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信用分:计算方式、应用场景以及用户隐私保护详解

2015年2月10日 (下午1:41)1,516 views

作者:张英凯

分类:编辑专栏, 评金融, 首页

标签:无

评论:没有评论

 

文/《清华金融评论》 张英凯

芝麻分是怎么计算出来的?依靠的数据来源有哪些?芝麻分未来会怎么应用?盈利模式是什么?芝麻信用相关负责人解答了相关问题。

2015年1月初,芝麻信用、腾讯征信、深圳前海征信等8家机构已获准开展个人征信业务。目前芝麻信用分功能已开始在最新版支付宝钱包上进行公测。众多网友开始在朋友圈分享比较自己的芝麻分。那么芝麻分是怎么计算出来的?依靠的数据来源有哪些?芝麻分未来会怎么应用?盈利模式是什么?芝麻信用负责人解答了相关问题。

芝麻信用分怎么计算得出的?

打开芝麻信用分发现,芝麻信用评分目前是在综合考虑了个人用户的信用历史、行为偏好、履约能力、身份特质、人脉关系五个维度的信息上计算得出的。据了解,芝麻信用的评分参考了美国的信用评分机制FICO(其评分从300到850),其中350分到550分为较差,550分到600分为中等,600分至650分为良好,650分到700分为优秀,700分到900分为极好,分数越高代表信用程度越好,违约可能性越低。

针对外界对“芝麻分”的质疑,比如采集数据单一的问题。如果仅采集用户在阿里生态系统里的信息,“芝麻分”将沦为“淘宝分”或“支付宝分”。芝麻信用商务拓展负责人邓一鸣表示,从渠道来看的话,“芝麻分”的电商数据来自阿里巴巴体系,互联网金融数据则来自蚂蚁金服,还有部分数据来自众多公共机构及合作伙伴,也有用户自主提交的数据,例如结婚证、房产证等,未来阿里系数据仅会占30%~40%权重。

根据介绍,芝麻信用已接入公安、学历学籍、工商、法院等政府部门的数据,同时也在与水电煤气等公用事业谈合作。芝麻信用可以丰富自身数据来源,公用事业单位也能利用“芝麻分”进行催收催缴。

对于目前芝麻信用分数只能在支付宝钱包上获取,因此会让人产生一种芝麻分数是支付宝附属的印象,邓一鸣表示未来芝麻分还会有独立的芝麻信用APP等其他入口。

“芝麻分”未来能实际应用于哪些场景?

传统的征信数据一般应用于信贷行业,贷款机构凭借个人征信报告判断信用风险,决定是否贷款、贷款额度、期限及利率等,“芝麻分”未来能实际应用于哪些场景?邓一鸣表示,未来P2P、银行等肯定是芝麻信用的主要客户,这些机构非常欢迎在自身掌握的信用数据之外再综合其他信用数据的参考,以便更好控制风险。

邓一鸣强调,信用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贷款领域,金融行业、生活类服务也是开拓方向。目前,企业和个人查询个人征信报告是按次收费的。邓一鸣表示,芝麻信用公测期间对合作商户暂时不收费,未来商户对“芝麻分”进行检验并意识到它的价值后,才会考虑收费方案。

按照初步设想,征信数据查询的收费应当与查询量和数据贡献度挂钩,即商户使用得越频繁,检验个人信用程度的数据回流得越多,对于“芝麻分”和其他信用产品(如信用报告)的有效性贡献度就越大,收费就会更便宜。

个人隐私如何能得到很好保护?

用户只需要点一下就能很容易得到自己的芝麻信用分。那么问题随之而来,哪些机构有权限可以查看用户的芝麻分数,个人隐私该如何保护?

对此,蚂蚁金服首席信用数据科学家俞吴杰表示,首先,央行对征信机构的运营有很严格的规定,不当使用个人征信数据会遭到严厉处罚,绝对不会采集法律禁止的信息;其次,商家每次查询个人“芝麻分”之前都会第一时间推送给个人以进行授权,且这些请求通常都是个人使用某种服务时才会发起;再次,芝麻信用员工中80%是专业技术人员,内部建立了严密的防火墙,且员工严格按照权限划分,系统也将实时监测数据调用情况。

芝麻信用已经公测,腾讯征信等也将很快上线。个人征信业务的开展,将助推建立整个信用社会。而在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开展征信业务的同时,个人隐私信息保护也已经引起关注,两者之间的界限如何界定,需要不断地去完善。在必要的时候,相应的立法也应该提上日程。(本文根据媒体报道整理,仅代表个人观点)

上一篇:从流量到存量,中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面世
下一篇:通缩临近,内需低迷,进一步宽松政策可期

管理日志

  1. 首页
  2.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