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清华金融评论
标签:无
评论:没有评论
内容简介:
《美国金融市场改革:《多德-弗兰克法案》颁布前后的反思/“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是当代财经管理名著译库中的其中一本。
过去几年里,金融领域经历了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危机。《美国金融市场改革:<多德-弗兰克法案>颁布前后的反思》中,两位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家一一兰德尔·克罗茨纳与罗伯特·希勒——阐述了美国应采取哪些措施以避免再次发生这样的金融灾难。在4位评论人作出简要评论后,作为该领域的两位知名学者,克罗茨纳与希勒分别对彼此的建议予以回应,进行了有益的对话。
作者简介:
兰德尔·克罗茨纳,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Booth School of Business)经济学教授,2006年3月至2009年1月曾担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理事。
罗伯特·希勒,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当代行为金融学的主要创始人。著有《非理性繁荣》、《动物精神》(与乔冶·阿克洛夫合著)以及《金融与好的社会》等。
精彩序言:
——哈佛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本杰明·M.弗里德曼
目前这场开始于2007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及其引发的经济衰退,成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影响最为深远的经济事件之一。在许多国家,危机给实体经济造成的影响——生产的下降、失业、投资的减少以及收入和利润的损失——超过战后历次经济衰退。在美国,实际产出从高峰到低谷下降了3.8%,高于此前1957—1958年遭受的创纪录的战后衰退水平;失业虽未达到1981—1982年衰退时的水平,但在本书写作之时,似乎失业要比那时在异常高位时持续更长的时间。比通常情况更为严重的是,美国的经济衰退几乎影响到了世界各国。
然而,危机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金融领域。金融机构的倒闭,资产价值的下跌及随之而来的证券财富的减少,信贷流动的中断,人们对公司及信贷市场工具信心的丧失,交易对手对交易违约的担忧,政府部门及中央银行实行的干预,所有这一切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范围上都是非同寻常的,在形式上也是如此。美国的情况表明,对于许多国家来说,很难判定这场危机是否造成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然而毫无疑问的是,全球金融体系经历了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危机。
大量非常规事件的发生,给人们提供了反省和学习的机会,尤其是这些事件造成了不良后果。虽然某些灾难的发生,比如地震,不是任何人的过错,但是思考类似的灾难再次发生时应该怎样做以便减轻后果这样的问题也是很自然的。当人们的行为引发不良后果时,考虑到各种治理制度是由人制定的,问题就不仅是如何遏制而是如何预防风险的发生。因此,毫不奇怪,自2007年爆发金融危机以来,在美国及世界各地,人们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监管改革纷纷提出各种建议。
以美国金融市场为例,人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于按揭贷款市场的各种惯例(事后来看,这些惯例明显是滥用),而正是按揭贷款埋下了危机的种子。自20世纪90年代起,贷款发放标准被不断放宽——很高的贷款与房屋价值比(loan—to—value ratio),还款期被后置,文件资料很少——这与房屋价格不断上涨互为因果关系。宽松的贷款条件刺激了人们对房屋的需求,而作为抵押物的房屋价值的不断上涨减轻了人们对借款人信用水平的担忧。大部分新发放的按揭贷款实现了证券化,这进一步打消了贷款人对借款人诚信的忧虑。相应地,投资于这些派生证券的投资者们要么是自己误读了(例如,同样指望不断上涨的房价抵消借款人信用不足的影响),要么是被那些进行虚假分析并一直存在严重利益冲突问题的信用评级机构所误导。分析危机最终所造成的经济影响会发现,许多购买了这些抵押品有问题证券的投资者并非美国的公司。
此外,有三个基本因素使得美国的金融体系更容易遭受这种大量交易证券价格崩溃的影响。
上一篇:历史将记住2014年12月12日: 支付宝正式向银联宣战
下一篇:中国政府负债增加原因及治理对策,解决问题需相当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