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合作路径可继续“升级”

2016年7月5日 (下午1:25)2,059 views

作者:清华金融评论

分类: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总32期, 总32期, 清华金融评论杂志文章

标签:无

评论:没有评论

 

文/胡伟 中工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形式——“南南合作”已日渐成为促进国际多边合作的重要部分,中非合作是“南南合作”的重要部分,本文从一个中非合作实践者角度出发分析,指出中非合作的过程离不开国家战略顶层设计,且中非合作是互利共赢合作,而不是中国单方受惠。

2015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在约翰内斯堡主持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上将中国与整个非洲的关系定位,全面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南南合作”弥补了“南北合作”不足,且成为改善国际经济环境的积极力量,中国方面可通过加强宣传消除质疑等方式完善中非合作路径。

国家战略是大方针

金融支持是大后盾

2015年3月,中国商务部、发改委、外交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对于非洲来讲,只有中非和北非是“一带一路”所涉及的国家,与此同时中非合作也是“南南合作”中重要的体现。笔者认为,在中非合作中国家战略是大方针,金融支持是大后盾。

从中非合作的具体领域看,中非合作很多内容即是针对非洲的一些国家战略,如“三网一化”“互联互通”都是中非合作非常重要的一个战略。从数据显示看,2014年,中非贸易额达到2220亿美元,是2000年的21倍,中国连续6年稳居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

以笔者在非洲多年的从业经历来看,中非之间的“南南合作”需要顶层设计,也需要金融支持。

一方面,“南南合作”离不开国家战略大方针。2015年12月初,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南非,在约翰内斯堡召开了“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此次峰会上,中国与整个非洲的关系定位,已全部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些国家战略对支持“南南合作”发挥了积极的效果。

另一方面,金融支持对于企业“走出去”是非常重要。中国在非洲涉及的业务领域包括“三网一化”,互联互通(道路、桥梁、电站、输变电线路、水厂、机场)等各种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笔者在非洲从事多年业务工作,95%以上的业务,都是中国融资,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中国银行提供的金融帮助对助力企业“走出去”发挥了积极效果。

所以笔者认为,国家战略是大方针,金融支持是强大的后盾,有了这两项条件,企业才能有施展全身武功的平台。

中非合作是互利共赢

而非“新殖民主义”

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在中非合作过程中,国际上有少数群体在非洲散布所谓“中国威胁论”“新殖民主义”,质疑中国与非洲合作的真实意图。笔者认为,中非合作是互利共赢而非“新殖民主义”,建议中国通过加强宣传来消除质疑。

何谓“新殖民主义”?“新殖民主义”的提法主要来自西方宣传,具体表述包括批判中国掠夺资源,如安哥拉模式(2002年,长达27年的安哥拉内战终告结束,安哥拉亟须引入外部资金进行重建,西方国家却以申请条件不足为由迟迟不施以援手,中方主动提供帮助,在此后这种方式被西方媒体统一冠以“安哥拉模式”)。

对于“新殖民主义”现象,笔者作为一个在国外做工程的从业者深有体会。举一个小故事,20年前笔者去某个国家,当地儿童见到了中国人说“朋友”,20年以后笔者再回到这个地方,当地儿童称呼中国人为“阿里巴巴”,这个“阿里巴巴”在阿拉伯语意为“聪明的小偷”。

而这些“新殖民主义”主要来自西方宣传。和西方媒体宣传比,中国宣传力度明显非常不够。上述所谓“新殖民主义模式”实际是一个融资模式。具体操作模式为:通过做基础设施项目,用资源如石油进行还款。现实的情况是先期基础设施建设(修路、修桥、修机场、修电站、做供水工程)要投资很多,然后对方用石油还款,石油还款是按市场价来还,如果市场价下来,中国方面会赚一点,但是如果未来石油价格走高,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而这种模式现在已经被很多国家复制。因此,所谓的“新殖民主义”提法的产生,主要是中国在此方面宣传力度不够,未来需加强宣传,消除质疑。

总之,中非合作是互利共赢的合作,而不是中国单方受惠的合作。

(本文编辑/丁开艳)

上一篇:人民币加入SDR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下一篇:走向完善的中国反洗钱立法——《反洗钱法》颁布十周年回顾

管理日志

  1. 首页
  2.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