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轩、张铧兮:2024年12月中国金融市场:政策助推股市复苏,其他市场迎发展契机

2025年2月11日 (下午2:28)283 views

作者:《清华金融评论》, 经营

分类:总第135期, 清华金融评论杂志文章, 道口金融晴雨指数, 道口金融晴雨指数-135期

标签:无

0

2024年12月,国内金融市场情绪明显回暖后出现短暂回调。股市表现出色,市场信心逐步恢复。宏观杠杆市场保持稳定,社融规模持续扩大,贷款利率保持低位,企业融资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货币与同业市场维持宽松态势,短期利率保持稳定。债市方面,10年期国债利率大幅下降,多种债券利率创下历史新低。非传统银行金融和影子银行市场在监管引导下保持稳定。尽管银行与信贷市场整体增长稳健,但企业中长期贷款需求仍显低迷。未来,精准的金融政策调控将成为市场关注的核心。

宏观金融状况指数解读

2024年12月中国金融市场总指数环比从157.3降至153.9,减少2.1%,同比亦下降1%(上年同期为155.0),表明市场经历增长后进入短期调整阶段。其中,股票市场呈现强劲复苏,资本流入增多,市场活跃度提升。

股票市场指数环比增长2%,从27.2升至27.6;同比增长更是高达7%,主要得益于政策刺激和经济基本面向好。政策方面,政府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刺激市场活力。例如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章程指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和《上市公司股东会规则(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旨在优化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强化内部监督,提高治理效率。预期2025年将有一系列利好政策出台,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经济基本面向好也是推动股票市场指数变化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的逐步复苏,市场活跃度和资金流入增加,投资者情绪有所回暖。上市公司分红与回购的现象也显著影响了股票市场的投资者情绪和市场信心。

宏观杠杆市场指数环比维持在23.3,未见显著波动,同比增长4%,显示资金运作效率提高,融资结构持续优化,反映出宏观政策对市场的稳定支持。金融数据中,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8%,高于信贷增速,突出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尽管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7.6%,政府债券、企业债券及表外融资(如信托贷款)增量显著,推动了整体融资增长。此外,企业债券和信托贷款的增幅较大,突显非信贷融资方式对市场的补充作用,进一步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提高了资金运作效率。宏观杠杆市场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经济需求与供给,其稳定发展对于经济持续增长至关重要。在当前外部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扩大内需成为支撑经济的关键。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协同作用,如增加财政赤字、发债、降准降息等手段,将有效促进市场流动性,推动企业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

货币与同业市场呈现出较强的活跃度,金融指标环比增长2%,从23.5上升至24,显示市场流动性显著增强,央行将审慎使用降准降息政策,保持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平衡。与去年同期相比,该指标下降了23%,但这主要反映了流动性宽松政策持续发挥作用,同时市场对资金的需求也在迅速回升的现状。降准降息作为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通常会降低资金成本,增加市场流动性,从而可能推动股票市场上涨,并减轻债券市场的压力。然而,货币宽松政策也可能带来一定的副作用,特别是当流动性过多时,可能对汇率产生影响,带来货币贬值的压力。因此,央行在使用降准降息等政策工具时将保持审慎态度,并根据经济形势、汇率状况、金融市场的运行情况等因素灵活调整政策时机。央行强调的“择机降准降息”正是为了精准发力,避免盲目宽松带来的潜在风险。

债券市场近期金融指标环比减少了12%,从34.2降至30.2,反映出债券市场的需求在短期内有所减弱,尤其是在宏观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增加或利率预期发生变化的背景下。而同比来看,债券市场金融指标增长了8%。表明长期来看债券市场的需求和投资者信心有所恢复。在债券市场方面,创新债券融资工具和资产证券化产品等创新工具不仅有助于拓宽市场的融资渠道,还能丰富投资产品类型,从而吸引更多投资者进入债券市场,有助于对债券市场的收益率、流动性等关键指数产生积极影响,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非传统银行金融市场表现相对平稳,环比微减0.6%,从22.6升至22.5,整体运行稳定。同比来看,该市场增长11%,反映出市场对非传统银行金融服务的需求持续增长,可能得益于技术创新、数字化转型及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因此,尽管短期内市场略有波动,但长期趋势向好,投资者对非传统银行业务的信心逐步增强。

银行与信贷市场指标环比持平,保持在26.4。同比来看,银行与信贷市场下降了4%,显示出传统信贷市场在经济增长放缓、融资环境趋紧以及风险偏好下降,反映出企业和个人的信贷需求增速放缓,且银行在放贷过程中可能更加谨慎,导致整体信贷活动有所减少。

 1

全年总结与政策建议

2024年12月,中国金融市场呈现出略微回调的特征,整体指数有所下降,反映出市场在经历了一段增长期后进入短期调整阶段。股市在众多分市场中表现突出,得益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稳定股市的政策目标,进一步传递了政策对股市的重视。预计未来将出台更多针对性的政策,优化市场结构,吸引长期资金入市,从而增强市场活跃度。纵观全年,2024年中国经济在多重压力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尤其是在政策支持下,资本市场表现相对稳健。2025年经济工作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稳定经济增长,提振消费和扩大内需。2024年政策特别是新“国九条”及其相关举措,稳定了市场预期,优化了投资环境。资本市场在政策推动下迎来了显著的增长,A股主要指数上涨,市场信心得到提振。为了确保这些政策的落实,需要强化法律法规、监管机制和跨部门协调。

2025年中国经济面临多重挑战,尤其是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和国内需求不足的背景下。为了确保经济的稳健增长,政策应重点聚焦在提高宏观政策的传导效率和优化财政资金的使用。一方面,货币政策需要继续保持流动性充裕,通过降准、降息等常规手段,充实政策工具箱,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的作用,特别是在支持科技创新、绿色金融和消费金融等领域提供更加精准的支持。另一方面,财政政策要加大财政赤字率,扩大特别国债和地方专项债发行规模,以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同时注重财政支出的优化,优先保障民生领域的投入,提高预算执行的透明度和效率。

2

在资本市场方面,政策应继续深化投融资改革,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要加强法规体系建设,确保新“国九条”和“科创16条”政策落到实处,进一步优化市场结构,促进长期资金入市,增强市场的活跃度和稳定性。此外,政策应注重提升上市公司质量,通过加强监管和信息披露透明度,推动企业提高分红水平和回购力度,进一步激发投资者信心。在风险管理方面,政策需要重点关注房地产市场和债务风险,避免系统性风险的蔓延。房地产市场仍面临较大的调整压力,政策应通过适时的调控措施来稳定市场,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同时,针对债务风险,需要优化金融监管,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防范过度债务带来的潜在风险。最后,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应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政策应加大对关键技术领域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鼓励外资和民间资本参与,推动创新成果转化,打造新的经济增长引擎。通过综合性政策组合,2025年中国有望在挑战中保持经济的稳步增长。

(田轩为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张铧兮为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博士后研究员。本文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延续资助项目(72425002)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3YJC790186)支持。数据搜集/康炜隆、陈诺。责任编辑/周茗一)

上一篇: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邹澜为央行副行长 | 宏观经济
下一篇:最新关注:前瞻、回顾、精彩观点&数字

管理日志

  1. 首页
  2.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