,印度人口素质总体水平上目前低于中国,主要体现在:1)印度人口平均寿命低于中国;2)印度的平均人口素质低于中国,印度成人识字率为62%,明显低于中国的95%的水平;3)印度的人类发展指数也低于中国。但印度教育经费投入比重始终名列发展中国家前茅,印度拥有世界上一流的高等教育体系。目前,在美国硅谷的信息技术人员中,有40%是印度人或印侨。国内外丰富的技术人才储备,会对印度经济发展特别是信息产业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目前印度已是仅次于美国的软件产业第二大国。
资本要素分析
客观来讲,印度和中国在资本要素方面的差距非常明显,无论是比较2014年的中国甚至和2005年的中国相比,都还有一定差距。文中,笔者拟用几个指标来衡量两国在资本要素方面的对比,比如:用货币供应量来度量对内的货币环境;外汇储备来度量对外的货币环境;外商直接投资(FDI)来测算外部长期资本进入的规模;用上市公司市值来衡量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的状况;用财政收入来衡量两国政府可用财力以及撬动经济增长的可动用资金。
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除了“上市公司市值”这个指标2014年的印度高于中国2005年的水平之外,其他指标现在的印度均低于十年前的中国。从这点上来讲,印度未来的加速增长尚需要更多资本要素的投入,特别是外部资本要素。但从我们和印方交流时了解到:“莫迪经济学”首要解决的就是资本要素问题,寄希望于通过类似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对外开放,吸引外国企业投资,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承接中国产业升级后的传统产业转移,实现“Made in India”(印度制造)的构想。莫迪甚至认为“FDI对印度民众来说是一种责任感,是发展印度的机会”。“莫迪经济学”的构想似乎在真正加速推进,2015年上半年印度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约310亿美元,高于中国的280亿美元和美国的270亿美元。按资本性支出数额估算,印度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投资目的地。
全要素生产率(TFP)分析
全要素生产率通常有三个来源:一是效率改善,二是技术进步,三是制度因素。在这几个方面印度好坏参半,印度效率低、基础设施差似乎是全世界公认的,这次我们也深刻地体会了一把低效率,基本每次是访问团员都到酒店大堂集合完毕,然后等大巴司机的到来。但印度已经意识到基础设施方面的薄弱,目前正计划大规模提升,据同行的印度问题专家介绍,莫迪政府计划把现有的德里—孟买工业走廊(DMIC)、班加罗尔—孟买经济走廊(BEMC)与规划中的阿姆利泽—德里—加尔各答工业走廊(AKIC)、东海岸工业走廊(ECEC)与清奈—班加罗尔工业走廊(CBIC)五大工业走廊整合成为一个全新的“全国工业走廊”,通过将产业和基础建设相结合,促进印度工业加速增长,实现“Made in India”。在城市建设领域,政府拨款706亿卢比的专项资金,在全印范围内打造100座“智能城市”。铁路建设也没有被政府遗忘,政府在对现有老旧的铁路线路进行翻新提速的同时,还计划修建一条长度为1700多公里的德里—钦奈高铁,未来逐渐形成一张“钻石四边形”高铁网络。
在技术进步以及制度因素方面,印度有着自己的优势,一是印度在信息、医药、电影文化等高技术产业布局较早,近年来都取得了高速发展,信息、医药产业方面的成本优势,“宝莱坞电影”的全球传播,使得其在几个很有前景的行业里都具有相对竞争优势;二是印度对所谓“西式民主”的照搬更容易在制度上受到欧美企业的认同,印方介绍时称自己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在此不表。
结语
早有学者提出“21世纪是亚洲的世纪”,在如今的世界经济版图里,可谓是“三国演绎”,北美、西欧、东北亚经济总量旗鼓相当,都在17万亿美元左右。若印度能进入加速增长阶段,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抓手,那么对于疲弱的世界经济、对于“亚洲世纪”的到来都是一种福音。可以预见,在不远的未来,世界五大经济体中将有三个出现在亚洲,
(本文编辑/孙雪强)
上一篇:英国脱欧的影响
下一篇:互联网金融监管的中美对比与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