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清华金融评论
分类:封面专题, 封面专题-总4期, 总4期, 清华金融评论杂志文章, 首页
评论:没有评论
文/黄运成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正司局级研究员;王海东
本文编辑/王茅
建设多层次的大宗商品市场体系事关经济转型的平稳开展。本文从建设这样一个市场体系的意义入手,分析了构建多层次大宗商品市场的理论框架和目标,最后为我国多层次商品市场的发展描绘出一幅绚丽蓝图。
基于我国大宗商品市场的发展现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特点,我国多层次商品市场体系应具备期货市场、场外衍生品市场和现货市场三个基本层次。
当前,我国大宗商品市场按层次大致可以划分为期货(场内)市场、现货市场以及近年来迅速成长起来的场外衍生品市场,即地方商品交易所和一些金融机构所从事的商品衍生品业务。虽然,这三个市场层次基本上与境外成熟市场层次相吻合,但我国不同层次市场存在着管制过严、监管缺失、市场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我国宏观经济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必须依赖与现货市场相配套的风险管理市场来保障经济转型的平稳开展,仅靠现有的期货市场难以满足庞大的现货市场对于风险管理的多种多样的需求,建设多层次的大宗商品市场体系就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亟待解决的问题。
建设我国多层次大宗商品市场体系的意义
促进经济转型、金融转型、社会转型;盘活存量
商品衍生品市场是虚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商品衍生品市场可以提高实体经济流通效率、降低社会资金占用和运行成本。多层次大宗商品市场体系的建设,有利于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互联互通,优化整合供应链,降低流通环节成本,提高商品流通速度,对促进经济转型、金融转型、社会转型起到重要作用,是盘活存量、帮扶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产业升级的有效方式。
弥补对各类交易场所的监管真空,防范系统性风险
长期以来,我国大宗商品市场业态表现为初级的集贸市场与高级的期货交易所“两极”鼎立的格局,而在“两极”之间,适应市场不同需求的多种商业模式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失。2006年至2012年的短短6年多时间里,全国涌现出300多家具有相当规模、比较活跃的大宗商品“中远期”电子交易平台,交易品种涵盖能源、金属、农产品和化工产品等主要大宗商品种类。这类交易平台诞生于法规、政策的灰色地带,在自下而上的发展过程中,现代风险控制制度、交易、交割和结算制度、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及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存在不足。多层次监管体系的建立,将对这类市场机制的完善和投资者保护起到一定作用。
有效应对国际竞争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商品市场有了长足进步,但是由于基础薄弱,发展时间较短,且机制不完善导致市场效率不高,竞争力不强。国际竞争者看到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近年来加大渗透力度,其产品既有以理财产品形式进入中国的期货及衍生品品种,例如纸黄金和纸原油等,又有期货交易所开发的以中国为交割地的期货及掉期合约,例如铁矿石合约、动力煤合约等。国外交易所进入国内市场,说明我国商品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手段仍不完善,市场存在空白。多层次大宗商品市场的建设,有助于我们应对已兵临城下的国际竞争,避免国内商品定价权旁落、市场份额被鲸吞蚕食的局面。
我国多层次大宗商品市场体系构建的理论框架和目标
市场体系构建的理论框架
国内外大宗商品市场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商品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商品价格发现机制多样,交易方式多变。在组织形式上,存在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在交易者参与方式上,存在一对一的互换方式、一对多的清算方式和多对多的集中竞价方式等;在交易产品上,存在期货、期权、互换等。同时,不同的组织形式、交易者参与方式、交易产品界限难以清晰划分,又存在多种组合,从而形成多样化的市场形态。
实现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是市场体系构建的目标
市场体系的构建,首先应遵循市场化理念,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正确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以实体经济需求为导向,构建立体化、模块化、多层次的商品市场体系,提高风险管理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依法治国既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决策,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法制化,是严格依据法律制度来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监管体系,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解决市场出现的无序性、随意性和盲目性现象,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发生,保障市场参与者的利益。
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国际化的市场体系是中国适应国际分工合作的必然要求。国际化,是以开放和兼容并包的姿态,遵循“以我为主、循序渐进、安全可控、竞争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构建中国特色的市场体系,维护我国市场价格的统一性和权威性,形成“中国价格”的国际声音,提高中国市场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我国多层次商品市场体系的整体构想
基于我国大宗商品市场的发展现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特点,我国多层次商品市场体系应具备期货市场、场外衍生品市场和现货市场三个基本层次。
期货市场
根据市场结构(主要指价格发现机制)不同,期货市场可以进一步划分为集中竞价的期货市场和做市商市场。
期货市场的参与者为各类投资者。期货市场需要大量的流动性来保障定价的有效性,期货交易所有稳健的财务结构、完善的内部风险管理制度和较为严格的监管,对市场的风险事件有足够的掌控能力,所以应该设定较宽的投资者准入范围。
期货市场的交易产品为期货和期权,交易的标的为各类基础资产,只要标的符合设计标准化合约的基本要求即可,比如价格波动性强、成交量较大、可以标准化等。
场外衍生品市场
场外衍生品市场可以细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集中清算平台,为提高衍生交易合约清算效率,降低交易各方的信用风险,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场外衍生品市场应大力推动场外交易的集中清算。
第二个层次是机构间市场,也称为场外批发市场,指的是由机构承担做市商职责,在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流动性的同时,将其内部各类资产产生的风险头寸进行对冲后,以净头寸与其他机构进行交易的市场。
第三个层次是区域性交易平台及中介机构柜台市场,其价格发现机制包括现货和远期两种,交易方式可以包括现货和互换。主要市场参与者为所交易品种行业内工商业企业,在信息披露充分和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可考虑引入其他投资者。同时借鉴成熟市场发展经验,发挥金融机构的创新能力,推动银行、券商、期货公司为这类市场提供定价、做市、开发新产品等服务。期货交易所可以通过参股、控股方式与区域性交易平台展开合作;在产品设计上,引导区域性交易平台建立科学、合理的现货价格指数体系,从而为开发基于现货价格的产品奠定基础;在交易设施上,应推动建立集中清算平台为区域性交易平台提供清算服务,以降低市场中的对手方风险,从而为资信条件相对偏弱的中小企业参与中长期、较大规模的商品交易创造条件。
现货市场
现货市场的参与者一般应为产业客户,组织者为区域性交易平台,以现货交割为目的,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特点,对仓储物流等配套设施有较高的需求。(本文选自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北京证券期货研究院研究报告《多层次商品市场体系建设》,杨阳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