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下载

官兵、邢云飞:再保险行业的区块链技术应用研究与展望

hu lian wang jin rong

近几年,区块链技术在国内外金融保险业融合发展不断提速,再保险领域将成为区块链技术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虽然区块链技术本身并不成熟,在再保险行业应用仍处于概念验证和导入阶段,但随着技术不断成熟和产业应用加深,再保险区块链的应用前景将十分广阔。

区块链技术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传统计算机技术的综合性创新应用模式,被认为是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时代转型升级的底层技术基础设施。多个金融和产业领域应用表明,区块链技术具有的去中心化、防篡改、智能合约、可追溯等特性,不仅是增强交易互信、降低交易成本的“利器”,而且可能成为行业模式转型创新的“助推器”。

再保险是一类重要的保险服务产业。再保险公司之间存在复杂的分保转分保关系,合同金额巨大,合同条款复杂,标准化程度较低,数据及交易安全性要求高,交易效率和模式创新空间较大。本文接下来将两者结合,分析区块链技术在再保险行业应用展望。

传统再保险交易面临的主要挑战

传统再保险交易信息化程度有待提升,制约了再保险行业数据化、智能化发展。传统再保险交易呈现人工密集型特征,处理效率低、差错率高、人工成本高,制约再保险管理效率和经营效率提升。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在合同签署、安排分保等环节,传统做法是使用邮件或纸质材料等手工方式进行数据和资料传递,不仅增大了差错概率,也降低了业务交互效率,还易产生合同纠纷,数据电子化程度和数据资产利用率也亟待提升。二是在财务对账环节,由于缺乏行业统一的交互平台和标准,不同保险人之间数据格式、再保管理系统各异,再保险人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与时间用于合同和业务管理,存在许多重复工作,造成资源浪费,差错难以避免,操作风险较高。三是在理赔环节,再保险交易的周期性核保理赔方式,要求不断重新确认和调节账簿结余和系统记录,存在分保款项到账周期长、涉及多方财务操作及确认流程、多主体间结算流程复杂等问题。四是在风控环节,由于信息及账单传递滞后性、数据口径及历史经验不一致等问题,制约了再保险公司提升风险评估和管控的能力,导致再保险公司难以及时排查风险、管理风险累积,难以有效提升再保险服务体验。

再保险行业信息共享水平不足,制约再保险服务能力提升。传统再保险交易模式下,信息化数据化程度低,“再保—直保”产业链合作水平有待提升,两者之间数据信息不对称、数据“孤岛”现象明显,行业层面数据共享挖掘深度不足,服务智能化不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再保险难以获得精细化数据。受制于传统技术瓶颈,再保险缺乏直保公司原始保单逐单信息,分保信息和理赔数据严重滞后,缺乏理赔逐单记录等,制约了再保险公司全方位、深层次提升服务质量。二是难以有效获取来自保险之外的辅助风险评估、损失确定、身份验真等的第三方数据,即使获取,传统模式下的使用也存在较多风险。三是随着物联网技术发展,保险标的将同被保险人行为数据密切相关,在传统再保险模式下,数据的大规模采集、共享和使用面临难题。

传统风险分散方式不够高效。全球再保险市场规模巨大,年保费收入在2500亿美元上下;再保险交易具有B2B交易特点,单笔交易金额高;再保险合同多以协商确定,合同条款复杂,标准化程度较低;再保险数据及交易安全性要求较高。全球除了上百家专业再保险公司以外,直保公司、各类保险解决方案也承担再保险功能,市场主体之间存在复杂的分保转分保关系,形成了复杂的全球风险分散网络。但是,传统再保险交易采取的是决策树型的“原子化”风险分散方式。这种方式是多层级的,投保人向直保公司转移风险,直保公司向再保公司转移风险,再保公司再通过转分保将风险转移至其他公司或资本市场,尤其是在缺乏信任的分保环节,需要再保险经纪人参与,风险分散链条较长。

在传统交易模式下,直保和再保融合程度有限,再保险公司洞察直保公司需求的能力相对较弱。再保险的产品和服务创新难以跟随、更难以引领保险市场整体创新步伐。传统的多层级风险分散链条受制于保险人、再保险人及保险经纪人之间的沟通效率、信息共享程度,数据和风险在全球各大保险人与再保险人之间的分配或许并不均匀和最优,保险风险分散方式要依靠更为平面化的技术支撑方式。

 26

区块链技术在提升传统再保险交易效率方面的潜在影响

区块链技术的使用,可以实现数字化再保险交易,且无须中间机构认证,简化再保险业务与合同管理模式,交易各方信息交流将更为透明、通畅,从而实现降本增效作用。基于区块链技术,构造更加快速、高效、精准的再保险业务平台,不仅可增强全行业的风险认知,有咨询机构测算区块链应用还可帮助再保险行业节约50亿美元~100亿美元的成本。一些研究认为,区块链技术可能会降低10%~15%的再保险费用率。区块链技术对于再保险市场交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有助于提升再保险业务信息交换能力。一是基于区块链构建安全的分布式信息共享平台,区块链的每一节点均能共享客户信用数据、风险数据、分保合同数据、赔案数据及摊赔数据,这些信息真实可靠、透明公开,有利于降低再保险交易的道德风险,转人工信任为机器信任,提升行业的信任度。二是统一的数据格式,有利于数据的同步与实时交互,实现相关信息自动校验,极大地提高了再保险交易中数据交换的效率,同时有利于风险控制与行业监管;区块链的无二义性则可避免对再保险合同备注条件存在不同解读的情况。三是通过共识算法能够实现行业投保、理赔等数据上链存证,有助于加强理赔管理和保险欺诈防范,促进保险行业规范发展;加密技术则可以确保信息安全交互,可以提高再保险交易的安全性。四是通过构建再保险联盟链,以保险标的、投保主体、保险机构为维度,以保单管理为主线,构建信息共享平台,也有利于打破分出公司、分入公司、经纪人的信息壁垒,发挥再保险市场对直保市场的调控作用,提升全行业再保险合作水平与再保险领域的产品开发能力和定价能力。

有助于推动再保险资产交易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一是区块链能够简化再保险交易账务处理。由于区块链分布式架构账本查询具备的唯一性、准确性和实时性,在区块链技术上构造的再保险交易系统支持实时查看合约分出合同的当前保费收入、赔款发生情况等,并可对任意一步交易过程进行追溯式查询,同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相融合,可替代原本繁琐的人工对账模式,总体上减少保险安排、理赔和合规等关键流程的处理时间和成本。二是在理赔与结算方面,由于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特性,“清算”概念将不复存在,所有交易均为“发生即清算”,在交易完成瞬间,所有相关账本信息都完成了同步更新。区块链可摒弃再保险经纪人在结算中充当的“中转银行”角色,实现点到点结算,减少中转费用,提高再保险交易中资金清算的效率,提高保险公司资金流动性,也提高了资金利用率。同时,区块链安全、透明、低风险的特性,提高了再保险资金清算的安全性。三是区块链能够实现自动化再保险交易。通过区块链2.0技术——智能合约,将双方协商确定的比例合约分出合同的基本要素写入区块链,如险种、固定分出比例、合约限额、合约执行期限、经纪佣金等,达到触发条件则可以自动触发完成交易,实现自动化交易流程,从而降低时间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有助于改进再保险服务质量和效率。一方面,区块链有利于建立全球最优分散网络,使风险分散形式由“层级式”转变为“平面式”。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构建一个风险信息平台,在该平台上,直保公司与再保公司的各类分保或转分保需求及相关风险状况能够被区块链中每一参与方清晰地看到,并且这些需求能够被拆分、重组;每一节点的参与方将会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及风险偏好,选择是否承保(或分入),或以何种条件来承保哪些保险需求。这样,交易层次得以减少,交易方可以跳过中介人直接进行交互,简化了风险分散过程中信息传递和交易的步骤,从而建立快捷的分保网络,从根本上提高再保险行业风险分散的效率。

另一方面,这种平面化的风险分散体系可以通过降低风险分散成本进一步提高再保险行业运行效率。一是使再保险交易的撮合不再依赖再保险经纪人,降低了分保手续费。二是区块链类似一个公开拍卖机制,风险的分出、分入方均能在这一公开市场上获得充分信息,报价透明化将促使分保费率降低。三是所有分保需求与供给相关信息均透明公开,从而降低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搜寻交易伙伴的信息及其他成本。

有助于促进再保险业务创新发展。首先,区块链技术搭建了数据平台,能够实现再保、再保及交通、医疗、保健、公安等第三方机构之间数据共享,改进行业整体数据质量,降低数据来源分散性和碎片化程度,增进再保险公司对于风险的理解,促进了直保和直保融合发展和效率提升。其次,区块链技术透明、安全和可靠性,将能推动区块链平台上产品服务的创新,实现向未保领域的拓展,例如信用缺失领域险种的开发和创新等。最后,区块链通过平面式的风险分散,缩短再保险交易链,降低分保成本,实现全球再保险市场数据共享、风险管理能力提升,推动各地区再保险市场与全球再保险市场的融合。

 27

区块链技术对于传统再保险商业模式的潜在颠覆性影响

区块链技术带来的平台化效应。区块链技术的引入将随着上链的再保险市场主体越来越多,可能会呈现越发明显的“平台化效应”,很可能打造出再保险新生态系统。以下是区块链技术对于再保险行业影响的预测:一是依托区块链技术形成的行业性再保险交易平台,将对传统再保险市场形成一定替代作用。二是长期看直保企业借助区块链技术的点对点传输的去中心化能力,在打造行业性风险分散网络的同时,传统的以再保险人为主导的服务模式面临一定挑战。三是长期看再保险的风险聚合和再分散的优势或将逐步被区块链多对多的联系机制所代替。再保险行业整体作用面临削弱的可能。四是再保险经纪人也要思考作为服务中介功能应如何强化自身,以应对交易中介功能萎缩的挑战。

当然,需要明确的是,区块链作为一项基础性技术,其颠覆行业生态的潜力,取决于技术应用的创新性和行业协同的复杂性之间关系。比如再保险合约管理或某类业务(例如临分业务、传统业务)、某个环节(例如理赔、供应链、信息管理等)的区块链技术应用应比建立行业性平台的难度小,更容易获得区块链技术带来的好处。但一些非标准化的特殊型保险业务例如网络风险保险,则相对难以获得区块链在运营方面的改善效应。若建立行业性区块链平台,则难度更大。若使用智能合约,因为代码安全、难以验证等问题,也面临较多监管、法律等方面障碍。

区块链技术不可能自动带来专业再保险服务。正如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默顿所言,金融技术本身并不能产生信任,交易双方才能产生信任关系。从金融角度看,再保险是一类风险聚合和风险管理服务提供的装置,而非简单的交易中介。再保险服务本身具有“内在不透明性”,区块链技术只能有助于再保险行业效率提升,促进再保险服务质量的改进,却难以根本替代再保险服务功能。而且,对于专业再保险主体而言,通过融合区块链技术,将更有助于提升其再保险服务效率,从而提升其竞争优势。因此,笔者预计,区块链技术总体上在促进行业交易和服务效率方面的正面作用要高于颠覆行业的负面影响。

区块链有利于推动保险行业回归保障和转型发展

我国保险业已进入了新时代,面临的主要矛盾已经演进为不平衡不充分的保险供给与人民群众日益迸发、不断升级的保险需求之间的矛盾。现阶段,以区块链技术为代表的保险科技风起云涌,在引领再保险行业转型升级和提升客户体验方面作用日益突出,不仅有利于推进保险行业供给侧改革,而且有利于再保险更好地服务于保险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一是推动保险业供给侧改革,促进保险业回归保障。以区块链技术为代表的保险科技能够提升保险公司的风险定价能力与水平,通过对相关数据的追溯与回归,实现对信用缺失领域险种的开发与创新,使保险产品与服务更能满足国民与企业的风险需求,促进保险回归保障,推动保险行业健康发展。二是助推保险业转型发展,助力保险整体效率提升。区块链通过共识机制和智能合约来制定交易规则,通过更有弹性、更高效的交互方式,连接直保、再保及交通、医疗等相关第三方机构,推动行业融合与资源共享,为保险市场注入新鲜活力,使得直保公司尤其是中小保险公司主体享有机会与主动权参与市场公平竞争,打通行业经营壁垒,促进行业领域合作共享、共谋发展,提升全行业效率。三是推动监管科技升级,促进保险行业规范发展。区块链不仅有助于保险企业合规、高效地降低保险公司经营成本,同时其可审计性与可追溯性,也有利于提升监管机构对保险行业的监管效率,同步提高监管并发处理能力,有助于减少违背市场竞争原则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区块链的数据标准统一性与数据安全性,能够有效保护保险业务信息,形成行业规范。

我国再保险行业的区块链应用展望

我国再保险行业加快区块链技术研究与应用呈现提速之势。在应用层面,今年六月,国内主要再保险公司、互联网保险公司及技术公司联合发布了我国首个经过实验验证的再保险区块链指导性纲要—《再保险区块链(RIC)白皮书》,上海保险交易所正在建设区块链业务平台—“保交链”,相关保险机构也在拓展这方面的应用。在技术层面,相关互联网技术公司已开发再保险区块链技术平台。虽然目前区块链在技术层面还不成熟,离大规模应用还有一定距离,但我国保险行业应高度关注行业布局,通过颠覆性技术应用实现弯道超车。一是加快标准制定。行业领先企业,应加快推动完善我国的再保区块链行业技术标准,加快开发再保、直保化区块链平台。二是推进行业合作。保险和再保险企业应充分认识到区块链技术的颠覆性潜力,加强行业间交流合作,协同推进区块链技术合作与应用推广,推动区块链技术从局部场景向全产业链拓宽应用。三是提升平台聚合优势。我国保险再保险行业应携行业之力,充分利用区块链的平台化效应,对再保险产业上下游价值链进行整合和管理,最大化地挖掘区块链技术在降本增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迸发、不断升级的保险需求方面的能力。

[官兵为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邢云飞为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技术中心规划部经理助理。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供职单位意见。本文编辑/丁开艳]

分享到:0
^
激活兑换码
关闭
请输入您的兑换码:
姓名:
单位:
职位:
邮箱:
手机号:
地址:
验证码:
激活
提示:
1、您的订阅周期将从兑换码被激活的当日开始计算。
2、同时激活多个兑换码,订阅期限会自动向后叠加。
3、如果您不想立即使用兑换码,可以在稍后任意时间激活,订阅码可赠予他人,但只能激活一次。
4、兑换码激活后,所绑定的授权用户仅限一人使用,不可多人分享账号。若发现违规使用,官方将做销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