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清华金融评论
分类:消息汇
标签:美国
评论:没有评论
中美贸易互补性减弱 应避免贸易摩擦恶化
中方专家认为,中美经贸关系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第一,中美的投资关系正在从以前的单边投资变成双向的投资。从2012年开始,中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已经超过了美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当然从存量上来看,美国在华的直接投资远远超过中国在美国的投资。2014年,中国对美国的非金融类投资是52.4亿美元,美国对华的直接投资只有23.7亿美元。第二,中美双边贸易的互补性正在缩小。以往的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实际上是整个东亚地区的贸易顺差的转移,中方的实际增值比双边贸易顺差要小得多。当然,中国通过利用美国的市场,吸收美国的资金,改进了技术,创造了就业,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双边都是受益的。但是,中国的出口部门明显感觉到低成本的劳动力优势在快速削弱。这意味着过去中美很强的贸易互补性慢慢在减弱,而且这个趋势在未来会进一步加强。
有鉴于此,美国对华经贸政策和以往有很大改变。以往,美国对华的经贸政策是极力地把中国纳入到以美国主导的全球贸易自由化的体系之中。但是,最近几年似乎美国的政策发生了改变,一方面要打开中国市场,另一方面,在推进TPP等区域贸易安排时,将中国排除在外。虽然中美不一定是背道而驰,但至少是各搞各的。
这种政策的潜在危害很大。根据对参加2015博鳌论坛的2000多位政治家、学者、企业家所做的调研来看,影响亚洲经济、贸易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中国经济和美国经济,排在第三位的是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第四位的是欧洲经济,第五是地缘政治,排在第六的才是日本经济。因此,中美的合作对整个区域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中美的冲突、对抗和摩擦将阻碍地区发展。
因此,中美需要避免贸易摩擦的恶化,深化经贸合作。历史上,在日本的贸易结构升级的过程中,美日有过严重的贸易摩擦,从这个角度说,接下来美国会针对中国采取什么措施依然充满了不确定性。为避免出现类似美日的贸易摩擦,中美需要进一步深化经贸关系。客观上,中国经济进一步的发展和结构调整,会给美国企业更好的分享中国市场的机会。虽然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不同产品的进口增速会出现差异,但是中国的市场潜力仍然巨大。比如,中国的消费结构在升级,以前很多人出国购物,这会促使电商线上线下相结合,使得国外消费品更好地进入中国。中国的产业结构也在升级,这就给发达国家的高端设备、环保技术与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出口空间。主观上,中美也要尽可能地建立经贸合作新机制。除了让现有的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意外,随着两国经贸关系的内容不断丰富,中美需要有新的机制、新的安排来适应这些变化。
美国对中美贸易的顾虑并不正确
美国国际经济政策历来认为,外国的经济增长有利于美国的经济发展。但是,当涉及到中国的崛起时,很多人都不那么确定了。美国民众主要担心的是就业机会。当新兴经济体通过出口更多的加工品(如中国)和服务(如印度)以获得迅速增长时,这些经济体引发了公众对失业和减薪的顾虑。
PIIE高级研究员、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国际贸易与投资学教授Robert Lawrence的分析表明,这些顾虑有些是错误的。首先,和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贸易导致了许多对美国不利的后果?许多美国人因制造业就业萎缩而指责进口与贸易赤字。但事实上,更重要的诱因是美国生产率的快速增长和美国人的消费选择。其次,因为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更强大的竞争对手,与中国的贸易将让美国人生活不如以前?但Lawrence的研究发现,中国的经济增长实际上提高了美国人的生活水平。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中国还没有与美国大部分出口行业进行竞争,而且它还向美国出口的商品价格相对低廉。再次,新兴经济体需求的快速增长是过去十年油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吗?Lawrence认为,发达经济体无力增加国内石油产量是更为重要的因素,而且美国对石油已经变得更加自给自足,因此不太容易受到油价上涨的影响。
可以肯定,贸易带来了挑战。来自新兴经济体的进口产品造成了与贸易相关行业的失业。但从长远来看,和这些成本相比,美国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因而,对这些问题的正确回应不该是提高贸易壁垒,而应是提高对失业工人的救助,帮助其获得竞争技能。
Lawrence还指出,中国出口产品的结构和美国非常不同,数据也显示出发展中国家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出口上的弱重叠性。大多数中国出口产品不是和美国或其他发达国家的出口竞争,而是在和亚洲其他国家与地区竞争。
(本文由CF40研究部根据5月23日第四届“CF40-PIIE中美经济学家交流会”相关讨论内容撰写。)
上一篇:张高丽:中国正积极规划六大经济走廊建设
下一篇:张维迎:中国坏的纳什均衡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