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观察】投贷联动业务及商业银行的对策

2016年3月25日 (下午2:01)683 views

作者:清华金融评论

分类:评金融, 首页

标签:无

评论:没有评论

 

文/昆仑银行战略投资与发展部总经理助理李建军

昆仑银行战略投资与发展部分析师马胜利

当前,投贷联动业务成为金融创新的一个热点,也是商业银行改善金融服务、支持创新创业的有益尝试。关于投贷联动以及商业银行如何扮演其中的角色,如何开展投贷联动业务,我们有如下的思考。

一、如何理解投贷联动业务和商业银行的角色

简单讲,投贷联动的主体有两个,即创投机构和商业银行。二者的合作模式,是通过信息、渠道、产品和客户为纽带,对企业提供“股权+债权”的联动投融资服务。投贷联动的目标企业,通常是创业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这种模式之所以具有现实意义,在于弥补和解决传统信贷模式下,商业银行对创新型小企业融资时风险与收益不对称的问题。

商业银行在投贷联动业务中的角色和地位主要在于,它仍然是提供信贷的间接融资,并提供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链”,不能动用自营资金来投资。目的仍然是获取利息收入为主,而不是股权回报。

二、商业银行参与投贷联动业务的可能模式

在国外的实践当中,商业银行“跟贷”模式、硅谷银行的投贷结合模式以及英国“中小企业成长基金”的创业投资模式较具代表性。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推进和金融市场的创新发展,商业银行也出现了集团化经营、产业投资基金、投贷联盟等多种方式。

从监管部门近期表态来看,未来在国内主推的投贷联动试点模式将可能采取类似于集团化、综合化经营的模式。

具体操作上,是支持银行成立类似风险投资公司或基金的方式,对创新企业给予资金支持。由于是银行自己的投资机构,因此银行对企业的经营情况会有更多的了解,有利于解决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融资风险,进而实现资本和信贷两种性质资金的有效对接。

三、商业银行参与投贷联动的前景

投贷联动业务和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密切相关,也和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差异化经营的目标有很高的契合度,可以说,投贷联动业务恰逢其时,前景可期。

一是国内经济转型为投贷联动提供了广阔市场。国家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量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蓬勃兴起,融资需求旺盛,但是融资难的问题特别突出,投贷联动在一定程度上破解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困境,使企业在成长的各个阶段享受到更全面的金融服务,市场空间巨大。

二是监管政策支持为投贷联动提供了有力保障。近年来,监管机构在鼓励创新方面,给予了金融机构大力支持,为探索投贷联动业务提供了良好的监管环境。银监会等监管部门在不同场合、通过不同形式表示要积极推动投贷联动试点,可见监管制度保障较为有利。

三是金融改革为投贷联动提供了有利环境。当前,银行业正在积极推进转型发展和深化改革,以此适应经济的新常态。金融创新是各家商业银行实现差异化经营、特色化经营的必备要素。投贷联动业务不同于传统的金融业务,汇集了商行与投行、信贷和股权等多机构、多类型业务,这对商业银行探索综合化经营业务的开展具有很高的价值。目前,国内一些银行,例如华夏银行、北京银行、上海银行、上海农商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等都已经开始探索投贷联动业务。可见,投贷联动业务开展的基础已经具备。

五、商业银行参与投贷联动的思路

一是商业银行开展投贷联动需要树立新思维。投贷联动是一种跨市场、跨机构、跨产品的业务模式,从体制机制、风险管理、专业人才等方面对商业银行提出了诸多新的课题,需要树立新的思维方式来加以研究。商业银行要整合内外部各种资源,完善配套机制,加强内外部机构多方位、多主体、多层次合作,提供系统化、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同时必须坚守风险底线。

二是商业银行开展投贷联动需要信贷审查新标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高成长、高风险、轻资产”特点决定了其信贷审查不同于传统企业贷款,商业银行需要根据其特点创新信贷审查标准,建立独立审查流程,设置专岗专职审查。特别要借助创投机构的经验,共同开展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

三是商业银行开展投贷联动需要风控新措施。在风险操作上,贷款要与投资有效隔离,做好风险缓释安排。在客户选择上,既要选择有实力的创投机构,也要选择优质客户,同时要避免过高的行业集中度。在投资比重上,应根据企业成长期的不同采取择机策略,尽量避免承担过大的企业创新风险。在人员配备上,要打造一支精通创投业务和具有良好商行信贷风控能力的跨领域专业团队。

四是商业银行开展投贷联动不宜跟风。从国际经验来看,能够成功为初创期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只是少数银行。对于想要开展投贷联动业务的国内银行来说,一定要根据自身发展战略与定位以及风险偏好、风控能力等因素综合考虑,决定是否参与投贷联动业务及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在具体业务实践中,一定要“深耕细种”,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稳步推进投贷联动业务。

本文编辑:王蕾

上一篇:【重磅】姚余栋:推动金融供给侧改革建设金融强国
下一篇:芝麻信用胡滔:判断城市信用程度的三个标准

管理日志

  1. 首页
  2.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