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下载

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体系的“宏观审慎”评估

776 views

0

后金融危机时代,通过宏观审慎视角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性日益彰显。稳健性评估作为一种前移风险观察窗口、拓展风险监测维度、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的新型风险监测与管理技术手段应运而生,并成为人民银行履行金融稳定职能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对稳健性评估的背景、内涵、原则和特色进行了个性化和生动化的剖析和解读。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此前美国次贷危机以及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充分暴露出了世界各国在监测和评估金融机构风险过程中存在的疏漏、缺失和局限性,同时也凸显出了中央银行在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职责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实施宏观审慎管理、提高对金融体系的监管辐射面,有效抑制跨市场和跨行业的金融业务同质性和顺周期性,成为各国央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着眼点和抓手,甚至被奉为“维稳圭臬”。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积极创新维护金融稳定的新思路、新手段,在现有非现场监测的基础上,探索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金融机构稳健性评估措施,进而全面开展对金融机构的稳健性评估,前移风险监测关口,提高风险预警的精准度,及时纠正金融机构的非审慎行为,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成为人民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有效选择。2011年,人民银行开始探索对金融机构开展稳健性现场评估。2012年4月,人民银行下发了《稳健性现场评估指引(试行)》,为全国开展金融机构稳健评估提供了最基本和初步的平台、依据和导向,也开启了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大规模、规范化现场检查的序幕。

时势催升华:稳健性现场评估应运而生的国际和现实背景

风险监测理念的变革具有较强的国际化背景需求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以及由此衍生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其重要根源便是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滋生和蔓延。系统性金融风险通常是指某一特定事件触发金融风险从一个机构传递到多家机构、从一个市场蔓延到多个市场,从而使整个金融体系变得极为脆弱的情形。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关注金融风险在跨机构、跨行业之间传染在整个风险管理体系中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对于货币当局而言,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维护金融体系稳定成为各国央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而宏观审慎管理的核心和主旨,就是从宏观的的视角采取措施,防范由金融体系跨部门传染导致的系统性风险。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构建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在此背景下,人民银行探索和推进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金融机构稳健性评估,就成为时势所趋。

改进非现场风险监测手段需要理念和手段适时升华

一是从技术和制度层面的需求上来看,长期以来,人民银行主要通过非现场监测来获取金融机构的经营信息,比如初步建立了覆盖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的风险监测评估体系,如所建立的金融稳定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都成为非现场监测的手段。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以上监测思路亟待进一步拓展和改进,表现在非现场监测主要针对金融机构关键性指标进行监测分析,相对来讲过于单一、僵化和被动,不利于掌握金融机构的实际状况。因此,需要对风险监管手段进行适时升华和延伸。

二是从实践性层面需求上来看,近年来,数家表面上各项指标光鲜与形象良好的金融机构相继发案的事实不断警示着,金融机构的脆弱性往往隐藏在表面的数据信息背后。因此,要全面了解和掌握金融机构的稳健性状况,透过现场看本质,仅通过监测、分析报表数据远远不够,应建立多元化的信息获取渠道,特别是通过实施现场评估,从对经营结果的分析延伸到对经营过程、治理与管理机制的考察,进而对金融机构进行全面风险评估或评级,才能更直接有效地发现风险及其形成机制,确定其风险等次,从而采取有前瞻性、针对性的预防性管理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上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监管盲区,才能最大限度上防止金融机构在光鲜数据背后出现“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水上风平浪静、水下暗流涌动”的银行重案悲剧重现。

稳健性评估的内涵和原则

如果将对金融机构进行风险监管和检查比作是对金融机构进行“健康状况”的“体检”,那么稳健性评估就相当于一台“宏观审慎”牌的金融风险“体检机”。

稳健性评估的内涵

从含义上来看,金融机构稳健性评估是指在对金融机构非现场监测评估的基础上,从监管有效性和金融机构经营战略、资本充足水平、资产质量、流动性、盈利状况、公司治理、内控制度建设等方面,通过查阅经营活动账表、文件等资料,采取座谈、询问、考试测评等方式,对金融机构特别是高风险金融机构以及对区域金融稳定具有重要影响的金融机构进行的现场评估。换言之,稳健性评估就是在密切监测金融机构的各项经营指标,如资本充足水平、资产质量、流动性状况、拨备覆盖程度、杠杆率等的基础上,结合金融机构年度审计结论、评级结果、内控水平、案件及支付风险等信息,对其整体稳健性做出综合评估,对金融体系的稳健性进行全面、客观判断,及时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根据上述含义,对金融机构进行稳健性评估,要达到以下目的:一是通过评估,发现金融机构存在的突出的风险问题,相当于对金融机构的健康状况进行“体检”;二是通过评估,对金融机构得出风险评估结论提出整改建议,相当于对金融机构给出一份“体检报告书”并告知其保持“健康”的注意事项;三是通过监测金融机构风险和非审慎行为,分析金融业风险动因和系统性异动情况,全面评估金融机构经营发展状况和金融业整体运行态势,切实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稳健性评估的原则

一是坚持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相结合的“双维相映”。首先,从宏观审慎视角出发,观察微观客体即单家金融机构的稳健性,识别其风险在跨机构、跨行业、跨区域、跨市场之间的传递以及风险的跨期积累;其次,在甄别所有机构风险状况的基础上,对整体金融体系的稳健性和审慎性进行研判。换言之,一方面考察单家金融机构的风险暴露情况和非审慎行为,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考察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状况和脆弱性,从多维角度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滋生和蔓延。

二是坚持非现场监测与现场评估的“知行合一”。首先,通过非现场评估所收集呈现出连续性的数据信息和报送材料为确定现场评估范围、调整现场评估频率和强度提供了重要依据;其次,通过实地走访、调查、询问金融机构等诸多现场评估方式,对各类信息进行确认、核实,对非现场监测中发现的风险隐患进行深入挖掘、分析,能够弥补非现场评估无法确认的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为非现场监测结论提供补充与支持,提升金融稳定评估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三是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计量的“量性联结”。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金融机构的稳健性状况,提升评估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和科学性。其具体表现为,对于稳健性评估过程中无法量化的情况,如对管理水平、内部控制等方面的判断,可通过评估人员经验判断、横向比较等方式进行定性评估。对于可以量化的情况,如资产质量状况、流动性状况等指标的判断,则可以通过拟定定量评估指标、统一制定各风险的度量单位、运用适当的评估模型及方法,例如运用压力测试技术等进行定量评估。

四是坚持全面评估与专项评估相结合的“点面联动”。在评估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对单家金融机构的稳健性状况进行全面风险评估,也可以对特定业务和风险,比如票据风险,理财风险等进行专项评估,这样充分拓展了评估的维度和空间,综合考虑了多个方面,有利于更加全面地进行审视和分析。

稳健性评估的特色和优势

总体来看,稳健性评估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现场检查,有以下三方面的超越和突破:

一是设计原理方面,侧重的监管理念和秉持的监管视野进一步被拓展。传统意义上的现场检查主要倚重微观审慎管理的思想,多为关注单家金融机构的具体业务风险,很少对金融机构间风险暴露的相关性、传染性进行深入研究;而稳健性评估主要秉持宏观审慎管理的思想,关注单个金融机构风险暴露对其他金融机构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不利影响,注重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和传染性金融风险,有效识别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和潜在风险,从而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二是风险监测的空间维度和主旨思想有较大超越,由“招工式体检”向“护理式体检”的超越。打个较为形象的比方,传统意义上的现场检查和稳健性现场评估都可以看作是对金融体系的健康程度进行“体检”,但是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的目标是对检查客体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合规化判断,反映到现实中是各种具体业务风险的达标性评测,发现是否存在违规问题,然后进行处罚措施的跟进。因此,更为接近于“招工式体检”或“准入式体检”,表现在虽有风险提示的成分在里面,但还是重在对合规性的把握控制上,对“体检不达标”的金融机构进行降级或予以惩罚,对问题产生和滋生的根源挖掘深度不够。与之相比,稳健性评估旨在深入探究金融风险事件的成因,通过对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发展战略、企业文化、内外部审计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检查评估,从而深入总结分析案件发生的原因,虽然对风险因素也有相应的惩戒措施,这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护理式体检”或“系统性体检”,就如体检中发现高血压,医生会对体检者提出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戒烟戒酒的原理一样,稳健评估结束后,评估者如发现金融机构的业务中存在风险隐患,则提出对该项业务所处的关键环节及风险传递链上的相近业务进行整改的相关建议。总之,稳健性评估旨在从金融机构稳健运行的角度,评估金融体系抵御负面冲击的能力,及时纠正金融机构的非审慎行为,系统性地提出正本清源的建议。

三是为丰富实施手段、完备评估内容以及得到更好的效果,监测窗口实现前移。传统意义上的现场检查主要通过定期对金融机构的报表数据进行检查,评估范围较为狭窄,信息获取手段较为单一,且多为“事后”性检查;稳健性评估通过构建多元化的信息获取渠道,从对经营结果的分析延伸到对经营过程、治理与管理机制的考察,能更直接有效地发现风险及其形成机制,从而采取有前瞻性、针对性的预防性措施。

对稳健性现场评估工作的未来展望

对金融机构开展稳健性评估,是后金融危机时代人民银行维护金融稳定、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责的重要方式,是后危机时代人民银行扼守底线思维,发现、甄别、捕捉、预警、处置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也是突破传统履职手段相对较少困境、前移风险观察窗口的一次重要探索和尝试。稳健性评估能够为人民银行金融稳定管理提供充足的判断保证和有效的风险管理平台,它是非现场监测职能在更大范围、更高层面的衍化和延伸,同时也为提前发现风险、实施早期纠正、开展救助和风险化解处置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研判依据。事实证明,近年来,稳健性评估在金融稳定工作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前瞻性监测的维度进一步拓展,已成为人民银行发挥和履行金融稳定职能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近期,经济下行趋势日益彰显,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各种复杂因素交织,内部风险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博弈衍化,诱发金融风险的“触点”不断增多,“燃点”不断降低,金融业面临的挑战和风险不容低估,维护金融稳定的任务将更加艰巨。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在2018年经济总目标已由2017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转向“防风险、精准扶贫、污染防治”这三大攻坚战,其中,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更是位列“三大攻坚战”之首。为此可以预见,作为中央银行监测和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抓手,未来稳健性评估的内涵将不断丰富和拓展,例如,在近年来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有效评估的基础上,对保险业、证券业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稳健性评估也将成为一个常规性的评估重点,稳健性评估和金融体系监测的交集领域和功效范围将更加宽广。

(费磊为中国人民银行日照市中心支行金融稳定科副主任科员。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所在单位意见。本文编辑/谢松燕)

分享到:0
^
激活兑换码
关闭
请输入您的兑换码:
姓名:
单位:
职位:
邮箱:
手机号:
地址:
验证码:
激活
提示:
1、您的订阅周期将从兑换码被激活的当日开始计算。
2、同时激活多个兑换码,订阅期限会自动向后叠加。
3、如果您不想立即使用兑换码,可以在稍后任意时间激活,订阅码可赠予他人,但只能激活一次。
4、兑换码激活后,所绑定的授权用户仅限一人使用,不可多人分享账号。若发现违规使用,官方将做销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