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清华金融评论
分类:总33期, 清华金融评论杂志文章, 银行与保险, 银行与信贷-总33期
标签:无
评论:没有评论
融资难是长期困扰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近年来,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信贷上做出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信贷工厂是其中的主要模式之一。本文试从管理学角度对信贷工厂业务模式的特点、核心理念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信贷工厂是商业银行根据中小企业信贷特点,像工厂制造标准化产品一样对信贷业务进行批量化处理。具体而言,就是银行以“流水线”作业方式处理中小企业的贷款申请、审批、发放和风险控制,将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划分为营销、销售、业务申报、审批、支用、客户维护和贷后管理等环节,就像工厂流水线一样,每个生产流程都有专人负责,批量发放、批量生产,随时监控并及时预警,并对问题贷款采取软回收、信用恢复或者清收处置等手段。
从模式设计上来看,信贷工厂是按照流程银行的理念,对涉及中小企业服务特别是信贷业务的整个价值创造的流程进行分析、梳理和判断,简化流程并将各业务节点进行标准化设计,实现流程的无缝对接;通过批量化操作降低风险成本和操作成本,实现收益覆盖风险和成本。
信贷工厂业务模式契合中小企业信贷特点
中小企业制度不规范,表现在管理水平相对落后、财务报告不规范、可信性不高;中小企业的信用记录不清;缺乏可以信赖的抵押品;经营风险大,规模小、市场反应快、抗风险能力弱;资产规模小、销售收入少、资金实力弱。大多数中小企业经营时间不长,底子薄、规模小,经常会由于企业主的个人行为造成整体的经营风险上升。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呈现出较高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其所对应的中小企业信贷也具有明显有别于大企业和个人信贷的特点,如表1。
针对中小企业信贷的特点,商业银行主要从产品、审批技术和授权体系方面做了相应的设计和调整,但在流程上往往仍然沿用大企业的信贷流程或者做微调,缺少系统化设计。一旦市场和环境发生变化时,往往会走“回头路”,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因此,如果我们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信贷流程框架内开展变革,并寻求解决方案,那么问题不仅无法有效解决,而且还可能产生更多的问题。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我们所面对的问题,不可能在同一个层面找到答案”。银行要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必须转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整体信贷流程控制,必须具备较高程度的经营效率和竞争弹性。信贷工厂模式正是从中小企业信贷的特点出发,更强调从价值创造的本源出发,系统性思考整个信贷流程。
关注价值创造是信贷工厂的根本出发点
从客户角度出发,关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流程,只有满足客户需求,提供客户认可的产品和服务,银行才能够创造价值。信贷工厂从创造价值这一根本出发点入手,针对现有流程存在的问题做出全面的改革,降低风险成本和交易成本,减少浪费,实现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商业可持续发展。
一是改变信贷流程长的现状,降低风险成本和交易成本。目前,商业银行贷款审批权限较为集中。在传统信贷业务流程中,一般为客户→支行业务部门→支行贷款审批小组→支行行长→市行信贷管理部→市行分管行长→省行授信审批委员会→省行行长,层层报批。如果沿用大企业的审批流程,中小企业因为规模小、业务频度高及信息不对称,相比大企业要耗费更多的人力资源和风险成本。统计数据显示,中小企业在相同时期的贷款频率为大型企业的5倍,户均金额只相当于大型企业的5%。如果每笔贷款的程序和环节都与大企业一样,银行的单位融资成本就会很高。同时,银行为了获取中小企业的有效信息,承担了较高的交易和风险成本。据测算,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管理成本平均为大型企业的5倍左右。银行发展中小企业信贷要具有商业可持续性就必须要尽可能地降低交易和风险成本。
二是通过流程重塑,减少由于流程割裂所产生的浪费。银行信贷已经实现了较高程度的专业化分工,前中后台相分离,营销、尽职、审批乃至于贷款发放都由不同的部门来负责,整个信贷流程已经变成了分割的片段,整个流程是否科学与否得不到评价和改进。由于部门银行的职能划分,对于部门职能有益的方法常常对整体流程是有害的,局部的最优是以整体的次优作为代价的。分割的流程在专业化部门之间传递造成了延迟、错误和浪费。由于大型企业经营较为稳定,融资渠道多元化,对于银行的审批效率要求不高,部门银行的信贷流程所造成的困扰并不明显。但中小企业的特点决定了其对资金的效率要求较高,中小企业信贷也无法承担较长流程所产生的高额成本。如传统中小企业信贷中就存在着较大的浪费,耗费了银行的大量资源,主要表现为:1. 客户不经选择而出现大量客户与较低的审批通过率的矛盾;2. 传统流程耗时较长;3. 中小企业经营变化,审批通过的贷款无法支用;4. 对企业的过度审核和考察;5. 问题授信;6. 员工的创造性被浪费。因此信贷工厂的重要出发点就是重塑在信贷专业化分工中丢失的流程理念,关注从头到尾的整体信贷流程,改变部门银行中影响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的环节和问题,降低中小企业信贷中的运营成本。
信贷工厂的特点
以循证管理代替经验主义。信贷工厂改变了对管理者经验依赖的传统信贷做法,将中小企业信贷建立在循证主义的基础上,更加系统地将循证管理的方法作为指导思想。在信贷工厂模式的设计过程中,首先对中小企业的需求出发,对现有流程的节点进行分析,符合价值创造的节点保留,阻碍价值创造、形成浪费的节点就要剔除,形成简洁、高效的信贷流程;其次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设计相应的产品体系;对人员进行培训,对各节点各岗位的操作标准化,减少冗余动作和不必要的风险判断。通过产品、流程和人三者的结合,最终提升中小企业信贷创造价值的能力和服务水平,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
信贷工厂更加强调系统思维。信贷工厂运行成功的前提是学会系统思考。在信贷工厂中的每个岗位都要养成系统思考的习惯,明确在整体价值创造中的作用,从而形成持续的机制。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实务》中指出,系统思维是五项修炼的核心,系统思维可以帮助人们从局部看到整体,从表面看到本质,从静态认识动态。当前,中小企业信贷的复杂性要求商业银行运用系统思维,从中小企业业务价值创造的整个过程来全面重检业务流程,信贷工厂即是通过流程再造来实现银行收益的最大化,这是一种全新的经营思维方式:第一,业务流程是以目的为中心,关注最终结果;第二,以客户为中心,从流程的角度进行思考,从客户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银行的角度出发;第三,业务流程具有协作的特点,超越了部分环节的考虑。
信贷工厂业务模式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在部门银行的大环境中,信贷工厂的流程难以做到持续更新。中小企业信贷近年来呈现出较快的变化:一是客户要求不断提高,对于效率、成本、产品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升;二是市场的参与者不断增加,不仅有原来体系中的商业银行、民间借贷,还包括P2P、担保公司、小贷公司等多种市场主体;三是技术的不断进步,IT科技的发达、数据分析技术的提升,大数据的运用;四是变化不断增加和加快,带来种种风险和不确定性,包括政策风险、行业风险、汇率风险、担保风险等多种风险。中小企业信贷面对变化的客户需求,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快速的技术进步,环境的变化,能否快速应变,直接关系到信贷工厂的生存和发展。信贷工厂实际上要求的是较强的柔性,要根据市场情况变化做出及时的调整。但是,由于目前信贷工厂建立在商业银行的部门银行体系内,虽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是无论是在资源配置、IT系统设计还是在风险管理体系方面,都受到部门银行惯性思维的影响,每一次改革和调整都会与原有思维方式碰撞,难以按照市场要求持续更新,很容易形成“湿水泥变成干水泥”的现象。
人员专业性不足导致信贷工厂作用无法充分发挥。流程、产品、人员是保证信贷工厂良好运行的三个基础因素。其中人员的专业性更为重要,直接关系到流程的科学性和产品的风险管理能力。但目前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从业人员大多较为年轻,缺少信贷管理经验,导致信贷工厂运行不顺畅。即使通过培训和业务锻炼,中小企业从业人员具有一定的经验后,在银行内部往往会转去从事大企业信贷工作或者管理工作,难以继续从事信贷工厂经营和管理。在从业人员对信贷工厂理念缺乏理解的情况下,信贷工厂的大批量生产反而会产生更大的负面作用。
因此,实行事业部制有可能是信贷工厂未来的发展出路,从而解决流程银行与部门银行在文化上的冲突,形成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保持人员的稳定性,提升专业水平,持续优化信贷工厂模式。
(本文编辑/王蕾)
上一篇:金融衍生品微观交易的宏观内涵
下一篇:美国中小银行经营特点及对中国城商行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