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被应用于银行、交易所、票据市场等领域,通过参与重要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区块链技术也在影响着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部分国家积极进行法定数字货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区块链技术在法定数字货币中的应用对一国货币体系的影响将更加深远。
区块链技术是基于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技术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应用模式。随着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的兴起,区块链技术在全球引发广泛讨论,非法定数字货币也对各国货币结构和货币政策产生影响。
区块链技术在非法定数字货币中的应用及货币政策影响
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透明度高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交易当中的安全问题和信任问题。比特币是最早出现的非法定数字货币,也是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典型场景。比特币打破了现实世界中或多或少存在的货币兑换限制和支付的寡头垄断,且成本较低,满足了公众低成本进行跨国支付和交易的需求。此外,比特币具有匿名性,也迎合信息时代人们对于个人隐私保护的要求。
但区块链技术目前尚不成熟,非法定数字货币也存在无信用背书、内在价值不稳定等问题。目前,我国已经禁止非法定数字货币交易,但是世界上很多国家仍然允许其交易。通过非法定数字货币这条渠道,区块链技术可能对货币体系及货币政策产生以下影响。
削弱货币政策有效性
一方面,非法定数字货币的使用会对法定货币产生替代效应,如果非法定数字货币被广泛使用,其数量和价格就会对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央行又无法直接调控,只能通过调节法定货币的数量和流动性来施加间接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降低。另一方面,非法定数字货币一定程度上绕开了传统的金融系统,易被洗钱、恐怖融资等非法活动利用,增加了金融体系的风险,同时也削弱了央行对整个货币体系的调控能力。
减少铸币税收入
铸币税收入是央行发行法定货币所获得的收益。非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会弱化中央银行对货币发行的垄断权,导致铸币税收入减少。
降低货币指标准确性
非法定数字货币的支付系统会对传统的“央行-商业银行”支付体系形成较大冲击,降低央行对经济中资金流向的监控能力,传统的货币指标也不再能准确衡量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总体而言,非法定数字货币加大了央行进行货币调控的难度,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基础设施中的应用及货币政策影响
区块链技术未来可能应用到法定数字货币、数字票据、清算、结算等多个领域,成为提高金融系统效率,完善金融基础设施的重要技术。目前,区块链技术已经在银行业、证券业等领域被试验和使用,通过这种渠道,区块链技术也会对货币体系产生影响。
银行业
目前,全球各大商业银行纷纷看准区块链在银行业的应用前景,摩根大通、巴克莱银行、高盛集团等九家知名金融机构共同投资初创型公司R3,委托其为区块链技术在银行业的使用制定相关标准。我国的商业银行也在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民生银行加入R3,搭建了区块链云平台;招商银行的直连清算系统投产;微众银行的联合贷款结算和清算业务落地。区块链技术正在改变传统的银行业:
一是改变海量数据的储存方式。银行的数据不仅涉及金融体系的稳定,更关乎个人的隐私安全,区块链技术可以更加可靠地存储数据,降低银行的信息泄露风险。
二是提高支付和清算效率。传统的跨境支付要经过开户行、对手行、中央银行、境外银行,过程复杂,用时较长。如果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一套标准化的银行间支付和清算系统,为系统内银行提供实时支付清算服务,这将极大地提升系统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三是完善征信体系。在征信领域,区块链具有天然的优势,不可篡改、信息透明等特点有助于完善征信系统,同时,也可以实现商业银行对客户征信数据的直接查询,而无需到央行申请,极大地提高了银行系统的效率。
四是有效降低成本。防重复交易技术可以有效解决重复交易问题,减少 KYC(了解客户,Know Your Customer)成本;分布式记账技术具有不可篡改、透明度高、可追溯等特点,能够及时发现洗钱现象,降低AML(反洗钱,Anti-money Laundering)成本。
区块链技术在银行业的应用将结合行业特点进行一定调整,联盟链和私有链在银行场景下更为适用。商业银行作为央行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关键主体,是否采用区块链技术以及使用的方式,都会对货币政策产生影响。区块链技术在跨境支付中的应用,要求央行加强国际间的政策协调,同时央行也要考虑其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区块链技术在数据存储、支付、征信等方面的应用,会扩大货币乘数,提高货币流通速度,同时,央行的货币政策也可以被更加快速、准确地实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得到提升。
证券交易所
欧美各大交易所正在尝试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证券交易和结算过程中,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构建新型的金融资产交易平台。美国的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已正式上线了 FLinq 区块链私募证券交易平台;澳大利亚交易所加入了R3CEV联盟,用区块链技术把联盟内的各个银行打通,加强了交易所和银行系统之间的协调。区块链技术在交易所的应用可以:
完善权益证明机制。区块链技术透明度高、不可篡改的特点可以有效保护客户的资产权益,保障证券交易所的顺畅运转。
提高交易效率。区块链中的智能合约可以让账户之间的交易和流转更加容易,实现合约执行的自动化,既可以降低人工成本,又可以提高交易所效率。
提高清算效率。区块链技术可以将结算审核时间从小时级降低至分钟级甚至秒级,在提高清算效率的同时也较低了风险。
证券交易所是金融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交易场所之一,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证券交易效率。公开市场操作是央行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央行通过买卖证券来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因此,证券交易所效率的提升可以使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更为有效。
票据市场
目前,国际区块链联盟R3CEV联合以太坊、微软共同研发了一套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商业票据交易系统,高盛和摩根大通等金融机构加入了试用,并对票据交易功能进行了公开测试。我国也在积极建设数字票据交易平台。2016年12月,数字票据基于区块链的票款对付结算功能已经全部实现。区块链技术对票据市场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第一,防范市场风险。区块链技术可以保证数据完整和信息透明,解决了“一票多卖”和票据造假问题,降低票据市场的交易风险。
第二,提高交易效率。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点对点的交易,同时,智能合约在区块链上的应用可以解决票据背书不连续的问题。
第三,降低监管成本。监管机构可以作为独立的节点参与监控数字票据的发行和流通过程,在提高监管效率的同时也可以降低成本。
票据主要包括汇票(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支票及本票(银行本票),票据市场是货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可以用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在央行进行再贴现,从而获得资金。再贴现是央行的重要货币政策工具,央行通过调控再贴现利率来控制其给商业银行的融资规模。因此,区块链技术在票据市场的应用为央行实施再贴现政策提供更加完善的市场环境,从而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区块链技术在银行、交易所、票据市场等领域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金融市场环境,提升市场效率,使央行货币政策的实施渠道更加通畅、透明,但同时也要关注区块链技术带来的风险,避免系统性风险的发生。
区块链技术在法定数字货币中的应用及货币政策影响
随着电子货币的广泛使用和数字货币的兴起,区块链、分布式记账等新技术引发了广泛关注,一些国家央行开始探索法定数字货币的理论设计和实施方案。美国、加拿大、英国、新加坡、日本等国纷纷发布了有关分布式记账技术的报告,并开展相关项目对技术进行检验。目前,我国已经完成数字票据交易平台的实验,也在加紧法定数字货币的顶层设计。值得关注的是,各国在法定数字货币的探索中都强调可以借鉴区块链技术,但也要结合实际加以改进。
法定数字货币相较于比特币等虚拟货币具有明显优势,如总量可控、价值波动较小以及安全性高等,但法定数字货币也会给央行带来很多挑战。因此,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对货币体系和货币政策的影响较为复杂。
对货币体系的影响
货币结构发生变化,货币乘数增大。法定数字货币的出现使公众可以更加便捷地使用现金,因此,公众会选择持有更少现金,而将更多收入作为存款存入银行,银行系统的资金来源扩大,货币扩张能力提升,从而使得货币乘数增大。
传统货币需求减少,金融资产转换速度加快。法定数字货币增加了点对点的交易量,使公众可以更加方便地买卖各种金融资产而不必经过银行系统。
货币流通速度加快。无论是银行卡、支付宝等电子货币,还是法定数字货币,支付和交易效率的提升都会加速货币流通。
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将对货币政策产生许多积极影响。
一是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法定数字货币具有可追溯性等特点,同时,大量的交易和支付行为也为央行提供了充足的数据来源。利用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技术,央行可以详尽地了解资金流向,对基础货币的运行情况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从而制定更加有效的货币政策。
二是货币政策更加智能化。法定数字货币的可追踪性、可编程性将会使货币政策能够随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货币政策的执行也将变得更加智能,更加有效。
三是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在普惠金融方面的作用。货币政策的目标不仅仅是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更重要的是能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可以使更多人享受到更好的金融服务,是推动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举措。
四是有利于央行从数量型货币政策转向价格型货币政策。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仍以对广义货币(M2)的调整为主,但这样的货币政策存在调控不够准确的缺点。相比信贷政策,利率政策更为市场化,对经济的扭曲更小,同时调控结果也更为精准。法定数字货币有利于央行获得更多的市场信息,更为全面、及时地了解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因此,法定数字货币的研发有助于央行货币政策的转型,利率政策将会发挥更大作用。
但同时,也要关注法定数字货币可能带来的风险及给央行带来的挑战。一方面,区块链技术还不成熟,法定数字货币的推广可能引发数据无法安全存储、数据处理能力不足等问题;另一方面,法定数字货币的出现使得存款向现金的转化更加便捷,一旦出现恐慌和危机,金融体系将受到更加严重的冲击,加速危机爆发。此外,在使用区块链等新技术来开发法定数字货币的背景下,央行也必须调整货币政策工具来应对新的挑战。
总结
区块链技术对货币体系和货币政策的影响主要有三种渠道:一是非法定数字货币渠道;二是金融基础设施和金融市场渠道;三是法定数字货币渠道。本文分别对这三种渠道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区块链技术本身是中性的,不同主体和场景的应用会对货币政策产生不同影响。因此,规范区块链技术的相关标准,完善对区块链技术的监管,结合实际情况对区块链技术进行改进,是推动区块链技术发展的要点,也才能降低风险,充分发挥区块链技术对货币体系的积极作用,推动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助力经济提质增效。
(刘瑾为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鑫苑房地产金融科技中心初级研究员。本文编辑/丁开艳)